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32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667025.2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科技大学 , 武汉悟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含尘气体余热及组分回收利用工艺,属于冶金、化工及节能环保领域。技术方案包括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高温含尘气体经高温旋风除尘器一次除尘后得到富含熔融气化组分的高温气体,所述高温气体从变径流化床冷却塔的进气口切向进入塔下半部的环缝内,经进一步旋风除尘后越过中心管下端口与喷入中心管下端口处的细粉体物料混合、换热并降温。本发明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稳定,系统结构紧凑、密封性和稳定性好,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彻底解决了含有熔融气化组分的高温含尘气体在余热回收与熔融组分回收不可兼得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00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90249.9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F27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基于立式烧结的烧结烟气循环在线净化同步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烧结室、进气室、出气室,进气室和出气室交替间隔布置,立式烧结机从上向下依次分为点火区、低温烟气区、烧结烟气区、冷却区以及位于出气室下方的卸料区;卸料区产生的含尘气体在抽吸作用下从冷却通道进入烧结室,冷却烧结矿并过滤,再由冷却烟道引出并经除尘后送往点火通道和低温通道内,在点火区和低温烟气区对应抽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再次经过烧结通道、烧结室、烧结烟道,在烧结料层中参与助燃烧结。同时本装置还使送入低温烟道的烟气富集SO2后在低温烟道内湿法脱硫,脱硫烟气再送入高温烟道在线脱硝,本装置解决了现有烧结装置的漏风问题,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656656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957404.9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熄焦系统余热余能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将红焦送入干熄炉被循环惰性气体冷却后得到冷焦,将冷焦和蓄热球一起经球‑焦配料斗送入球‑焦换热器,利用冷焦加热蓄热球,然后经球‑焦分离器分离出焦炭和加热后的蓄热球,所述加热后的蓄热球和炼焦煤一起经球‑煤配料斗送入球‑煤回转窑内,利用蓄热球对炼焦煤行干燥破碎,然后经煤‑球分离器分离出蓄热球和破碎后炼焦煤,蓄热球回送到球‑焦配料斗,破碎后炼焦煤再经流化床分离出粗煤料、细煤料和粉煤,所述细煤料送入焦炉炼焦后得到红焦。本发明工艺简单、能有效回收焦炭余热、对炼焦煤有效干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大幅减少烟尘排放,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6350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58123.5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 C10B39/02 , C10B57/10 , F27D17/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冷焦低温余热利用及粗破一体化工艺,包括将红焦送入干熄炉冷却后得到冷焦,将冷焦和蓄热球一起经球‑焦配料斗送入球‑焦换热器,利用冷焦直接加热蓄热球,然后经球‑焦分离器分离出焦炭和加热后蓄热球,所述加热后蓄热球和炼焦煤一起经球‑煤配料斗送入球‑煤回转窑,利用蓄热球对炼焦煤行干燥破碎,然后经煤‑球分离筛分离出蓄热球和破碎后炼焦煤,所述蓄热球回送到球‑焦配料斗,所述破碎后炼焦煤再经煤分级筛分离出粗煤粒和粉煤,所述粗煤粒送入焦炉炼焦。本发明工艺简单、能有效回收焦碳余热、对炼焦煤有效干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和投资成本、大幅减少烟尘排放,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6350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56995.8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 Y02P10/283 , Y02P20/129 , C10B39/02 , C10B47/18 , C10B57/10 , F27D17/004 , F27D2017/006 , F27D20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熄焦系统循环气体低温余热利用方法,包括将红焦送入干熄炉被循环惰性气体冷却后得到冷焦,其特征在于,出干熄炉的循环惰性气体经余热锅炉回收显热后送入球加热器对蓄热球进行加热,然后回送到干熄炉内对红焦进行冷却;将炼焦煤和来自球加热器加热后的蓄热球经球‑煤配料斗送入球‑煤回转窑内,通过蓄热球对炼焦煤进行干燥破碎,然后经煤‑球分离器分离出蓄热球和破碎后炼焦煤,蓄热球回送到球加热器再一次加热,破碎后炼焦煤经煤分级筛分离出粗煤料、细煤料和粉煤,所述细煤料送入焦炉炼焦。