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23139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149567.7
申请日:2010-04-1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R31/1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输电线路单端故障行波测距智能方法。它将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前三个波头的极性和时差作为样本属性,采用BP神经网络实现故障测距。输电线路故障,当最短健全线路的长度大于故障线路全长的四分之一且次短健全线路长度大于故障线路全长的二分之一时,保护安装处检测到的前3个波头一定含有至少2个来自故障线路的行波;当上述条件不满足时,用方向行波识别行波是否来自故障线路。选取后2个波头与首波头的时间差,以及其波头极性作为样本属性,训练、测试故障测距神经网络,实现故障距离初测,以此为基础,应用故障距离与波速、传输时间的关系正确辨识第二个行波波头性质,继而求得精确的故障距离。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551433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94431.8
申请日:2009-05-0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利用HHT检测技术的配电网缆-线混合线路故障选线方法。本发明应用HHT奇异性检测技术精确标定故障发生时刻,按照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故障零序电流暂态分量在故障发生时刻方向相反的原理实现选线。具体做法为利用HHT对形态滤波预处理后的各线路故障零序电流故障前后1/4周期内的采样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各线路故障零序电流最高频的IMF分量,并对该IMF分量进行一阶向后差分处理,比较故障零序电流IMF分量在故障时刻的突变极性,藉此形成选线判据。原理分析和仿真表明,利用故障后1/4周期内的故障信息进行选线,避免了倒相和CT饱和对选线准确性的影响,选线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587159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094619.2
申请日:2009-06-2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S变换辐角检测的配电网馈出线故障选线方法。即: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故障前后母线零序电压进行S变换,找出S变换最高频率分量处的模极大值对应的时刻,以精确标定故障时刻;对故障时刻前后各线路零序电流进行S变换,得到各线路零流电流的S变换复矩阵;求取各线路零流电流S变换复矩阵中最高频率分量在故障时刻的辐角,并求取辐角差;求取各线路零流电流的综合辐角差;通过比较综合辐角差的大小实现故障选线。本发明可以避免由于CT饱和和倒相引起的选线失败。并且采用高频分量实现选线,不受消弧线圈补偿度的影响。实现对不同故障情况,包括小故障角时的准确选线。
-
公开(公告)号:CN10129033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58558.X
申请日:2008-06-1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辨识方法。由于雷电绕击与反击交流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量产生的机理,以及线路上雷击电磁暂态的传播路径不同,故其产生的电流暂态信号在不同频带的能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发明于保护安装处的行波分析与测距高速采集系统中,利用小波分析提取零模电流在不同频带下的能量,根据能量分布的特征来区分雷电绕击故障与反击故障,经过大量仿真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完全能对交流线路全线的雷电绕击与反击故障进行准确识别。本发明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较为直观,物理概念清晰,因而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交流系统保护装置,为交流线路防雷设计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为线路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156755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94537.8
申请日:2009-06-0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2H7/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形态结构的电力变压器励磁涌流与内部短路识别方法。本发明利用一个工频周期的采样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构造幅值为A、频率为50Hz的正弦半波离散序列,并将其缩小10%后作为结构元素;利用正弦半波结构元素分别对变压器三相差流进行形态学分析;求取原始信号与形态学分析结果波形一致性系数,其实质是反应原始信号与正弦波相比的相似程度;通过比较波形一致性系数的大小实现电力变压器励磁涌流与内部短路的识别。本发明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1551433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94431.8
申请日:2009-05-0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利用HHT检测技术的配电网缆-线混合线路故障选线方法。本发明应用HHT奇异性检测技术精确标定故障发生时刻,按照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故障零序电流暂态分量在故障发生时刻方向相反的原理实现选线。具体做法为利用HHT对形态滤波预处理后的各线路故障零序电流故障前后1/4周期内的采样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各线路故障零序电流最高频的IMF分量,并对该IMF分量进行一阶向后差分处理,比较故障零序电流IMF分量在故障时刻的突变极性,藉此形成选线判据。原理分析和仿真表明,利用故障后1/4周期内的故障信息进行选线,避免了倒相和CT饱和对选线准确性的影响,选线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906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94432.2
申请日:2009-05-0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S变换能量相对熵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自适应方法。本方法为:当母线零序电压瞬时值越限时,故障选线装置立即启动;对各线路故障后1/4周期的零序电流进行S变换,并利用S变换所得的复矩阵计算各线路零序电流在各个频率下的暂态能量。利用相对熵对信号间细微差别的超强识别能力,计算各线路在各个频率下的S变换能量相对熵并求取每条线路的综合S变换能量相对熵,通过比较各线路在所有频率下的综合S变换能量相对熵大小自适应地选出故障线路。理论分析和大量仿真表明,该方法有效避开了CT饱和间断角对选线的影响,对于缆-线混合线路、纯电缆线路和纯架空线路,该方法均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90336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058558.X
申请日:2008-06-1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辨识方法。由于雷电绕击与反击交流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量产生的机理,以及线路上雷击电磁暂态的传播路径不同,故其产生的电流暂态信号在不同频带的能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发明于保护安装处的行波分析与测距高速采集系统中,利用小波分析提取零模电流在不同频带下的能量,根据能量分布的特征来区分雷电绕击故障与反击故障,经过大量仿真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完全能对交流线路全线的雷电绕击与反击故障进行准确识别。本发明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较为直观,物理概念清晰,因而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交流系统保护装置,为交流线路防雷设计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为线路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1227086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58054.8
申请日:2008-01-2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可拓理论的配电网缆-线混合线路故障选线融合方法,属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城市配网缆-线混合线路应用增多,单位长度电缆较架空线路对地电容大,电缆参数依频特性严重,缆-线混合线路单相接地电压电流故障暂态分量更为显著。运用可拓理论将各馈出线故障零序电流的感性衰减直流分量特征与暂态分量小波包分解综合相关系数进行融合。以可能的故障线路集合、故障特征集合和特征规定的量域作为可拓融合的物元三要素,以衰减直流分量和小波包分解综合相关系数作为特征集合。根据故障合闸角的大小客观地确定权函数,利用可拓关联函数计算各条线路故障的置信度,根据置信度判断故障出线。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选线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1825676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156486.X
申请日:2010-04-2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电压行波红绿双色表示的故障测距方法。本方法是:当直流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将整流侧直流线路保护处的双极电压行波分别映射到红(R)通道和绿(G)通道,形成双极电压行波的色彩模式图,选取色彩模式图中前两个颜色突变处,若前两处的突变颜色不同,则第二处突变对应故障点反射波;若前两处突变颜色相同,则第二处突变对应对端边界反射波,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准确提取突变处所对应的时间,代入单端测距公式,实现单端测距。在保证故障测距准确性的同时,使得测距更加直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