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9071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80016273.9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中的集电体与电极合剂层的粘接强度的电极合剂用组合物。本发明的电极合剂用组合物具有包含如下成分的构成:合成树脂,以99质量%以上的比例包含偏氟乙烯聚合物;以及多异氰酸酯化合物,至少一部分异氰酸酯基被封端剂封端。
-
公开(公告)号:CN104521044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380041134.1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0404 , H01M4/0471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3 , H01M10/052 , H01M2220/20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粘合剂、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粘合剂溶液、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合剂,其粘合性优异,在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时,可降低该电池的初始不可逆容量,急速放电时容量保持率优异,且可改善充放电循环特性,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粘合剂至少含有比浓对数粘度为1.2~7dl/g的聚偏二氟乙烯、以及皂化度为80~90mol%的聚乙烯醇,所述聚偏二氟乙烯及所述聚乙烯醇的合计100质量%中,含有5~90质量%的所述聚乙烯醇。
-
公开(公告)号:CN104521044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80041134.1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0404 , H01M4/0471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3 , H01M10/052 , H01M2220/20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粘合剂、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粘合剂溶液、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合剂,其粘合性优异,在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时,可降低该电池的初始不可逆容量,急速放电时容量保持率优异,且可改善充放电循环特性,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粘合剂至少含有比浓对数粘度为1.2~7dl/g的聚偏二氟乙烯、以及皂化度为80~90mol%的聚乙烯醇,所述聚偏二氟乙烯及所述聚乙烯醇的合计100质量%中,含有5~90质量%的所述聚乙烯醇。
-
公开(公告)号:CN104412425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80033327.2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 吴羽电池材料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C01B31/02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B01D11/02 , C01B32/05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为原料、可以实现钾元素等碱金属以及钙元素等碱土类金属充分脱灰、纯度高且放电容量及效率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能够高效率、大量生产所述碳质材料的新型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碳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上述课题可通过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来解决,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通过将来源于植物的有机物碳化而获得,其中,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小于等于0.1,平均粒径Dv50为2~50μm,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计算得到的002面的平均面间隔为0.365nm~0.400nm,钾元素含量为小于等于0.5wt%,钙元素含量为小于等于0.02wt%。
-
公开(公告)号:CN119604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80054499.1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13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形成集电体与电极活性物质的界面电阻得到抑制的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具备该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极、以及具备该电极的半固态电池或全固态电池。使用含有正极活性物质(A)、固体电解质(B)以及粘合剂(C)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粘合剂(C)是下述聚合物(C‑a)或聚合物(C‑b)。聚合物(C‑a):特性粘度为3.5dL/g以下的偏氟乙烯的均聚物,聚合物(C‑b):含有源自偏氟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六氟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特性粘度为1.3dL/g以上且4.0dL/g以下,在将所述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全部结构单元设为100.0质量%的情况下,源自六氟丙烯的结构单元为8.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043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80065292.X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即使少量也对活性物质、集电体显示出高粘接性的正极用粘合剂。解决上述问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用粘合剂含有偏氟乙烯聚合物和具有两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所述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当量为500g/eq以下,所述正极用粘合剂中的、相对于所述环氧基的总摩尔数的所述偏氟乙烯聚合物的总量为600g/eq以上且3000g/eq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13988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80005327.4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C08F259/08 , C09D127/16 , H01M50/443 , H01M50/44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偏氟乙烯粒子,该偏氟乙烯粒子提供即使经过了热压的工序也会极少堵塞隔膜的表面的孔的情形的粘接层。本发明的核壳型粒子包含核部和包围该核部的周围的壳部,其中所述核部包含含有98摩尔%以上的源自偏氟乙烯的结构单元的第一聚合物,所述壳部包含将源自偏氟乙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结构单元并与所述第一聚合物不同的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二聚合物的熔点比所述第一聚合物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6401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80054939.7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充分的分散性(流动性、分散稳定性)、能进行均质的凝胶化的树脂分散电解液、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将包含分散于非水电解液中的偏氟乙烯聚合物的粒子的电解液填充至容器,进行加热或伴有压制的加热,进行冷却而凝胶化,得到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和二次电池。粒子的分散粒径为80μm以下,粒子的通过DSC进行第一次的升温中的熔点减去第二次升温中的熔点之差为‑30℃以上且2℃以下,第一次的熔化峰的高度的绝对值为21mW/g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857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80054773.9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10/0567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使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应用于各种形态的电池的充分的分散性(流动性、分散稳定性),并且能形成均质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树脂分散电解液、能应用于各种形态的电池的均质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将包含分散于非水电解液中的偏氟乙烯聚合物的粒子的电解液填充至容器,进行加热或压制并进行加热、冷却而凝胶化,得到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和二次电池。该粒子具有特定的分散粒径、熔点以及分散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8894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80005040.1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2/16 , C09D133/02 , H01M4/13 , C09D127/16 , C08F214/22 , C08F216/14 , C08F220/08 , C08F259/08 , C08L27/16 , C09D5/00 , C09D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氟乙烯粒子,该偏氟乙烯粒子提供具有充分的粘接性,而且即使经过了热压的工序也可减少堵塞隔膜的表面的孔的情形的粘接层。本发明的核壳型粒子包含核部和包围该核部的周围的壳部,所述核部包含将源自偏氟乙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结构单元的第一聚合物,所述壳部包含将源自偏氟乙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结构单元的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二聚合物进一步包含源自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源自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源自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任一种。[化学式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