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常温保藏的高水分非油炸风味鱼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767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0247878.8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常温保藏的高水分非油炸风味鱼的加工方法,包括,取淡水鱼经宰杀,去鳞,去头,去尾,净膛处理,从背部剖开,清水清洗,沥干后,将鱼体切分至20~30g的鱼块,向鱼块中添加占鱼块质量百分含量1.5~2%的食用盐,拌匀后在4℃条件下腌制1.5~3h,加入占鱼块质量5%的白酒,在4℃条件下腌制10~15小时后,将鱼块在12~18℃下干燥至鱼块水分含量为65%~69%;添加姜粒,清油,十三香,盐,辣椒粉,红曲粉,与鱼块拌匀,装入高温蒸煮袋中,真空封口后,高温杀菌,杀菌后迅速冷却至40℃以下,即得所述可常温保藏的高水分非油炸风味鱼。本发明通过两段式腌制协同低温干燥,在改善鱼肉质构的同时,风味鱼口感更佳。

    一种高品质即食斑点叉尾鮰鱼软罐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279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76332.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即食斑点叉尾鮰鱼软罐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减菌处理:将叉尾鮰鱼块放入臭氧水中减菌处理;脱腥腌制:将减菌处理后的叉尾鮰鱼块置于脱腥剂中脱腥腌制,所述脱腥剂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紫苏提取液8~12%、乌龙茶提取液8~12%、52%的白酒15~25%,食盐2~4%,用水补足100%;干燥;真空油炸:温度为90~100℃,水分含量约为55~60%;真空包装;杀菌冷却:调味后产品在121~130℃杀菌。本发明方法解决斑点叉尾鮰鱼本身土腥味较重的问题,同时降低鮰鱼肉的水分含量、适当提高肉的硬度。

    一种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20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21878.3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对铁皮石斛干条进行超微破碎处理,使其细化至微小颗粒,从而增大表面积,热水浸提后利用食品级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食品级木瓜蛋白酶有效分解铁皮石斛中蛋白,释放多糖成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随后,通过射频技术处理提取,射频波能够直接作用于物料内部的多糖分子,使其快速运动并快速产生热量,加快其提取速度,同时达到有效灭酶目的;射频处理结束后,将料液通过离心机进行分离,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作为原料进行后续的铁皮石斛多糖产品开发,该方法中离心后上清液为铁皮石斛天然产物无任何化学添加,且其中多糖含量经过检测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达到35.00%~40.00%,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一种利用血红蛋白生物发色作用改善色泽的腌干鱼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2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2823.7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血红蛋白生物发色作用改善色泽的腌干鱼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宰杀方式调节鱼肉中血液残留量,提高鱼肉中与肌红蛋白结构类似的血红蛋白含量,以达到弥补鱼肉因肌红蛋白含量低而无法通过形成大量亚硝基肌红蛋白来提高显色效果的目的;通过将腐生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和发酵乳杆菌代替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利用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将血红蛋白转化为亚硝基血红蛋白,并在烘干过程中形成具有稳定红色的亚硝基血红素,提高感官品质和产品安全性;本发明在不添加亚硝酸盐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腌干鱼显色效果,获得具有鲜亮红色色泽的腌干鱼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具有纤维质感片层结构的冻裹重组鱼排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238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37740.5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纤维质感片层结构的冻裹重组鱼排制品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将鲜活白鲢等鱼类经采肉、斩拌、盐斩、真空处理、挤压、速冻、脱模切块、挂浆裹糠、冻藏等步骤制成冻裹重组鱼排制品。本发明通过斩拌程度调控鱼浆颗粒大小,并细化肌间小刺,结合盐含量控制鱼肉中肌原纤维蛋白的溶出程度,进而调控重组鱼肉在熟制过程中蛋白分子交联和凝胶化程度,以达到促进鱼浆蛋白适度交联形成纤维化整体而不过度凝胶化的目的;通过适度真空处理来调控产品中气孔大小和分布,结合应用简单物理挤压实现鱼肉蛋白加热过程中片层结构形成和控制;综合应用以上策略实现鱼浆纤维质感片层结构的形成,获得高附加值冻裹重组鱼排制品。

    一种改善高水分乳化鱼糜凝胶冻融稳定性的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5137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596588.6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高水分乳化鱼糜凝胶冻融稳定性的方法及其产品,包括,以冷冻鱼糜为原料,经解冻、擂溃、盐斩、乳化、混合斩拌、加热成型等步骤。其中乳化涉及皮克林乳液制备:首先将大豆分离蛋白水相分散液与植物油按照一定比例经高速均质乳化,形成大豆分离蛋白稳定的乳液;之后,将亲水胶体添加至乳液中,再次高速均质乳化形成大豆分离蛋白‑亲水胶体稳定的乳液。本发明将高水分乳化鱼糜凝胶中所添加的水、植物油、大豆分离蛋白和亲水胶体进行重组设计,构建了大豆分离蛋白‑亲水胶体稳定的皮克林乳液,有效地提高了此类产品的冻融稳定性。该方法操作简单,经乳液改善的产品冻融稳定性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