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点焊方法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2108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80020462.8

    申请日:2014-03-06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稳定地获得棋子形的熔核的单面点焊方法。在单面点焊中,焊接电极的电极顶端部(30)为由曲率半径r1(mm)的第1曲面(31)和曲率半径r2(mm)的第2曲面(32)构成的2段式的穹顶形状,第1曲面(31)包含所述焊接电极的最顶端且在从该最顶端侧观察时该第1曲面(31)位于以该最顶端为中心的半径R(mm)的圆的范围内,其特征在于,该焊接电极的电极顶端部(30)满足后述的(1)式~(3)式,(1)式为2√t≤R≤6√t,(2)式为30≤r1,(3)式为6≤r2≤12,其中,t为较薄一方的金属板的板厚(mm)。

    电阻点焊方法和电阻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00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18013.X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阻点焊方法和电阻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用一对焊接电极夹持重叠2张以上的钢板而成的板组,一边加压一边通电进行接合的电阻点焊方法,板组中的至少1张钢板是高强度钢板,具有以电流值IW(kA)通电的主通电工序和回火后热处理工序,回火后热处理工序具有设置冷却时间tct(ms)的冷却过程;以式(2)所示的电流值It(kA)在通电时间tt(ms)的期间通电的升温过程;在衰减通电时间ttma(ms)的期间使通电电流从电流值It(kA)向电流值Itm(kA)连续地减少的过渡过程和/或以电流值Itm(kA)在通电时间ttm(ms)的期间进行焊接部的通电的保持过程。0.8×Iw≤It≤1.6×Iw……(2)。

    电阻点焊部和电阻点焊方法、以及电阻点焊接头和电阻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177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80038973.8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阻点焊部和电阻点焊方法、以及电阻点焊接头和电阻点焊接头的制造方法。对于本发明的电阻点焊部,钢板中的至少1张钢板为规定成分组成的高强度钢板,将熔核内的规定区域作为熔核前端区域时,在与重叠面对应的熔核前端区域中的一个以上中,熔核前端区域的金属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相,熔核前端区域的硬度Hv相对于规定的熔核整体的马氏体的硬度Hmw满足式(4),将热影响部内的规定区域作为强HAZ区域时,在与重叠面对应的强HAZ区域中的一个以上中,强HAZ区域中的硬度Hh相对于规定的钢板的马氏体的硬度Hmh满足式(8)。Hv≤Hmw-40···(4)Hh<Hmh-25···(8)。

    金属板的双面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及双面摩擦搅拌接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50973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880052674.2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摩擦搅拌接合的优选的摩擦搅拌接合装置,该方法在进行双面摩擦搅拌接合时,能够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均匀地获得对于实现接合状态而言充分的塑性流动,抑制接合时的缺陷产生并实现接合速度的高速化,能够实现充分的强度并提高接合施工性。将彼此相对的一对旋转工具分别配置在作为两张金属板的接合部的对合部或重叠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在对合部或重叠部处,使一对旋转工具一边旋转一边沿接合方向移动从而利用旋转工具与金属板的摩擦热来使金属板软化,并且利用旋转工具搅拌该软化了的部位,由此产生塑性流动从而将金属板彼此接合。

    结构用钢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7026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780021133.9

    申请日:2017-03-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和装置,其有利地消除因被加工材料的加热不足所致的塑性流动不良,实现充分的强度以及接合施工性的提高。在作为被加工材料的钢板(3,3)的摩擦搅拌接合时,将相对置的一对旋转工具(1,15)从钢板(3,3)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这两侧插入到未接合部使其一边旋转,一边向接合方向移动,且利用设置在旋转工具(1,15)的前方的加热机构(5),进行将钢板(3,3)加热的预热处理工艺,严密地控制该相对置的一对旋转工具(1,15)的构成和该预热处理工艺中的加热区域的表面温度、面积、位置等。

    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及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03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80056730.5

    申请日:2017-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效消除由被加工材料的加热不足引起的塑性流动不良,从而能够实现充分的强度、并且能够实现接合施工性的提高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及装置。在结构用钢的摩擦搅拌接合时,使用具有与钢板的动摩擦系数为0.6以下的材料的旋转工具,将旋转工具配置于钢板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利用设置于旋转工具的前方的加热机构而被加热的加热区域面积的65%以上位于钢板的表面的接合中央线与下述平行于该接合中央线的直线之间,所述接合中央线为穿过旋转工具的旋转轴且平行于接合方向的直线,所述平行于该接合中央线的直线为仅向后退侧隔开与旋转工具的销部的最大半径相同的距离的直线。

    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及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8927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5151.9

    申请日:2017-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其中,利用设置于沿接合方向移动的旋转工具的前方的加热机构,实施对作为被加工材料的钢板进行加热的预热处理工序,对该预热处理工序中的加热区域的表面温度、面积、位置等进行严密控制。在进行结构用钢的摩擦搅拌接合时,使用具有与钢板的动摩擦系数为0.6以下的材料的旋转工具,利用设置于旋转工具的前方的加热机构而被加热的加热区域面积的65%以上位于钢板的表面的接合中央线与平行于该接合中央线的直线之间,所述接合中央线为穿过旋转工具的旋转轴且平行于接合方向的直线,所述平行于该接合中央线的直线为仅向后退侧隔开与旋转工具的销部的最大半径相同的距离的直线。

    高强度钢板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5288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480060733.2

    申请日:201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在摩擦搅拌接合方法中,作为钢板,使用高强度焊接结构用钢,该高强度焊接结构用钢的成分组分调整为规定的范围,同时由下记式子(1)计算出的Pcm值满足0.18≤Pcm≤0.30,并且余部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摩擦搅拌的接合条件在如下范围:工具的转速:100rpm~1000rpm、工具的转矩:50N·m~500N·m以及接合速度:10mm/min~1000mm/min,而且由下记式子(2)定义的HI在1.5~20的范围内,并且与Pcm的关系满足下记式子(3)的范围。Pcm(%)=C+Si/30+(Mn+Cr+Cu)/20+Ni/60+Mo/15+V/10+5B……(1)HI(kJ/mm)=(6.28×RT×RS)/TS/1000……(2)1.5×109×(Pcm)13.8≤HI≤2.1×108×(Pcm)10.6……(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