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53314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80044252.2
申请日:2014-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B32/05 , C01B32/20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通过使用如下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可以得到大容量且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包含具有含硅颗粒、人造石墨颗粒和碳覆盖层的复合材料,前述含硅颗粒为在颗粒表面具有SiOx层(0
-
公开(公告)号:CN10725127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80070631.3
申请日:2015-10-15
IPC: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B32/00 , C01B33/027 , C01B33/03 , C01P2004/03 , C01P2004/50 , C01P2004/62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H01M4/134 , H01M4/362 , H01M4/386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粒子的粉末,该粒子包括基质材料和分散于该基质材料中的硅基域,由此该基质材料为碳或可热分解成碳的材料,由此硅基域的部分以硅基域的附聚物形式存在,由此这些附聚物的至少98%具有3μm或更小的最大尺寸,或者硅基域完全没有附聚成附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45331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4252.2
申请日:2014-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B32/05 , C01B32/20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通过使用如下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可以得到大容量且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包含具有含硅颗粒、人造石墨颗粒和碳覆盖层的复合材料,前述含硅颗粒为在颗粒表面具有SiOx层(0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82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369938.6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3 , H01M4/0404 , H01M4/0409 , H01M4/043 , H01M4/0433 , H01M4/139 , H01M4/1397 , H01M4/621 , H01M4/6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赋予放电特性优异的电池的、电阻小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解决方法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得到电池用电极,所述方法包括:对活性物质(A)、纤维直径50nm以上且300nm以下的碳纤维(B)、纤维直径5nm以上且40nm以下的碳纤维(C)、炭黑(D)以及粘结剂(E)进行干式混合,得到混合物,向该混合物中添加相对于活性物质(A)、碳纤维(B)、碳纤维(C)、炭黑(D)以及粘结剂(E)的总质量为5/95以上且20/80以下的质量的液体介质,边施加剪切应力边进行混炼,将该混炼物成型为片状。
-
公开(公告)号:CN10481351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80060927.8
申请日:2013-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B32/05 , C01B32/20 , H01M4/0402 , H01M4/0471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2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得到充放电容量大、且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本发明中,通过包括将石墨颗粒那样的碳颗粒(B)、Si颗粒那样的包含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元素的颗粒(A)、蔗糖那样的碳前体、醋酸那样的羧酸化合物、水、和异丙醇那样的液体介质混合制备浆料,使该浆料干燥固化,对所得固化物进行热处理从而使碳前体碳化的方法,从而得到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另外,使用该负极材料得到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369225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080015546.4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8F290/14 , C08F2/44 , G02B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44 , C08F292/00 , C08K9/06 , G02B1/041 , C08L33/08 , C08L33/10 , C08F222/10 , C08L3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具有合适的粘度并且操作性优异的固化性组合物,还提供该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获得的固化物,其透明性、耐热性和耐环境性优异并且阿贝数低,并且通过与阿贝数高的材料组合,能够减少色差。通过提供下述固化性组合物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二氧化硅微粒,(b)具有2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基团并且不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具有2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基团并且具有芳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以及(d)聚合引发剂,上述二氧化硅微粒(a)被特定的硅烷化合物(e)和硅烷化合物(f)进行了表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008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80054691.8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8F290/12 , C09D4/02 , C09D15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81/02 , C08F283/008 , C08F283/01 , C08F290/12 , C08K3/36 , C09D4/00 , C08F22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通式(1)(式中,X表示从具有至少k个巯基的多官能硫醇化合物中除去k个巯基而形成的原子团,Y表示从不饱和单体共聚而成的共聚物衍生的1价有机基团,k为3~10的整数)所示的共聚聚合物(A)、二氧化硅微粒(B)、反应性单体(C)和聚合引发剂(D)。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低固化收缩性,根据需要兼有低固化收缩性和耐粘连性的硬涂剂,此外可以使用该硬涂剂而提供具有高铅笔硬度、低卷曲性的硬涂膜,或者进行了硬涂处理的塑料基材。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82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369938.6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3 , H01M4/0404 , H01M4/0409 , H01M4/043 , H01M4/0433 , H01M4/139 , H01M4/1397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赋予放电特性优异的电池的、电阻小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解决方法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得到电池用电极,所述方法包括:对活性物质(A)、纤维直径50nm以上且300nm以下的碳纤维(B)、纤维直径5nm以上且40nm以下的碳纤维(C)、炭黑(D)以及粘结剂(E)进行干式混合,得到混合物,向该混合物中添加相对于活性物质(A)、碳纤维(B)、碳纤维(C)、炭黑(D)以及粘结剂(E)的总质量为5/95以上且20/80以下的质量的液体介质,边施加剪切应力边进行混炼,将该混炼物成型为片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723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5329.8
申请日:2009-06-3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8F220/10 , C08F2/44 , C08F28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C1/309 , B82Y30/00 , C01P2004/64 , C01P2006/22 , C08F2/44 , C08F220/18 , C08F222/1006 , C08F292/00 , C09C1/3081 , C08F220/10
Abstract: 本发明可以提供可以得到透明性、耐热性、耐环境性和成型加工性优异的固化物、并且操作性优异的固化性组合物。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二氧化硅微粒,(b)具有2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基团并且不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c)具有烯属不饱和基团并且具有脂环式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及(d)聚合引发剂,上述二氧化硅微粒(a)被下述通式(1)所示的硅烷化合物(e)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硅烷化合物(f)进行了表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037035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80118744.0
申请日:2009-05-2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8F290/12 , C08F8/00 , C08G18/67 , C09D4/00 , C09D133/00 , C09D151/08 , C09D175/14 , C09J4/00 , C09J133/00 , C09J151/08 , C09J17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36 , C08F2220/343 , C08G18/6229 , C08G18/6254 , C08G18/672 , C08G18/8116 , C08L75/04 , C08L2666/20 , C09D133/14 , C09J4/06 , C09J133/14 , C09J175/14 , C08F2220/34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能够形成表面硬度优异且柔软性、弯曲性也良好的、兼有强度和柔软性的耐热性固化膜的固化性组合物及其固化物(膜)。所述固化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单体单元的反应性(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聚合引发剂(B)和反应性单体(C)。(式(1)中,R1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R2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1表示碳原子数为2~6的直链或支链的烃基,或者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己内酯改性两末端二醇的醇残基,n表示2~4的整数,m表示1~5的整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