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壁蛋白在拌饲投喂虾防控虾肝肠胞虫感染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2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86990.9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孢壁蛋白在拌饲投喂虾防控虾肝肠胞虫感染中的应用,属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原核表达生产了一种虾肝肠胞虫的孢壁蛋白SWP12,将该孢壁蛋白按不同浓度拌入饲料投喂对虾后,发现投喂高浓度蛋白(65mg/kg)饲料的对虾,在停止投喂SWP12蛋白至少10天中,投喂含有虾肝肠胞虫的肝胰腺感染,虾也能100%抵抗该虫的感染,即使在停止投喂SWP12蛋白21天以内,虾肝肠胞虫的感染率仍显著低于不投喂或投喂低(中)浓度SWP12蛋白的对虾,说明投喂高浓度虾肝肠胞虫孢壁蛋白SWP12能显著增强对虾抗虾肝肠胞虫感染的能力。该方法更安全更有效,更具备可操作性。

    一种鱼用防治单殖吸虫病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6063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326795.4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其中 刘彦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鱼用防治单殖吸虫病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产养殖领域。该中草药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猪苓5%~10%,羌活25%~40%,淡竹叶10%~20%,牡丹皮15%~25%,紫草10%~20%。本发明原料药资源丰富,生产方法简单易行,用药成本不高,能有效防治新本尼登虫病,是理想的内服防治鱼类单殖吸虫病尤其是新本尼登虫病的安全绿色产品;该中草药组合物通过投喂的方式进入鱼体,对鱼毒性小,在环境中易降解,无残留,保障水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也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易于产业化生产及推广,在水产上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在养殖水体中脱氮除硫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008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68951.8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其中 桑池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在养殖水体中脱氮除硫的应用,属于环境微生物、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该菌株名称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SC16,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942。所述菌株从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得到,再应用于养殖水体不存在生态安全风险,符合生物安全法规。该菌株具有自养及反硝化性能,可以利用无机碳为唯一碳源,氨态氮、硝酸盐氮或亚硝酸氮为唯一氮源进行新陈代谢,达到去除氮源的目的;具有除硫性能,可以利用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氧化硫化物获取能量;同时,对亚硝酸盐的耐受力强,生长良好。所述菌株可制成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养殖水体的脱氮除硫处理,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双重PCR早期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引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110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41560.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重PCR早期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引物及其应用。利用本发明的引物对样品进行检测,可实现一次性同时特异性检测样本中的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本发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可检测到基因组含量分别为9.84×10-5ng/μL的无乳链球菌和9.30×10-5ng/μL的海豚链球菌,以及菌液浓度为2.76×102cfu/mL的无乳链球菌和2.51×102cfu/mL的海豚链球菌。本方法在罗非鱼样品检测过程中快速准确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实现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早期分子预警,应用前景广阔,为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了准确而有效的手段。

    一对同时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引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42499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0386682.2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对同时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引物及其应用。利用本发明的引物对样品进行检测,可实现一次性同时特异性检测样本中的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本发明建立的分子检测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检测下限均为1.5pg/μL和5.8CFU/μL;在人工分别感染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混合罗非鱼组织样中,其对两种菌的灵敏度均为105CFU/g;在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罗非鱼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中都能检出。本方法可同时快速检测罗非鱼养殖中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对检测对象损伤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可实现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早期分子预警。

    大黄素在制备杀灭鱼类体外寄生纤毛虫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5796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2691.5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其中 周生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黄素在制备杀灭鱼类体外寄生纤毛虫药物中的应用,涉及渔药技术领域,特别是在制备杀灭多子小瓜虫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杀灭寄生虫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将大黄素应用于制备杀灭鱼类体外寄生虫药物,特别是用于杀灭多子小瓜虫。大黄素来源于天然植物,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对人体无毒,所以在环境中易降解,并能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实现一次性全部杀灭寄生虫,达到防治小瓜虫病的效果;大黄素对鱼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杀灭多子小瓜虫幼虫和成虫半有效浓度的17.8倍和7.0倍,在杀虫有效剂量范围内对鱼安全。大黄素来源丰富,其提取制备工艺简单,具有开发成新型环保防治鱼类体外寄生纤毛虫渔药的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鱼用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74383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201424.0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其中 李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用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芪15~25%,大蒜10~12%,枸杞子8~11%,野菊花9~11%,灵芝9~11%,山楂9~11%,神曲8~12%,甘草8~12%,桑枝4~6%,鱼腥草4~6%。该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安全、环保,能全面提高鱼的免疫力,增强抗病力,优于使用疫苗仅能预防相应疾病的不足,也解决了不同病原血清型所致的疫苗保护作用失效的缺陷;同时,该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还能促生长。

    快速检测解蛋白弧菌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7026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610124196.0

    申请日:2006-12-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其中 张占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解蛋白弧菌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增菌培养基、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电泳和显色试剂: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这种试剂盒快速检测解蛋白弧菌的方法,其优点是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本发明的方法检测方便,省去了通常方法中要提取细菌DNA的步骤;检测灵敏度极高,检测下限低至102级个细菌。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于不含解蛋白弧菌的检测样本均无扩增信号,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多种样品的检测,可以检测养殖动物受解蛋白弧菌感染情况,也可以监测养殖水体环境中解蛋白弧菌。

    快速定量检测致病性溶藻弧菌的Taqman探针qPCR检测引物组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8180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373815.4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其中 王作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定量检测致病性溶藻弧菌的Taqman探针qPCR检测引物组和应用,属于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本发明设计的针对溶藻弧菌toxR特异性引物(toxR‑F420‑437和toxR‑R531‑548)和探针(toxR‑P440),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不用增菌即可有效检出溶藻弧菌,其最低检测限为2.4×101拷贝/微升;能有效从各种常见弧菌中区分出致病性溶藻弧菌,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可快速直接检测水样和养殖动物样品中存在的致病性溶藻弧菌数量,从而为健康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水霉拮抗菌JD03及其发酵液与活性化合物在制备防治水霉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0526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428434.4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其中 刘彦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霉拮抗菌JD03及其发酵液与活性化合物在制备防治水霉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水霉拮抗菌JD03为Burkholderia ubonensis JD03,保藏编号:GDMCC NO:60660。该水霉拮抗菌JD03及其发酵液拮抗水霉效果好、安全、有效、稳定,可用作替代孔雀石绿的生物防治新产品,避免环境污染和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既满足防治鱼类水霉病的需求,又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本发明首次从水霉拮抗菌株JD03发酵液中分离出活性化合物2‑吡咯烷酮‑5‑羧酸,该化合物能显著抑制水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环境友好,对鱼安全,具有开发成新型防治鱼类水霉病产品的巨大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