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320929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20057890.0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萧山欣美成套电气制造分公司 , 浙江晟泰电气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惠忠 , 谭海云 , 胡苏剑 , 陈思浩 , 潘珲 , 周艳 , 王鹏程 , 蒋耀炯 , 莫洪亮 , 王莉芳 , 童林杰 , 吕渭 , 孔丽丹 , 邱海锋 , 周强 , 张金雄 , 张驰 , 李俊斐 , 孙浩然 , 马妍 , 周文佳 , 吴顺利 , 金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低压混合补偿系统,包括有源滤波器、静止无功发生器、用于检测电网的第一电流检测单元以及智能电容器,各智能电容器构成智能电容器组,第一电流检测单元仅采用一组,有源滤波器的补偿端、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补偿端和各智能电容器的补偿端分别与电网电连接;静止无功发生器包括一个主机静止无功发生器和至少一个从机静止无功发生器,主机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单元记为第一控制单元,每个智能电容器的控制单元均记为第二控制单元,从机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单元和有源滤波器的控制单元均记为第三控制单元;优点是,在降成本和提供优质电能治理能力两者间取得一定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810305669.X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 江苏现代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沈广 , 吴振杰 , 项俊栋 , 付冠华 , 叶剑 , 王鹏程 , 鲁晓枫 , 孙栋梁 , 徐静 , 邵冬明 , 古永富 , 徐卫卫 , 宋俊生 , 宋玉锋 , 姚卫东 , 李晓菊
IPC: G05F1/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线检测的恒流驱动电路,包含负载L1、取样电阻R8、取样电阻R9、取样电阻R10、续流二极管D2、开关管N2、隔离芯片U2、隔离芯片Q2、隔离芯片Q3和控制芯片U1。本发明的断线检测的恒流驱动电路结构简单、驱动电流控制方便、断线检测方便、成本低、控制灵活、故障率低,克服了现有恒流驱动电路设计复杂、驱动电流控制困难、无法检测断线以及成本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776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84953.0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施工作业工器具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户外临时施工作业用便携式多功能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盘,所述支撑底盘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杆,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电力系统在户外临时施工作业时所需的便携式升高支撑以及架线悬线等施工问题。本发明由支撑固定机构和调控机构组成。该装置通过顺时针转动内螺纹管带动两个螺纹套复位,使得偏转板卡在收纳槽的内侧,且在下侧的螺纹套下移时在拉簧的作用下,带动矩形框复位促使铰接杆偏转复位、通过使得矩形框带动挤压板偏转复位,且在矩形框复位时,促使插槽与挤压板的一侧抵触卡位固定,使得插槽收纳到矩形框内,便于对装置进行折叠收纳,减少装置整体的体积,便于对装置进行转运。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14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305669.X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 江苏现代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沈广 , 吴振杰 , 项俊栋 , 付冠华 , 叶剑 , 王鹏程 , 鲁晓枫 , 孙栋梁 , 徐静 , 邵冬明 , 古永富 , 徐卫卫 , 宋俊生 , 宋玉锋 , 姚卫东 , 李晓菊
IPC: G05F1/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线检测的恒流驱动电路,包含负载L1、取样电阻R8、取样电阻R9、取样电阻R10、续流二极管D2、开关管N2、隔离芯片U2、隔离芯片Q2、隔离芯片Q3和控制芯片U1。本发明的断线检测的恒流驱动电路结构简单、驱动电流控制方便、断线检测方便、成本低、控制灵活、故障率低,克服了现有恒流驱动电路设计复杂、驱动电流控制困难、无法检测断线以及成本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33350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305884.X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 江苏现代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零信号提取与交流开关位置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波形处理电路、峰值提取电路、滤波电路、回差电路和第二级波形处理电路,交流开关两端的波形输入与第一级波形处理电路的1脚连接,第一级波形处理电路的2脚与滤波电路的1脚、峰值提取电路的1脚连接,峰值提取电路的3脚与峰值提取电路的2脚、回差电路的1脚连接,滤波电路的2脚与第二级波形处理电路的1脚连接,回差电路的2脚与第二级波形处理电路的2脚连接,第二级波形处理电路的3脚输出信号波形。本发明同时检测近零信号和开关位置,能滤除谐波等干扰信号,对开关两端的直流分量自适应,提取到清晰准确的近零窄脉冲。
-
公开(公告)号:CN1103516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449677.6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泛在物联网室内分布的共享系统。包含电力专网无线和有线网络、运营商无线和有线网络、中心服务器或节点服务器、发射单元、天线或小型站、分流阻断设备、全频段扫描设备和“黑盒子”安全解析监测平台。一种泛在物联网室内分布的共享系统,极大的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0299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111349377.4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可在电力塔及线缆上行走的巡线机器人复合主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均安装有电磁铁的至少两组动力组件;每组动力组件均包括可悬挂在线缆上的轮架结构、连接轮架结构的动力电机以及分别与轮架结构相配合的升降结构和动力转换结构;相邻两组动力组件中的动力电机外壳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机械臂相连接;所述轮架结构包括悬挂架、可转动地定位在悬挂架上的悬挂轮、设置在悬挂架下方的压接架、可转动地定位在压接架上的阶梯轴以及与阶梯轴同轴固定连接的压接轮。该装置安装在巡线机器人上,不仅可使巡线机器人在线缆上工作,而且可使巡线机器人绕过电力塔,保证巡线机器人的持续巡线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395409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49417.5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直线行走巡线机器人的复合主动力装置,该装置可安装在巡线机器人上,带动巡线机器人沿着线缆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巡线作业。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在线缆上行走的巡线机器人的复合主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沿线缆的长度方向并列布置的至少两组动力组件;每组动力组件均包括可悬挂在线缆上的轮架结构、连接轮架结构的动力电机以及与轮架结构相配合的升降结构;所述轮架结构包括悬挂架、可转动地定位在悬挂架上的悬挂轮、设置在悬挂架下方的压接架、由动力电机驱动并可转动地定位在压接架上的阶梯轴以及与阶梯轴同轴固定连接的压接轮。
-
公开(公告)号:CN11374621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0957423.2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IPC: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对称PSSP补偿的原边调频控制强抗偏移WPT装置,包括输入电源Um、驱动电路、补偿电路、感应补偿电路、耦合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负载RL、DSP芯片和鉴相芯片,驱动电路的电源端、DSP芯片的电源端和鉴相芯片的电源端分别与输入电源Um电性连接,DSP芯片的信号接收端与鉴相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鉴相芯片信号采集端与补偿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补偿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耦合变压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耦合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感应补偿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感应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RL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具有电能传输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7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955242.6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SS混合补偿拓扑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包括输入电路、负载电路、补偿电路和感应补偿电路,所述的输入电路与负载电路相耦合,所述的补偿电路的与感应补偿电路相耦合,所述的输入电路的与补偿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负载电路的与感应补偿电路电性连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补偿拓致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具有电能传输稳定和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