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43593C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480000307.6
申请日:2004-03-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53 , D06F58/206 , D06F58/28 , D06F2058/2864 , D06F2058/287 , F25B9/008 , F25B2309/061 , F26B21/086
Abstract: 一种干燥装置,配备有冷媒依次在压缩机、散热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内循环的热泵,并将被散热器加热的空气引导到干燥室,将从干燥室出来的空气用冷却装置冷却,将被冷却装置冷却的空气用蒸发器除湿,将被蒸发器除湿的空气再次用散热器加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检测前述压缩机的输入的压缩机输入检测机构,利用由前述压缩机输入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检测值控制前述冷却装置的冷却量的冷却量控制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289884C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01805300.9
申请日:2001-12-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041 , B01J20/043 , B01J20/186 , B01J20/261 , B01J20/2808 , B01J20/3204 , B01J20/3259 , C09K5/041 , F25B9/002 , F25B9/006 , F25B9/008 , F25B43/00 , F25B2309/061 , Y02C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二氧化碳为工作媒质的致冷循环设备,这种设备解决了与由于向致冷循环内引入水而引起可靠性相关联的问题。由二氧化碳或包括二氧化碳的混合致冷剂和水反应产生的碳酸可以有效地通过设置带有碳酸捕集剂的致冷循环流道来去除,由此,构成了可防止二氧化碳致冷剂降解、致冷油分解、金属构件腐蚀等问题的高可靠性的致冷循环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697953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480000307.6
申请日:2004-03-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53 , D06F58/206 , D06F58/28 , D06F2058/2864 , D06F2058/287 , F25B9/008 , F25B2309/061 , F26B21/086
Abstract: 一种干燥装置,配备有冷媒依次在压缩机、散热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内循环的热泵,并将被散热器加热的空气引导到干燥室,将从干燥室出来的空气用冷却装置冷却,将被冷却装置冷却的空气用蒸发器除湿,将被蒸发器除湿的空气再次用散热器加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检测前述压缩机的输入的压缩机输入检测机构,利用由前述压缩机输入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检测值控制前述冷却装置的冷却量的冷却量控制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695029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03824801.8
申请日:2003-09-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F58/206 , D06F58/24 , F24F3/153 , F25B9/008 , F25B2309/061 , F26B21/0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燥装置,其具有致冷剂顺次循环经过压缩机、放热器、膨胀装置、蒸发器的热泵装置,其中在放热器中加热后的干燥用空气被导向干燥对象,从干燥对象夺取水分后的干燥用空气在蒸发器中被冷却除湿后,再次在放热器中被加热,从而可以再用作干燥用空气,所述装置具有将干燥用空气在蒸发器中被除湿所产生的冷凝水滴到或喷雾到放热器上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0588819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03808721.9
申请日:2003-04-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20/16 , F01C1/3442
Abstract: 本发明在液压缸内壁(21a、41a)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数个吐出孔(28、29、48、49、50),其中,将在吐出过程的初期阶段与工作室(25、45)连通的吐出孔(28、48)设置于自液压缸(21、41)与转动体(23、43)间的小间隙(22、42)沿轴的旋转方向旋转{180×(1+1/n)}度位置处,并且,通过具备阀机构(30a、30b、51a、51b、52a、52b),使容积比成为可变,防止不完全膨胀损失或过膨胀损失,提供高效率的叶轮旋转膨胀机。
-
公开(公告)号:CN100575842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580005279.1
申请日:2005-02-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6B21/086 , D06F58/206 , F25B5/00 , F25B5/04 , F25B6/04 , F25B9/008 , F25B2309/061 , F25B2341/0662 , F25B2700/1931 , F25B2700/21152 , F25B2700/21157 , F25B2700/2117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热泵装置中,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31)、散热器(32)、第一节流装置(33)、热交换器(34)、第二节流装置(35)和蒸发器(36)进行循环。通过操作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3)和第二节流装置(35),可以将热交换器(34)用作散热器和蒸发器。从而,即使外部空气的温度很高,压缩机的排出压力和吸入压力也不会升高,热泵装置可以在稳定的制冷循环中运行,可以节省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597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179.5
申请日:2007-10-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8 , F01C1/084 , F01C1/322 , F01C1/3564 , F01C11/004 , F01C11/008 , F04C11/008 , F25B1/04 , F25B1/10 , F25B9/06 , F25B13/00 , F25B40/00 , F25B2309/0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冷冻循环装置(1),其具有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依次连接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2)、使被压缩机(2)压缩的制冷剂散热的散热器(3)、作为动力回收机构的流体压力马达(4)、使由流体压力马达(4)喷出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5)而成。流体压力马达(4)基本上连续进行吸入制冷剂的行程和喷出制冷剂的行程。
-
公开(公告)号:CN100523500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480001267.7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B39/16 , F04C18/02 , F04C18/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6 , F04C18/0215 , F04C18/3441 , F04C23/008 , F05C2251/125 , F05C2253/20 , Y10S418/01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包括用于压缩工作流体的压缩机构、包括定子和转子并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的旋转马达、用于容纳所述压缩机构和旋转马达的容器、以及限定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旋转马达之间的空间的多孔元件,其中压缩的工作流体从所述压缩机构通过所述多孔元件流动到所述旋转马达,其中所述多孔元件的外周边的通道阻力小于所述多孔元件的中央部的通道阻力。在这种结构下,抑制了转子的旋转所导致的流入下部压缩机构侧部空间中的工作流体的搅动作用,并且可避免与工作流体相混合的油滴被所述搅动作用细微地分离,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所述油滴落入到下部压缩机构侧部空间中,并且增强了与工作流体分离的油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99071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580005279.1
申请日:2005-02-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6B21/086 , D06F58/206 , F25B5/00 , F25B5/04 , F25B6/04 , F25B9/008 , F25B2309/061 , F25B2341/0662 , F25B2700/1931 , F25B2700/21152 , F25B2700/21157 , F25B2700/2117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热泵装置中,制冷剂依次通过压缩机(31)、散热器(32)、第一节流装置(33)、热交换器(34)、第二节流装置(35)和蒸发器(36)进行循环。通过操作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3)和第二节流装置(35),可以将热交换器(34)用作散热器和蒸发器。从而,即使外部空气的温度很高,压缩机的排出压力和吸入压力也不会升高,热泵装置可以在稳定的制冷循环中运行,可以节省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946940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09332.5
申请日:2005-02-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8/00 , F04C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4 , F01C1/3564 , F01C11/00 , F01C20/24 , F04C23/006 , F04C29/126 , F04C2210/1027 , F04C2210/1072 , F25B9/008 , F25B9/06 , F25B2309/061
Abstract: 缸筒(2)、滚子(4)、上支承元件(7)以及下支承元件(8)形成空间,该空间由叶片(5)分隔成多个工作腔(12)。工作流体通过吸入孔(7c)被吸入到工作腔(12)内,工作流体在工作腔(12)内膨胀,所述工作腔的容积随着旋转而改变,并且工作流体从排出孔(2b)中被排放到排出空间(20)内。在工作腔(12)内的压力高于排出空间(20)内的压力时打开的压差调节阀(21)被设置在排出孔(2b)上。利用这一结构,即使产生工作流体的过度膨胀也可以执行再次加压。因此,可以防止过度膨胀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