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431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489119.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原蛋白‑可得然胶复合止血凝胶海绵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自组装胶原蛋白‑可得然胶复合止血凝胶海绵,是以胶原蛋白和可得然胶为原料,通过温度、pH调节,使胶原蛋白与可得然胶复合自组装,形成天然胶原基水凝胶,然后冷冻干燥形成的,具体包括:制备胶原溶液,制备可得然胶溶液,将胶原溶液加入到可得然胶溶液中,搅拌混匀,滴加碱性溶液调节pH,用水定容,继续搅拌混匀,水浴条件下形成水凝胶,得自组装胶原蛋白‑可得然胶水凝胶,去除盐离子,进行预冻处理,然后冷冻干燥。本发明避免了使用合成高分子和有毒交联剂,所得海绵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且可通过调节可得然添加比例调控降解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384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9119.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原蛋白‑可得然胶复合止血凝胶海绵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自组装胶原蛋白‑可得然胶复合止血凝胶海绵,是以胶原蛋白和可得然胶为原料,通过温度、pH调节,使胶原蛋白与可得然胶复合自组装,形成天然胶原基水凝胶,然后冷冻干燥形成的,具体包括:制备胶原溶液,制备可得然胶溶液,将胶原溶液加入到可得然胶溶液中,搅拌混匀,滴加碱性溶液调节pH,用水定容,继续搅拌混匀,水浴条件下形成水凝胶,得自组装胶原蛋白‑可得然胶水凝胶,去除盐离子,进行预冻处理,然后冷冻干燥。本发明避免了使用合成高分子和有毒交联剂,所得海绵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且可通过调节可得然添加比例调控降解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5314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434667.1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效中药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抗菌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多效中药抗菌剂,以质量份计,包括艾叶5‑30份、虎杖10‑40份、鬼针草10‑40份、皇竹草5‑25份、甜菜20‑45份、连翘5‑20份和展枝唐松草5‑15份。该多效中药抗菌剂可预防和治疗鱼类链球菌感染,提高鱼体的免疫功能和养殖成苗率,减少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高效、低毒、增产、环保低成本、病原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0355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969924.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311/30 , C07D311/40 , C07D319/20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86 , A61P39/06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房活性成分的制备和分析方法,首先将蜂房晾干后打粉,进行有机溶剂提取;然后提取物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对萃取物分离,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经核磁共振鉴定结构。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NO抑制实验,检测出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抗炎活性的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黄脚胡蜂酯部位的指纹图谱并开发了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蜂房与黄脚胡蜂蜂房的成分相似度。以酰胺类化合物为蜂房质量控制成分,对虎贞清风胶囊进行质量分析。本发明开发了蜂房的抗氧化和消炎镇痛活性成分的制备与分析方法,可应用于蜂房质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69425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815427.7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抗菌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纳米银颗粒的可得然胶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两步法制备负载纳米银颗粒的可得然胶抗菌水凝胶,首先在可得然胶水分散液中将硝酸银还原成纳米银颗粒,形成稳定的纳米银‑可得然溶胶备用;然后将该溶胶与含有高浓度可得然胶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充分混合,导致体系发生凝胶化行为,形成均匀负载纳米银颗粒的可得然胶抗菌水凝胶。本发明负载纳米银颗粒的可得然胶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简单,不仅让银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在胶体内,显著增强抗菌效果;而且该凝胶力学性能优异,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对伤口覆盖性强,可作为凝胶型医用抗菌材料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72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36677.5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4045 , A61P3/10 , A23L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褪黑素在制备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产品中的应用,经研究证实,褪黑素可用于调节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降低局部或系统短链脂肪酸水平,抑制胰腺短链脂肪酸受体mRNA转录或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达到增加宿主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耐受,并降低血糖的效果,因而具有改善糖尿病患者糖稳态的功效,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糖稳态,在临床上辅助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682290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0135038.3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5/06 , A61K31/4375 , A61K31/381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AKT抑制剂和IRE1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防治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AKT抑制剂选自MK‑2206、Perifosine、Ipatasertib或AZD5363,优选为MK‑2206;所述的IRE1抑制剂选自STF‑083010、APY29或4μ8C,优选为STF‑0830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以MK‑2206和STF‑083010联合用药,为肿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克隆形成,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用药,具有相加或协同效应,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56130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511007008.1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9/245 ,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纯疱疹病毒I型UL5基因缺失的DNA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单纯疱疹病毒I型UL5基因的同源重组敲除,得到不含UL5基因和外源基因的重组菌株,所述同源重组敲除的重组敲除系统为包含BAC‑HSV‑1载体和pREDI重组质粒的宿主菌;S2 BAC载体的切除及HSV‑1 UL5基因缺失的DNA疫苗的获得。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减毒活疫苗,具有疫苗安全有效、不易发生毒力回复等优点,可有效防治HSV‑1的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8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54975.7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5 , C07K14/495 , C07K2319/21 , C12N15/66 , C12N280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核表达载体、真核表达系统、二者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及GDF11蛋白,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高表达GDF11基因。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真核表达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GDF11基因片段插入重组质粒,操作简单,制备得到的真核表达载体具有高表达GDF11基因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真核表达系统,宿主细胞为CHO,能够稳定高效地表达重组蛋白GDF11。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真核表达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CHO细胞中,培养并筛选,通过DHFR二氢叶酸还原酶系统进行转染子筛选,能够在保证细胞活率的情况下,通过反馈调节,使GDF11基因扩增,提高蛋白的表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92000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351594.X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495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1,2,4‑三取代哌嗪化合物在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的用途。细胞实验证明,1,2,4‑三取代哌嗪化合物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9.97μM,且1,2,4‑三取代哌嗪化合物对细胞毒性低,药物使用安全性高,其细胞半数毒性浓度CC50≥400μM。因此,1,2,4‑三取代哌嗪化合物在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疾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可应用于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