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沉积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5552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53410.6

    申请日:2016-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21/10 C25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沉积的装置,包括电沉积槽、阴极、阴极移动杆,还包括齿轮、齿轮安装杆和搅拌桨。工作时,阴极移动杆在外力的作用下做水平往复运动,阴极移动杆上的齿条带动齿轮做正反圆周远动,齿轮带动搅拌桨做正反转圆周运动,这样电解液就会在搅拌桨的搅拌作用下快速流动起来,加之搅拌桨外缘位置与阴极面较近,因此,电解液在阴极表面的流场相对比较均匀,从而对电沉积过程中阴极电沉积层厚度的均匀性起到改善作用。

    一种用于电沉积的搅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6485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70805.X

    申请日:2016-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沉积的搅拌机构,包括电沉积槽、阴极、阴极移动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近阴极搅拌桨、远阴极搅拌桨、近阴极悬挂梁、远阴极悬挂梁和限位座。搅拌机构工作时,水平往复移动梁带动与近阴极悬挂梁和远阴极悬挂梁分别联接的近阴极搅拌桨和远阴极搅拌桨作同步水平往复移动,通过机构中的近阴极搅拌桨和远阴极搅拌桨的双重作用,能使阴极面附近和整个沉积槽中的电解液获得高强度均匀的搅拌效果。此装置极大地改善了沉积层厚度分布均匀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一种电化学加工三维金属微结构的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849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70808.3

    申请日:2016-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08 B33Y10/00 B33Y30/00 C25D1/003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一种电化学加工三维金属微结构的系统与方法,属于微细特种加工领域。该系统包括电沉积子系统、电解子系统和导电基底。电沉积子系统包括喷头和电沉积电源。电解子系统包括阴极(横梁阴极、左侧阴极和右侧阴极)和电解加工电源。电沉积电源负极和电解加工电源正极都连接于导电基底,电沉积电源正极与喷头连接,电解加工电源负极与阴极连接。基于该系统,先通过射流电沉积加工在基底上沉积出一层金属,再用阴极对已沉积金属表面进行电化学溶解加工,以去除其表面积瘤、毛刺等缺陷,接着再沉积金属,然后对新金属层电解加工……如此交替进行,直到达到加工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能较好地解决射流沉积层存在的问题。

    植入式柔性生物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6665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383479.7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植入式柔性生物电极,包括电极刺激触片、金属环和金属微导线;电极刺激触片和金属环通过金属微导线连接导通;电极刺激触片、金属环和金属微导线外设有由绝缘材料注塑成的绝缘层,电极刺激触片和金属环的表面露出绝缘层。植入式柔性生物电极的制造方法采用焊接方法将螺旋形金属微导线的两端和电极刺激触片、连接端金属环相依次连接;再进行封装;最后修整,去封装浇注口,把电极刺激触片和连接端金属环的金属露出来。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易于制造,柔性生物电极植入人体腿部的腓神经元附近,金属环和外电路连接,为电极刺激触片提供电信号,给腿部靶点位置的神经提供脉冲电信号刺激。适用于临床医学中偏瘫导致的下肢行为障碍疾病的治疗。

    智能化农作物苗期行株间除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146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203470.3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化农作物苗期行株间除草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下设有行走轮,机架上设有动力驱动机构、行间除草机构、株间除草机构和智能电控系统,动力驱动机构分别与行间除草机构和株间除草机构传动连接,智能电控系统与株间除草机构通过导线连接。本发明的行间除草机构和株间除草机构均结构紧凑、运动灵活、拆卸安装方便,株间除草机构利用电磁感应效应实现株间除草刀轴向的自由伸缩,使得机械结构大大简化,并结合图像传感器、测距传感器和AT89C52芯片实现株间除草的智能控制。

    基于距离场的功能梯度材料隐式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124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76395.7

