-
公开(公告)号:CN106348442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43753.5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2 , C02F2101/16 ,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两段式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包括A段渗滤系统和O段渗滤系统;A段渗滤系统的进水口与污水池连接,出水口与储水池连接;O段渗滤系统的进水口分别与储水池、消化液储水池连接,出水口与消化液储水池连接;O段渗滤系统还有排水口;消化液储水池的出水口与污水池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前置反硝化型A/O两段式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降低成本,通过利用原废水的碳源达到强化反硝化效果的目的,总氮去除率大大提高,利用本发明方法,总氮去除率可从30%左右提高到75%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90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06058.X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硫化物水样的固定方法。硫化物水样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过程:硫化物水样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在25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80ml,加1mol/L氢氧化钠1.5ml,摇匀;迅速加入硫化物水样,边加边缓缓摇匀,再加入1mol/L乙酸锌溶液0.75ml,同样缓缓摇匀;加水,滴加3-5滴抗坏血酸钠,定容至250ml,并在7℃处避光保存。本发明提供的硫化物水样的固定方法,适用于含硫化物的水样,针对硫化物特别是硫化氢类的易挥发性,通过按适当顺序添加适当的固定剂的量,以及给与适当的保存环境,尽可能的减少硫化物的损失,使固定后的水样测定值尽可能的贴近原始值,以及在放置更长时间之后硫化物的损耗量依然很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948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50847.1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人工快渗系统脱氮效率的运行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的生活污水总氮指标达不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水脱氮运行方法。该方法将预沉处理后的污水由泵引入由河砂、沸石砂等组成的人工快渗池内,采用干湿交替运行进行污水处理,一天24h布水8次,每次布水20min,饱水40min,落干2h,频繁的饱水落干交替运行,与传统的人工快渗系统比较,降低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高度,降低建设及管理成本,提高其脱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02400.1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7/00 , C02F1/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前置缺氧改良式序批间歇反应污水处理系统,依次连接的缺氧池、生化池、沉淀池,其中,生化池包括底部连通的第一MSBR池和第二MSBR池;第二MSBR池与缺氧池之间设有第一硝化液回流管路,第二MSBR池与第一MSBR池之间设有第二硝化液回流管路,分别用于将其产生的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池、第一MSBR池内;沉淀池与缺氧池之间设有第一污泥回流管路,沉淀池与第一MSBR池之间设有第二污泥回流管路,分别用于将其产生的污泥回流至缺氧池、第一MSBR池内。本发明兼具AAO和SBR的优点,双生化池串联构造了两种生化反应环境,污染物去除效果更好,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抗冲击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47776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51823.7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好氧‑厌氧严格分区的一体化成套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外壳,为由第一竖直筒、上宽下窄的第二喇叭状筒、第三竖直筒上下依次连接形成底部密封的中空筒;设置于主体外壳内的若干隔板,包括:第一竖直环形隔板,以及上下依次连接且内部形成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二竖直环形隔板和上窄下宽的第三喇叭状隔板;第二竖直环形隔板的顶部套设于第一竖直环形隔板内,二者之间形成第一连接通道;第三喇叭状隔板与第二喇叭状筒之间形成第二连接通道;第一竖直筒与第二竖直环形隔板、第三喇叭状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导流通道;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分别连通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该装置适于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83900.7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生活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一种生活污水智慧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气升式内循环SND反应器,反应器包括:外筒,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筒、上宽下窄设置且倾斜角45‑60°的第二喇叭状筒、高径比0.15~0.3的第三竖直筒;内筒,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环形隔板、第二喇叭状隔板,后者呈上窄下宽设置,下缘伸入于第二喇叭状筒内;水力挡板,套设于内筒上部;内筒与水力挡板之间的套叠区域空间形成第一连接通道;第二喇叭状隔板与第二喇叭状筒之间形成有连通内筒与外筒的第二连接通道;布水器,设置于内筒外侧中下部;潜水曝气机,设置于外筒底部中央。该系统启动快、占地少、运行稳定且去除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49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94979.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氮比高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和方法,低C/N高氨氮废水首先进入半短程硝化反应器,将进水中的一半氨氮被氧化为亚硝态氮;半短程硝化反应器出水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通过厌氧氨氧化作用将氨氮和亚硝态氮同步去除;含硝态氮的厌氧氨氧化出水和另一部分低C/N高氨氮废水同时进入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反应器,通过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和硝态氮转化为N2O和N2,提高系统脱氮率。该方法为低C/N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解决了其脱氮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该工艺易于调控,适用于低C/N高氨氮废水的深度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5948247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610350847.1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人工快渗系统脱氮效率的运行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的生活污水总氮指标达不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水脱氮运行方法。该方法将预沉处理后的污水由泵引入由河砂、沸石砂等组成的人工快渗池内,采用干湿交替运行进行污水处理,一天24h布水8次,每次布水20min,饱水40min,落干2h,频繁的饱水落干交替运行,与传统的人工快渗系统比较,降低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高度,降低建设及管理成本,提高其脱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2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87272.6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2F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开采压裂返排液深度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属于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领域,一种页岩气开采压裂返排液深度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浓缩罐和冷却罐,支撑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主水泵,主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主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依次贯穿支撑座和浓缩罐的底端并延伸至浓缩罐的内部,出水管的外侧设有环管、外螺旋换热管和内螺旋换热管,本发明通过对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双重除盐处理,可以对压裂返排液中的各类盐类进行回收利用,有效解决压裂返排液含盐量高的问题,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页岩气开采压裂返排液深度除盐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6045047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610595309.9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一种混合进水反硝化式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结合传统CRI系统高硝氮出水,增加好氧段,并将高硝氮出水与原水按比例进行反硝化,硝态氮可利用污水自身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同时污水氨氮可在厌氧氨氧化菌的作用下,利用反硝化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NO2—)进行厌氧氨氧化脱氮。系统可利用污水自身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对碳源依赖性低,系统后期只需原污水中有很少有机碳即可进行有效脱氮。系统整体升级简单、生产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有较强污水处理能力,易于推广,已有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也可增设厌氧池、污水混合池改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