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的故障选线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0627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57968.9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的故障选线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发生故障后,各馈线预设时窗内的零序电流和母线的零序电压;根据所述零序电流和所述零序电压,将所述配电网中的馈线在预设的短时窗零序瞬时功率曲线簇通过KPCA算法二维化处理,以确定出对应的主元得分;根据所述主元得分进行BIRCH聚类来确定所述馈线是否为故障馈线。通过主元得分聚类后来判断该馈线线路是否为存在故障的线路,使得配电网的电流量较小时也可以精确快速地确定出配电网中的目标故障馈线,提高了检测精度。解决了如何在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迅速识别出故障馈线的问题。

    基于波形高次累加重构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86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33889.4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波形高次累加重构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中母线的零序电压及各馈线的实测零序电流;构造各馈线对应的零序电流高次累加波形;根据所述零序电流高次累加波形,计算各馈线重构后的波形积分值;根据所述零序电流高次累加波形曲线积分值,确定各所述馈线中的故障馈线。针对小电流接地方式下的配电网,本方法能有效解决其故障接地电流小造成故障选线难的问题。

    一种有源无源结合的配电网接地故障自适应熄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7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1276.X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源无源结合的配电网接地故障自适应熄弧方法,涉及继电保护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针对配电网采集的对地参数,确定目标故障相;根据所述目标故障相的目标电源电动势、目标对地泄露电阻以及目标对地电容确定补偿电流;基于所述补偿电流向所述配电网的中性点进行电流注入;基于所述配电网中母线的零序电压确定并执行消弧方案,所述消弧方案包括电压消弧以及电流消弧,所以,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消弧方法具有固定工作场景,难以针对多故障场景快速响应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根据场景需求快速响应对应消弧模式的技术效果。

    一种基于二端口网络考虑中性点电流的MMC换流站接地故障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861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059028.2

    申请日:2021-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端口网络考虑中性点电流的MMC换流站接地故障分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在MMC换流站内将换流变压器至MMC直流侧出口处等效成一个二端口网路,二端口网络直流侧出口有两个端子,正常运行时,直流电流从一端子流出,从另外一端子流入。直流输电线路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或者在对端换流站内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网络内部有正常接地点,会对网络特性有所影响。当网络外部发生故障或网络内部发生非接地故障时,正常接地点电流与网络直流侧两端子电流矢量和为零。而当网络内部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出现了新的接地点,直流侧两端子电流与正常接地点电流三者矢量和不再为零。

    一种基于频率与风速的风电集群聚合等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882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10248.9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率与风速的风电集群聚合等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采集风电系统中每个调频单元的调频信息以及风速;基于所采集调频单元的频差对调频单元进行聚类分类,确定分类结果;基于所述分类结果和每类调频单元的实时检测风速对调频单元进行聚类分组,确定分组结果以及每个分组的控制策略;基于每个分组对应的控制策略进行功率等效,确定每个调频单元的实际出率进而聚合整个风电系统的实际出率,以基于所述聚合等效信息建立仿真分析模型。本发明对含多调频单元的调频参数与实时风速进行了更简洁的聚合等值,可实现对含高比例风能的电力系统进行准确的功率稳定分析,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

    一种有源配电网故障处理与快速自愈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88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54216.9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配电网故障处理与快速自愈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控制保护领域。当有源配电网中发生故障导致电压瞬时值越限时,故障定位装置立即启动,故障定位装置立即启动;通过配备高速通信模块的配电终端设备,将环网柜中的电气量、拓扑信息,支路开关状态、联络开关状态上传到主站系统;主站系统根据故障信息、独立供电能力、通信能力对有源配电网进行孤岛划分,将存在公共负荷的孤岛进行组合;通过二阶锥规划,以负荷优先级、供电可靠性、网损、最小开关次数为目标函数,对有源配电系统进行划分重组;主站下发故障网络自愈重构指令,切除故障区段后对非故障区段的失压环网柜恢复供电,实现有源配电网故障快速自愈。

    一种基于故障暂态信号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596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39104.6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暂态信号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当有源配电网发生故障,故障选线装置立即启动,选出含有分布式电源的故障馈线;通过各个可达节点处安装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装置计算出各可达节点处故障馈线零模电流的暂态纯故障分量;提取各可达节点零模电流暂态纯故障分量故障前2ms,故障后5ms数据,使用Teager能量算子增强零模电流暂态纯故障分量的幅值;计算处理后的各个可达节点零模电流暂态纯故障分量的能量占比直方图;计算各个相邻可达节点能量占比直方图相似性,并依据相似性对有源配电网系统进行故障定位。本故障定位方法准确、可靠。

    一种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电池老化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0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232720.X

    申请日:2023-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电池老化检测方法,属于储能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对于不存在老化电池的电池模块数据以及曲线中,由于没有异常偏离的数据曲线,则通过管擦树状图并划分为两类后,树状图上两大类数据簇都距离较近相似性更高,该距离不会超过所设阈值,故设置相应阈值后只存在一类聚点;对于存在老化后的电池充放电数据,由于老化电池的曲线存在严重偏离通常值的情况,与正常数据距离较远相似性更低,树状图上被划分的两类数据的平均距离更远将越过阈值,则此时通过设定阈值的方式,该数据被划分为两类,则老化电池的数据将被划分为一类,其余未老化电池的数据为另一类。

    一种四端环状柔性直流电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164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106580.3

    申请日:2022-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端环状柔性直流电网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获取各端方向元件获得的正向电压行波和反向电压行波,在一段时间内对各方向元件获得的正向电压行波绝对值和反向电压行波绝对值进行积分,得到方向行波的积分值,计算四条线路两端保护正向行波积分值与反向行波积分值之比λ∑,利用比值λ∑与整定值λ∑set作比较判断故障方向,结合各端保护对故障方向的判断确定故障线路。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单端行波保护,可靠性更高,无保护死区,具有绝对的选择性;相较于传统的双端行波保护,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低,不需要两端信息严格同步,保证了良好的速动性。

    一种分数阶等效电路模型及电池荷电状态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4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30002.5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数阶等效电路模型及电池荷电状态估算方法,该模型包括:平衡电势模块的正极端与滞回电压模块的负极端连接;滞回电压模块的正极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分别与磁通模块的一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其中,第一电阻的阻值不等于第二电阻的阻值;磁通模块的另一端、第一相位模块、第二相位模块、阻抗模块的负极端依次连接;阻抗模块的正极端为待测电池的正极端,平衡电势模块的负极端为待测电池的负极端。使得本模型的模型精度高于现有技术模型的模型精度,可准确估算电池荷电状态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