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1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0910163521.8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F28F3/025 , F28F3/12 , F28F2265/32 , H01L21/488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具有在后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并在前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的壳体(2)。在壳体(2)内的冷却液入口(11)与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配置有形成冷却液从后方向前方流动的多个流道(18)的波纹翅片(17)。在壳体(2)的顶壁(3)外面设有发热体安装部(10)。在壳体(2)的底壁(4)内面上的从与发热体安装部(10)相对的部分向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设有与波纹翅片(17)的前后两端部抵接而进行波纹翅片(17)的前后方向的定位的突起(23A、23B)。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可靠地防止制造时的翅片位置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1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0910163520.3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F28F3/025 , F28F3/12 , F28F2265/3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具有在后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且在前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的壳体(2)。在壳体(2)内的冷却液入口(11)与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配置有形成多个流道(18)的翅片(17)。壳体(2)内的比翅片(17)靠后侧的部分设为入口集流部(21),并且比翅片(17)靠前侧的部分设为出口集流部(22)。入口集流部(21)内的后侧面从右方朝向左方而向翅片(17)侧倾斜。在入口集流部(21)内的后侧面的左端部的下部设有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状延伸且进行翅片(17)的后端部的定位的定位用垂直面(23)。翅片(17)的后端部与定位用垂直面(23)抵接。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防止制造时翅片位置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868854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880116918.5
申请日:2008-1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B60L1/003 , B60L3/003 , B60L2240/36 , B60L2240/525 , H01L2924/0002 , H05K7/20927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的壳体(2)具有周壁(5),该周壁(5)具有相互相对向的右侧壁(6)及左侧壁(7)。在右侧壁(6)的一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并在左侧壁(7)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在壳体(2)内的两侧壁(6、7)之间且是冷却液入口(11)和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设有由冷却液在两侧壁(6、7)的长度方向上流动的多条流路(18)构成的并列流路部分(19)。壳体(2)内的比并列流路部分(19)靠上游侧的部分为入口储液箱部(21),同样地,下游侧的部分为出口储液箱部(22)。入口储液箱部(21)的流路截面积从冷却液入口(11)侧朝向左侧壁(7)侧变小。使出口储液箱部(22)的形状与入口储液箱部(21)的形状在并列流路部分(19)的宽度方向上非对称。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使呈并列状地形成有多条流路(18)的并列流路部分(19)的宽度方向的流速分布均等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15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63521.8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F28F3/025 , F28F3/12 , F28F2265/32 , H01L21/488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具有在后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并在前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的壳体(2)。在壳体(2)内的冷却液入口(11)与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配置有形成冷却液从后方向前方流动的多个流道(18)的波纹翅片(17)。在壳体(2)的顶壁(3)外面设有发热体安装部(10)。在壳体(2)的底壁(4)内面上的从与发热体安装部(10)相对的部分向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设有与波纹翅片(17)的前后两端部抵接而进行波纹翅片(17)的前后方向的定位的突起(23A、23B)。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可靠地防止制造时的翅片位置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14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63520.3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F28F3/025 , F28F3/12 , F28F2265/3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具有在后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且在前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的壳体(2)。在壳体(2)内的冷却液入口(11)与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配置有形成多个流道(18)的翅片(17)。壳体(2)内的比翅片(17)靠后侧的部分设为入口集流部(21),并且比翅片(17)靠前侧的部分设为出口集流部(22)。入口集流部(21)内的后侧面从右方朝向左方而向翅片(17)侧倾斜。在入口集流部(21)内的后侧面的左端部的下部设有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状延伸且进行翅片(17)的后端部的定位的定位用垂直面(23)。翅片(17)的后端部与定位用垂直面(23)抵接。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防止制造时翅片位置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442032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182280.7
申请日:2008-1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36 , H01L23/473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675 , H01L23/3735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绝缘基底、散热件以及应力降低部件。该绝缘基底包括用作受热体接收表面的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散热件热联接到该绝缘基底的第二表面上。包括上壳和下壳的散热件用作包括冷却通道的液体冷却器件。应力降低部件布置在绝缘基底与上壳之间。该应力降低部件包括应力吸收穴。该上壳包括接触该应力降低部件的第一部分以及由该上壳的其余部分限定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某厚度,该厚度小于该第二部分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645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580063717.3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电子设备具有散热部件、热结合于散热部件的功率元件、以及电接合着功率元件的第1导电层。另外,电子设备具有控制功率元件的开关动作的控制元件、电接合着控制元件的第2导电层、以及配置于第1导电层和第2导电层之间并埋入有功率元件的树脂层。第1导电层、树脂层和第2导电层相对于散热部件由近到远地按照该顺序层叠。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64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3717.3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电子设备具有散热部件、热结合于散热部件的功率元件、以及电接合着功率元件的第1导电层。另外,电子设备具有控制功率元件的开关动作的控制元件、电接合着控制元件的第2导电层、以及配置于第1导电层和第2导电层之间并埋入有功率元件的树脂层。第1导电层、树脂层和第2导电层相对于散热部件由近到远地按照该顺序层叠。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06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599354.2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18 , F28D15/00 , F28D2021/0029 , F28F3/022 , F28F3/12 , F28F9/0243 , F28F2009/029 , H05K7/20254 , H05K7/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制冷剂入口集管30与冷却单元20在制冷剂入口集管30的纵向的侧向表面20C中连通。冷却流体通过制冷剂入口集管30与冷却单元20连通的部分流入冷却单元20中。制冷剂出口集管40与冷却单元20在制冷剂出口集管40的纵向的侧向表面20D中连通。冷却流体通过制冷剂出口集管40与冷却单元20连通的部分流出。在冷却单元20的用于冷却流体的通道中,多个针式翅片25以交错的布置沿着制冷剂入口集管30和制冷剂出口集管40的纵向方向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20945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110080122.2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森昌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9/01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剂入口、冷却剂出口、其中包括冷却剂通道的冷却器、与冷却剂入口连通的引入管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冷却剂入口与引入管之间的过滤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