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36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268084.1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12N5/0786 , C12N1/21 , C12N15/74 , C12N15/65 , C12N15/52 , C12Q1/02 , A61K35/74 , A61K35/15 , A61K47/46 , A61K45/06 , A61P35/0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减毒沙门氏菌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通过将工程改造的减毒沙门氏菌装载于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中,装载的细胞被招募至肿瘤微环境,有效避免了细菌脱靶至正常脏器中。细胞的包裹伪装也有效避免了细菌的过早暴露。其通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或释放胞内工程菌以激活/调节免疫系统间接抑制肿瘤,而充当有效的免疫效应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1268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43859.5
申请日:2023-07-30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南京吉芮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减毒沙门氏菌的中性粒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证明中性粒细胞的血管清除是影响溶瘤细菌即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肿瘤定植率的关键因素。本发明证明中性粒细胞装载溶瘤细菌后可被招募至肿瘤微环境,有效提升细菌的肿瘤定植速率以及肿瘤靶向性,其可通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以及释放胞内溶瘤细菌以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有效抑制黑色素瘤肺转移进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9311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260539.5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南京吉芮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K67/027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肺癌胸腔积液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体外培养LLC细胞,待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时,生理盐水稀释细胞浓度至2x105~5x106/mL;(2)取6‑8周龄的C57BL/6J野生型小鼠,适应3‑5天,利用异氟烷麻醉机麻醉后,用镊子夹起小鼠胸骨柄左侧5‑6肋间的皮肤,用眼科剪在夹起处制造纵向切口,针尖注入深度为3‑5 mm,进针缓慢推注10 ml/g LLC细胞悬液;(3)小鼠正常供食供水培养时间为6‑12天后,制得小鼠肺癌胸腔积液模型。本发明实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造模周期短,可成功构建小鼠胸腔积液模型,且小鼠生存时间足够支持后续进一步进行相应的药物实验,重复性好,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145877.0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南京吉芮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脑胶质瘤预后相关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基因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一组脑胶质瘤预后相关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基因标志物,所述的脑胶质瘤相关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基因标志物为NLPC4,CASP1,CASP4和GSDMD。本发明所述的基因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诊断和预测人脑胶质瘤转移、分期和复发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使用多个转录组数据成功寻找到预测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情况的一组紧密联系的4个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基因标志物,在临床样本中证明了NLRC4和GSDMD‑N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相关性,并首次建立了基于四个基因标志物的预后风险评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5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14894.3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南京吉芮康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硫氧还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一种人硫氧还原蛋白,所述的人硫氧还原蛋白具有如下氨基酸序列:(1)由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或(2)与序列SEQ ID No.1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0%至100%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或(3)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增加、缺失或替换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具有同等活性的由(1)衍生的蛋白。本发明先通过基因克隆技术表达重组人TRX,在体外鉴定其活性,继而利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证明重组人硫氧还原蛋白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48671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811491494.2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C12N1/20 , C12N1/38 , A61K35/745 , A61P3/10 , A23L33/135 , A23L33/16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富硒长双歧杆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根据本发明中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富硒长双歧杆菌,可应用于制备延缓糖尿病进程药物或食品中,具体包括:制备改善糖尿病生理指标和代谢状况,改善糖尿病模型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肝脏、胰腺和肾脏的病理变化,改善糖尿病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预防糖尿病肾脏并发症或肾功能损害的药物或食品的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68141.6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12N5/0786 , C12N15/74 , G01N33/68 , G01N21/64 , G01N1/30 , A61K35/15 , A61K39/395 , A61K47/46 , A61P35/00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载分泌表达免疫检查点纳米抗体减毒沙门氏菌的单核或巨噬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或转移瘤的方法和组合物。具体地,通过将可分泌表达包括抗PD1纳米抗体在内的免疫检查点纳米抗体的减毒沙门氏菌工程菌装载于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中,装载的细胞被招募至肿瘤微环境,有效避免了细菌脱靶至正常脏器中。细胞的包裹伪装也有效避免了细菌的过早暴露。其通过释放胞内工程菌以及该工程菌分泌表达的抗PD1纳米抗体等免疫检查点纳米抗体,以激活/调节免疫系统而直接/间接抑制肿瘤,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8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182455.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抗PD‑L1纳米抗体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一种表达抗PD‑L1纳米抗体的减毒沙门氏菌重组菌,所述的表达抗PD‑L1纳米抗体的减毒沙门氏菌重组菌为携带抗PD‑L1纳米抗体表达质粒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VNP20009。本发明将PD‑L1免疫阻断抑制剂、纳米抗体和减毒沙门氏菌相结合,将减毒沙门氏菌作为递送PD‑L1纳米抗体的载体,具有更高的靶向性,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单次给药、给药便利、抗肿瘤效果好等优点。而且仅需单次给药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81928.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度调控响应的减毒沙门氏菌表达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对减毒沙门氏菌进行基因组遗传改造,替换或插入密度响应的关键调控元件LuxI或LuxR,并转入带有正反馈密度调控元件与防丢失系统的质粒,最终获得密度调控响应灵敏度更高的密度调控的减毒沙门氏菌表达系统。本发明所述的密度调控的减毒沙门氏菌表达系统可在特定菌株滴度下启动并实现可控的效应蛋白表达。本发明所使用的依赖群体密度响应的诱导型启动子的启动功效在细菌生长后期显著优于传统的强组成型启动子。本发明所述工程化菌株既可用于体外量产化生产常规的效应蛋白,也可用于借助细菌于肿瘤内特异性表达效应蛋白,实现体内更高效、安全与精准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960276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641364.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江苏靶标生物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A61K31/727 , A61K33/243 , A61K31/282 , A61K45/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铂类化合物和肝素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铂类化合物和肝素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可应用于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其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具体包括:将抗血栓药物‑‑‑‑肝素类化合物,与铂类抗肿瘤化合物联用,使得肿瘤细胞对铂类化合物的敏感性增强;铂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效果显著提升;组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且可有效缓解铂类化合物单独给药时所带来的副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