    申请日:2014-11-24

    Abstract: 基于距离场的功能梯度材料隐式建模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几何距离场的创建:对实体原型进行测量,获取表面点云数据,点云数据为位置坐标值;用一包围盒将位置坐标值包围,对包围盒均匀子分,计算包围盒内所有划分网格顶点的点云数据的有符号距离场,用以显示实体的几何模型;2)、材料距离场的创建:根据功能梯度材料设计意图确定其材料特征从而计算材料距离场;3)、功能梯度材料的隐式建模。本发明创新地将功能梯度材料几何距离场与材料场建模相结合,用距离场这种隐函数的形式完整的表述了几何以及材料信息。由于距离场的自适应特性,适应于任意复杂模型,并可方便的进行布尔操作。

    一种原位共液电化学复合加工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2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11265055.4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共液电化学复合加工装置与方法,属于电化学加工领域。该装置包括射流电沉积加工系统、电解光整系统、电化学复原系统、导电基底和金属层。基于该装置,先通过射流电沉积工艺在导电基底上沉积一层金属层,再采用电解光整系统对已沉积金属层表面进行光整加工,去除金属层的积瘤、毛刺等缺陷,然后利用电化学复原系统对电解液进行复原,以实现电解液中高价态金属离子按需供应与循环,维持光整加工的可持续性和整个电化学反应体系的动态平衡,交替反复进行射流电沉积加工‑电化学光整加工‑电化学复原加工,直到所加工零件达到加工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加工精度和效率高,能很好地解决射流电沉积层所存在的问题。

    一种线阳极扫描电铸制备X射线反射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87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12656.X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阳极扫描电铸制备X射线反射镜系统,包括线阳极固定套筒与位于套筒内部轴向微凹槽位置的电化学惰性线状金属丝。本发明中的线阳极固定套筒的内表面廓形与类圆筒状芯模的外表面廓形相似,其扫描路径为周向扫描,辅以转动时线阳极固定套筒内表面的螺旋凹槽,增强了溶液的传质效果,以此实现电场‑流场分布的协同均衡化,减少电流边缘效应对电铸过程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X射线反射镜的铸层均匀性。其次通过将电流集中在线状阳极表面以获得超高过电位,促进晶核的形成,通过周向扫描减少同一区域接受电流的时间,抑制晶粒生长,实现细化晶粒,获得超高强度、高延展性等诸多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增强反射镜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增强机械的可靠性。本发明中的装置结构简单,所需构件的制备以及安装易于实现,可简单高效地电铸出具备高铸层均匀性,综合性能优异的X射线反射镜。

    一种建立多晶体几何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889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003542.X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多晶体几何模型的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首先在一个原始立方体内生成一系列随机种子点,以任一种子点为中心建立一个种子立方体;然后由该种子点与其周围分布的种子点之间生成若干中心对称面,用上述中心对称面对该种子点对应的种子立方体进行几何切割,将切割得到的多面体与原始立方体进行布尔相交运算,即得到该种子点所对应的晶粒的多面体几何模型;对每一个种子点依次进行上述几何操作,最终得到多晶体微观结构的几何模型。本发明基于UG/OPEN API编程在CAD软件中建立多晶体的三维几何模型,操作简单,通俗易懂,易于编程实现,构建的几何模型可直接用于有限元分析,为后续基于多晶体微观结构几何模型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奠定基础。

    一种微坑阵列的制作方法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999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10016919.8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微坑阵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磁性胶体粒子悬浮液。(2)在工件表面制备磁性胶体粒子膜。(3)以工件为阳极,在电解槽的阴极和阳极外侧加平行于电极的磁极,磁性胶体粒子在所加磁极产生的磁场作用力下被牢固地压在工件表面上,以表面覆有磁性胶体粒子的工件为阳极,以工件表面上的磁性胶体粒子为掩膜,在磁性胶体粒子之间的间隙中对工件进行电解腐蚀加工。(4)去除磁性胶体粒子,得到微坑结构。本发明利用磁场力对磁性胶体粒子的作用,有效解决了粒子掩膜电解过程中作为掩膜的胶体粒子和基底之间黏附力不足的问题,其掩膜固定方式简单、操作简单,可保证掩膜电解加工微坑阵列工艺地顺利进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