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4249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386682.2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对同时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引物及其应用。利用本发明的引物对样品进行检测,可实现一次性同时特异性检测样本中的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本发明建立的分子检测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检测下限均为1.5pg/μL和5.8CFU/μL;在人工分别感染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混合罗非鱼组织样中,其对两种菌的灵敏度均为105CFU/g;在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罗非鱼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中都能检出。本方法可同时快速检测罗非鱼养殖中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对检测对象损伤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可实现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早期分子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78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40257.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海洋链霉菌及其在防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水生动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该链霉菌的名称为Streptomyces sp.SH5,保藏编号:GDMCC No:62057。该SH5菌株分离自水体环境,应用于养殖水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态安全风险。该SH5菌株通过定植于斑马鱼肠道,激活宿主免疫体系,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的生产及毒力基因表达,可有效提高在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的斑马鱼存活率,从而以绿色环保、不影响宿主微生态平衡的友好方式实现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0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41560.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重PCR早期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引物及其应用。利用本发明的引物对样品进行检测,可实现一次性同时特异性检测样本中的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本发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可检测到基因组含量分别为9.84×10-5ng/μL的无乳链球菌和9.30×10-5ng/μL的海豚链球菌,以及菌液浓度为2.76×102cfu/mL的无乳链球菌和2.51×102cfu/mL的海豚链球菌。本方法在罗非鱼样品检测过程中快速准确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实现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早期分子预警,应用前景广阔,为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了准确而有效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8342499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0386682.2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对同时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引物及其应用。利用本发明的引物对样品进行检测,可实现一次性同时特异性检测样本中的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本发明建立的分子检测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检测下限均为1.5pg/μL和5.8CFU/μL;在人工分别感染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混合罗非鱼组织样中,其对两种菌的灵敏度均为105CFU/g;在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罗非鱼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中都能检出。本方法可同时快速检测罗非鱼养殖中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对检测对象损伤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可实现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早期分子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78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640257.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海洋链霉菌及其在防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水生动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该链霉菌的名称为Streptomyces sp.SH5,保藏编号:GDMCC No:62057。该SH5菌株分离自水体环境,应用于养殖水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态安全风险。该SH5菌株通过定植于斑马鱼肠道,激活宿主免疫体系,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的生产及毒力基因表达,可有效提高在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的斑马鱼存活率,从而以绿色环保、不影响宿主微生态平衡的友好方式实现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0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241560.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重PCR早期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引物及其应用。利用本发明的引物对样品进行检测,可实现一次性同时特异性检测样本中的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本发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可检测到基因组含量分别为9.84×10‑5ng/μL的无乳链球菌和9.30×10‑5ng/μL的海豚链球菌,以及菌液浓度为2.76×102cfu/mL的无乳链球菌和2.51×102cfu/mL的海豚链球菌。本方法在罗非鱼样品检测过程中快速准确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实现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早期分子预警,应用前景广阔,为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了准确而有效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965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01630.1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硬棘或有棘无棘齿鱼类的人工放流挂牌标志方法,操作步骤如下:将鱼麻醉,然后将挂线穿过标志牌上的挂环,用缝衣针穿好挂线后,将针从鱼的背鳍基皮下肌肉内第一鳍骨和第二鳍骨间缝隙穿过,针引出挂线后,将背鳍两边的挂线在背鳍前方交汇形成一个线圈,将交汇的两挂线线端连接,剪去多余挂线,让标志牌位于背鳍正前方即可。挂牌前需要对鱼进行暂养,挂牌后需要对标志鱼进行暂养。该方法解决了鳍上无硬棘或有硬棘而无棘齿鱼类(尤其是小规格鱼)的挂牌标志难题,而且挂牌后不影响鱼的身体平衡和活动,对鱼类损伤小,成活率高,可显著降低脱标率,提高挂牌标志放流回捕法评价放流效果的准确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