本发明工艺简单、能有效回收循环惰性气体余热、对炼焦煤有效干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大幅减少烟尘排放,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9326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0667081.6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科技大学 , 武汉悟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物料螺旋换热器,属于冶金、化工及节能环保设备领域。技术方案包括粉体入口、螺旋上壳体、螺旋叶片、换热列管、上端孔板、下端孔板、中心进水管、中心出水管、进水端封头、出水端封头、螺旋下壳体、粉体出口,所述换热列管沿螺旋叶片轴向穿过螺旋叶片上的管孔,分别连接固定在上端孔板和下端孔板上,并通过上端孔板和下端孔板沿螺旋叶片轴向两端分别依次连接进水端封头、中心进水管和出水端封头、中心出水管,组成同轴的旋转体。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换热效率高,能承受较高温度及压力,可实现粉体物料高效均匀干燥、加热或余热高效回收,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燃煤或垃圾焚烧发电、化工、轻工等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7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991196.4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低水分入炉煤的粒度参与配煤炼焦的方法,包括对小粒度煤粒、大粒度煤粒和中间粒度煤粒的分离与处理,具体的将 15mm粒度的煤粒分别按照8mm和6mm破碎,并收集0.3mm~6mm的煤粒待用,直接分离收集得到的0.6mm~8mm煤粒待用,将上述煤粒按照原入炉煤粒径的配比参与配煤炼焦。这样使得装煤过程中的煤粉尘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入炉煤粒度的合理分布,保证低水分入炉煤在炼焦生产中顺利应用,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堆密度,在相同焦炭质量下,可提升低价高挥发分煤种的配比;在相同入炉煤的配比下,提升焦炭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32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667081.6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科技大学 , 武汉悟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物料螺旋换热器,属于冶金、化工及节能环保设备领域。技术方案包括粉体入口、螺旋上壳体、螺旋叶片、换热列管、上端孔板、下端孔板、中心进水管、中心出水管、进水端封头、出水端封头、螺旋下壳体、粉体出口,所述换热列管沿螺旋叶片轴向穿过螺旋叶片上的管孔,分别连接固定在上端孔板和下端孔板上,并通过上端孔板和下端孔板沿螺旋叶片轴向两端分别依次连接进水端封头、中心进水管和出水端封头、中心出水管,组成同轴的旋转体。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换热效率高,能承受较高温度及压力,可实现粉体物料高效均匀干燥、加热或余热高效回收,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燃煤或垃圾焚烧发电、化工、轻工等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00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90249.9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F27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基于立式烧结的烧结烟气循环在线净化同步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烧结室、进气室、出气室,进气室和出气室交替间隔布置,立式烧结机从上向下依次分为点火区、低温烟气区、烧结烟气区、冷却区以及位于出气室下方的卸料区;卸料区产生的含尘气体在抽吸作用下从冷却通道进入烧结室,冷却烧结矿并过滤,再由冷却烟道引出并经除尘后送往点火通道和低温通道内,在点火区和低温烟气区对应抽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再次经过烧结通道、烧结室、烧结烟道,在烧结料层中参与助燃烧结。同时本装置还使送入低温烟道的烟气富集SO2后在低温烟道内湿法脱硫,脱硫烟气再送入高温烟道在线脱硝,本装置解决了现有烧结装置的漏风问题,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99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74541.8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炼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焦煤关键指标的评价方法,通过将待测煤样和基准煤样按照相同条件装入组合加热炉中,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待测煤样和基准煤样的结焦情况,能够直观地比较其膨胀性、粘结性、收缩率、成焦率等关键指标,本发明利用少量炼焦煤开展试验,不仅可研究不同温度下的结焦状态和煤气成分,且对于研究炼焦煤的结焦过程行为、预测对焦炭产量、质量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而比较不同炼焦煤在不同温度下的结焦过程行为,对于炼焦煤的关键性能评价、在炼焦配煤中的合理配用,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差异比较等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