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5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10009749.7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70 , H01M4/75 , H01M4/7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具有在两面具有凹凸的集电体的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1柱状体和在另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2柱状体;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负极的第1柱状体和第2柱状体斜立在与集电体的卷绕方向直交的方向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091284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680001252.X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2/16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448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非水电解质和容纳该电极组和该非水电解质的电池壳,该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和介于该正极和该负极之间的隔离层,其中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终止电压以某一方式设置,使该电极组具有不低于700Wh/L的能量密度,所述隔离层包括多孔树脂薄膜和多孔耐热层,所述多孔耐热层设在所述多孔树脂薄膜的表面上,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不小于12.5μm、不超过24μm,在该正极和该负极之间发生内部短路时所产生的短路面积A与因发热导致的该多孔耐热层减小的面积B之间满足1≤(A+B)/A≤10,所述多孔耐热层的厚度不小于1μm并且不大于10μm,所述多孔耐热层包含耐热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684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19703.1
申请日:2008-06-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R31/025 , G01R31/36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的内部短路探知装置、方法以及电池组件。电池的内部短路探知装置包括:电压检测部,检测电池的端子电压;电流检测部,检测所述电池的放电电流;电压下降恢复检测部,响应所述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检测电池的瞬间的电压下降和从此之后的恢复;以及判定部,当在自所述电压下降起至恢复的期间内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放电电流的最大值在阈值电流以下时,判定为发生了内部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0595967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009440.8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的内部短路评价方法、及所述方法所用的评价装置,所述内部短路评价方法是具备电极组、和包覆所述电极组的外装壳体的电池的内部短路评价方法,所述电极组包含正极板、负极板及配置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的隔膜;所述评价方法具有:(I)从所述电极组的外侧朝内侧地将所述电极组加工直到所述电极组的规定位置的工序、及(II)使位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规定位置的内侧的正极部分和负极部分短路,测定因所述短路而变化的电池信息的工序。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电池内部的目的位置上实施短路试验。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更正确地指定电池的安全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43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09441.2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 H01M2/34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486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以及电池。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由此可以了解当电池内部混入了异物、经化学过程使内部短路发生时的安全性的水平,另外,还提供通过所述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指定了安全性水平的电池及电池包。所述评价方法是:将被充电到规定电压、同时在与正极板接触而不与负极板接触的状态下混入了导电性异物的电池浸渍在电解液(2)中。根据试验电极电位差计(4)的测定值指定混入电池中的导电性异物开始向所述电解液溶解的溶解开始时期。根据电池电压计(6)的测定值可检测出在电池中发生了内部短路。从上述溶解开始时期和内部短路发生时期运算出短路发生所需时间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5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09749.7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70 , H01M4/75 , H01M4/7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具有在两面具有凹凸的集电体的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1柱状体和在另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2柱状体;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负极的第1柱状体和第2柱状体斜立在与集电体的卷绕方向直交的方向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99079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680021280.8
申请日:2006-01-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525 , H01M10/423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有电极组、非水电解质以及收纳有该电极组和非水电解质的电槽罐,其中,电极组含有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层,并对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终止电压进行设定,以便使电极组的能量密度达到700Wh/L以上;隔膜层含有多孔质耐热层;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发生内部短路时的短路面积A与多孔质耐热层因发热而产生的减少面积B之间满足:1≤(A+B)/A≤10。
-
公开(公告)号:CN101061601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80001174.3
申请日:2006-03-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具有出色的抗短路性和耐热性、不会因冲击如下落而有容量损失并且具有高容量的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包括:包括与插入其间的多孔耐热层缠绕在一起的条形正极和条形负极的电极组件;非水电解液;以及电池壳。该电池具有限制电极组件垂直移动的限制部位。从限制部位到电池壳内底面的距离A与负极的宽度B之间满足关系式:0.975≤B/A≤0.995。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925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80010957.9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6/164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3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具备正极、包含由合金系活性物质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按照夹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方式配置的锂离子透过性绝缘层、和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预先嵌入有锂,非水电解液包含锂盐和非水溶剂,非水溶剂包含选自氟化氢及特定的氟代碳酸亚乙酯化合物(A)中的至少1种含氟化合物、和除氟代碳酸亚乙酯化合物(A)以外的碳酸酯系溶剂(B)。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16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38947.6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23 , H01M2/1077 , H01M2/1241
Abstract: 多个电池(100)被收容于盒(20)内,电池(100)具有将在电池内产生的气体放出到电池外的开放部(8a),盒(20)被划分为收容多个电池(100)的收容部(50)以及将从电池(100)的开放部(8a)放出的气体排出到盒(20)外的排气路径(60),电池(100)的开放部(8a)通过密闭的连接路径(40)与排气路径(60)连通,在连接路径(40)中或者其一端上配置仅从电池(100)的开放部(8a)向排气路径(60)的方向开放的单向开放阀(7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