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装置的壳体、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03423871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165589.1

    申请日:201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的壳体,包括:用于容纳PTC电热元件的加热室、用于容纳介质并供介质流动通过的循环室、进口、以及出口;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连接壁和分隔壁,加热室包括由分隔壁分隔形成的数个导热槽;循环室包括数个循环单元;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数个导热槽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形成有通道,数个循环单元通过通道相连通。本发明的电加热装置的壳体的数个循环单元通过通道相连通形成曲线路径的循环室,介质在上述循环室以环流的方式流过,流通路径较长,并且介质围绕导热槽在其周围流动,接触时间长且接触面积大,吸热效率高,使得采用这种壳体的电加热装置的热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能够较好地用于为电动车供暖、除霜、除雾。

    一种电加热装置的壳体、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0342387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165589.1

    申请日:201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的壳体,包括:用于容纳PTC电热元件的加热室、用于容纳介质并供介质流动通过的循环室、进口、以及出口;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连接壁和分隔壁,加热室包括由分隔壁分隔形成的数个导热槽;循环室包括数个循环单元;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数个导热槽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形成有通道,数个循环单元通过通道相连通。本发明的电加热装置的壳体的数个循环单元通过通道相连通形成曲线路径的循环室,介质在上述循环室以环流的方式流过,流通路径较长,并且介质围绕导热槽在其周围流动,接触时间长且接触面积大,吸热效率高,使得采用这种壳体的电加热装置的热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能够较好地用于为电动车供暖、除霜、除雾。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辅助加热装置及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03182918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441894.4

    申请日:201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的若干导热槽、及保持在导热槽中的PTC加热单元,壳体内、导热槽外的腔体为用于容纳介质的循环腔,介质流动通过该循环腔;PTC加热单元包括两侧设有导电电极的PTC元件,及安装于PTC元件导电电极处的电极板;PTC元件与电极板之间夹设有具有弹性的导电聚合物层,导电聚合物层包括聚合物及与聚合物复合的导电材料。导电聚合物层能够填补电极板与PTC元件之间的微小空隙,使得热量不损失,制热速度快;显著降低电极板与PTC元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使电极板与PTC元件之间的界面处导热充分,热量不易聚集在界面处,材料的老化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提高长时间使用可靠性。

    一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454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910109956.4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包含二个金属箔片、芯材、第一偶联剂;芯材位于二个金属箔片之间,芯材的端面与金属箔片通过第一偶联剂连接;芯材包括高分子基体、导电填料和第二偶联剂。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将第一偶联剂溶于稀释剂中制成涂覆液,再将涂覆液分别涂覆于2个金属箔片的一面上,后干燥形成涂覆面;(2)热压:将2个金属箔片的涂覆面分别贴在芯材的两个端面上,然后热压;(3)后处理:在70~150℃的无氧环境下放置10~240min。本发明所提供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多次电流的冲击下,电阻值变化不大,稳定性好;并且其室温电阻较低。

    车载制氧装置、车载制氧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8403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336414.1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制氧装置以及车载制氧方法。装置包括进气模块、制氧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进气模块设置于车辆的供热空调装置内,进气模块以及制氧模块通气连接;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车辆的当前状态信息,以及根据当前状态信息控制进气模块从外界获取空气和/或控制制氧模块利用进气模块从外界获取的空气制氧,以控制车辆座舱内的氧气浓度,其中当前状态信息包括车辆的当前定位信息以及车辆的车辆座舱内的氧气浓度信息。本申请中的车辆制氧装置能够基于车辆当前状态信息控制进气以及制氧过程,提高在高海拔地区车辆制氧量的控制效果、使车辆座舱内氧气浓度维持在预设区间,并将制氧装置与车辆的供热空调系统进行整合,降低内部空间占用。

    车载空调设备、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9913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90641.X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空调设备、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车载空调设备空调箱体,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调温装置,用于调节提供至车辆座舱的空气的温度;制氧装置,用于为车辆座舱输出氧气;其中,调温装置设置在第一空间中;制氧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空间中,或制氧装置与第二空间连通;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连通以使调温装置调节后的空气和制氧装置输出的氧气混合后进入到车辆座舱。本申请将调温装置和制氧装置共同集成在车载空调系统中,使得制氧装置与调温装置能够共用车载空调系统的一些部件,提高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制氧装置与调温装置能够并行使用,提高了车载空调装置的工作效率和适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