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88C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02119390.8
申请日:2002-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L12/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45 , H04L1/0061 , H04L1/0072 , H04L69/04 , H04L69/16 , H04L69/161 , H04L69/22
Abstract: 在接收分组是静态信息的情况下,在由CRC部(104)检测出差错后,从缓冲器(106)仅读取静态信息,对接收分组的静态信息进行置换。首标再复原部(107)对首标再次进行复原。对于再次复原后的首标,CRC部(104)再次进行CRC。在检测出比特差错的情况下,废弃接收分组。在未检测比特差错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接收分组首标中的静态信息部分中有比特差错,将置换了静态信息部分的分组作为接收分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392712A
公开(公告)日:2003-01-22
申请号:CN02123031.5
申请日:2002-06-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9/04 , H03M7/30 , H04L29/06 , H04L69/16 , H04L69/161 , H04L69/164 , H04L69/22
Abstract: SN检查部检查部(101)以分组为单位对发送数据进行SN监视,比较发送对象的分组的SN和作为前一个发送对象的分组的SN,将比较结果和发送数据输出到CID选择部(102)。CID选择部(102)根据从SN检查部(101)输出的比较结果来选择CID,附加在发送数据上,并输出到首标压缩部(104)。CRC比特计算部(103)根据首标信息计算CRC比特。首标压缩部(104)根据比较结果和发送分组存储部(105)中存储的分组信息来决定首标的压缩形式,对包含SN和CRC比特的首标进行压缩,与发送数据一起输出到发送部(106)。发送分组存储部(105)存储发送过的分组。
-
公开(公告)号:CN1385990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2119390.8
申请日:2002-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L12/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45 , H04L1/0061 , H04L1/0072 , H04L69/04 , H04L69/16 , H04L69/161 , H04L69/22
Abstract: 在接收分组是静态信息的情况下,在由CRC部(104)检测出差错后,从缓冲器(106)仅读取静态信息,对接收分组的静态信息进行置换。首标再复原部(107)对首标再次进行复原。对于再次复原后的首标,CRC部(104)再次进行CRC。在检测出比特差错的情况下,废弃接收分组。在未检测比特差错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接收分组首标中的静态信息部分中有比特差错,将置换了静态信息部分的分组作为接收分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383686A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1801891.2
申请日:2001-07-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N7/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21/6375 , H04N19/115 , H04N19/146 , H04N19/15 , H04N19/152 , H04N19/166 , H04N19/176 , H04N19/188 , H04N19/46 , H04N19/61 , H04N19/67 , H04N19/89
Abstract: 比特计数器214计数1传输单位中包含的代码量,重要度判定部217将比特计数器214计数的代码量除以1传输单位中包含的编码宏块数来计算每1个编码宏块的平均代码量,阈值比较部220将平均代码量与根据帧速率和比特速率算出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该传输单位的重要度。
-
公开(公告)号:CN1294798A
公开(公告)日:2001-05-09
申请号:CN00800212.6
申请日:2000-02-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井户大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21/2368 , H04N21/238 , H04N21/4341
Abstract: 在SB插入判定部124中,在下一帧中复用声音信息的情况下,从前一帧的尾端和声音信息的复用开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中减去同步字及首标的长度来计算可复用视频信息的长度,在重要信息的长度比可复用视频长度所得的长度长的情况下,判定为有必要复用填充比特串。在此情况下,在成帧部127中,将冗余比特插入到前一帧的尾端位置至同步字的首端之间。由此,在复用发送数据时,能够防止将重要信息分割到多个帧中。
-
公开(公告)号:CN1759382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480006393.1
申请日:2004-02-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905 , H04N7/163 , H04N21/23439 , H04N21/4312 , H04N21/4314 , H04N21/4516 , H04N21/454 , H04N21/6547 , H04N21/8543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通过服务器(302)向接收终端(304)发送记述了内容的空间配置的多个画面构成信息,并且在接收终端(304)接收到多个画面构成信息时根据接收终端(304)的传播环境或显示能力等条件选择画面构成信息来显示内容,从而实现根据传播环境或显示能力的画面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645864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10052596.0
申请日:2001-09-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首部复原装置和首部复原方法。该首部复原装置(709)中,首部复原部(703)参照参考信息管理部(707)中的参考信息,将数据分组接收部(704)所接收数据分组的压缩首部复原。检错部(702)对由首部复原部(703)进行首部复原后的数据分组进行CRC检错,使数据分组输出部(701)仅输出正确的数据分组。连续复原差错计数部(705)对检错部(702)检测的连续差错进行计数,连续复原成功计数部(706)对连续复原成功数进行计数。更新要求部(708)参考这些计数,根据需要,对发送端发送更新要求。参考信息管理部(707)管理首部复原用的参考信息。由此根据首部复原数据分组的差错状态,要求更新参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932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480000826.2
申请日:2004-03-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5/602 , H04L29/06027 , H04N21/222 , H04N21/23412 , H04N21/2385 , H04N21/6131 , H04N21/64322 , H04N21/8153 , H04N21/8543 , H04W4/06
Abstract: 通过使用媒体服务器(100)及网络控制设备(200),当广播或多播形式分发多种媒体数据到具有不同传输速率的媒体接收设备(400)时,通过将媒体数据和节目控制信息相结合添加分发优先级,其中添加在节目控制信息中的分发优先级相同于或低于包含于相应节目中的所有媒体数据的分发优先级,来将媒体数据与程序控制信息相联系,由此,只有根据分发优先级可能传输的媒体数据及节目被选择性地分发,并且关于包含只由媒体接收终端设备(400)可接收的媒体数据节目的节目控制信息被选择性地接收。根据媒体接收设备的传输环境可接收的媒体数据被分发并且能够防止媒体接收设备选择无效的节目。
-
公开(公告)号:CN101073101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80038293.1
申请日:2005-11-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一种便携式语言学习装置,其基于存储在学习者的日程表上的事件,自动地提供适合于该事件的语言学习数据,由此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该装置包括:日程存储单元(102),存储日程;日期时间测定单元(103),测定当前日期时间;教材存储单元(106),与场景或者关键词相关连地存储教材;教材选择单元(104),通过从存储在日程存储单元(102)的日程中提取根据日期时间测定单元(103)的测定的最接近的事件,并与存储在教材存储单元(106)中的教材的场景或者关键词进行比较,来选择适应事件的最合适的教材;以及教材再现单元(105),再现所选择的教材。日程存储单元(102)存储由场景、事件、日期以及时刻信息构成的日程。
-
公开(公告)号:CN1993686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580026284.0
申请日:2005-08-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87 , H04W4/02
Abstract: 本发明对赋予在内容中的位置信息与在信息接收终端内检测出来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出来的距离,控制内容的输出方法。由此,因为能够根据内容和信息接收终端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改变内容的输出方法,所以,能够明确地显示当前位置和内容之间的距离关系,以便使用者能够容易地选择内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