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螺旋形金属构件的电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945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1081150.0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造螺旋形金属构件的电铸方法。虽然射流电铸可实现具有复杂空间结构金属构件的增材制造,但由于其沉积成形精度不高,尚无法满足应用需求。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螺旋形金属构件的电铸方法,具体为固定喷嘴的空间位置,在电场作用下,喷嘴喷射出的电解液内的金属离子被还原为金属原子并沉积在芯轴上设置的导电基座上,同时驱动柱状芯轴运动,金属层便缠绕着芯轴螺旋生长。本方法所采用的喷口与芯轴截面均可更换为多种形状,因此可制造多种空间结构的螺旋形金属构件。本发明所提出的电铸方法电铸所得金属构件的空间形状精度高且可实现多种截面形状、空间结构螺旋形金属构件的电铸制造。

    一种并排扫描式超声辅助射流电沉积加工叠层金属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9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1098486.8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电化学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并排扫描式超声辅助射流电沉积加工叠层金属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以沉积平台支架、旋转电机、滚珠丝杠滑台、丝杠导轨、电机、沉积槽和清洗喷嘴为基础,以并排式喷嘴、可调节喷嘴支架、沉积面板、超声振动基体为核心,共同实现叠层金属的制备。本发明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对叠层金属的组分、微观结构等参数的精密调控,人为设计和制备所需特性的叠层金属,这些叠层金属的子层可以是纯金属、合金等,晶体结构也可以多种多样,具有设备简单、节约成本、高效快捷、容易控制、加工过程稳定等优点。

    一种用于电解磨削薄圆片类工件的装夹主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624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10016920.0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解磨削薄圆片类工件的装夹主轴系统,包括电刷支架、电刷、工件、主轴,绝缘套筒、硬质绝缘环、导电顶环、密封圈、固定套筒、导电套筒、紧定螺钉和端封;固定套筒和导电套筒通过紧定螺钉固定,绝缘套筒同轴线安设于主轴的导向段,在绝缘套筒上依次安装硬质绝缘环、工件、导电顶环、密封圈,再将导电套筒与主轴的锁紧段螺纹联接进而使工件定位于主轴上;本发明采用的工件定位方式使工件与主轴保持同轴旋转,工件在电解磨削过程中只受到较小的轴向力而没有径向力作用,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极小,又能方便安装与拆卸、易于引电、与主轴电绝缘牢靠。

    一种考虑非理想界面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几何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0963832.9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非理想界面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几何建模方法,属于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分析领域。基于UG/OPEN API二次开发,在三维代表性体积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中生成多面体颗粒增强相和非理想界面相,包括:通过在随机点之间构造剪切平面,对立方体进行切割,生成随机多面体;然后判断该多面体是否发生几何干涉,若干涉则选取干涉平面切割多面体,保留非干涉部分,否则保留该多面体;接着,对多面体进行几何抽壳,生成界面相,将界面相与RVE进行布尔求差并保留界面相;重复此过程,直至增强相和界面相的总体积比达到指定值。本发明设计思路简单,易于编程实现,几何模型考虑了微观组织界面相,可直接导入有限元软件,便于后续有限元分析。

    一种多线阳极并行布置的扫描式电沉积加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4793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910158272.7

    申请日:2019-03-04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线阳极并行布置的扫描式电沉积加工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板、搅拌桨、直线状阳极、阴极基底和电沉积电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有横梁和侧梁的搅拌桨安装架和触碰装置。两根侧梁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且都与横梁垂直,侧梁设有前导向槽和后导向槽。3~5个片状的搅拌桨等间隔地且相互平行地安设在搅拌桨安装架上。基于该装置,先调整极间距和所有直线状阳极的极限运动位置,然后通入电解液后接通电沉积电源,进行匀速直线往复扫描式电沉积加工,直到沉积层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时,停止电沉积。本发明在保持极好厚度分布均匀性的基础上能大幅度地提高沉积速度和生产效率,边缘效应更小,边缘处偏厚现象基本消除,且易于实施。

    一种反光膜模具的常温连接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34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36156.6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光膜模具的常温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清洗干净后的反光膜模板为阴极、以镍板为阳极进行电铸,在反光膜模板上电铸翻制出与反光膜模板具有相反图形结构的母版;S2、将母版的图形结构朝上并固定在电铸槽中的支撑板上,令两块将被连接的反光膜模板以图形结构朝下的状态并排固定在母版上,在两块将被连接的反光膜模板的上端面涂覆电绝缘层;S3、以条状镍板为阳极、以母版为阴极进行电铸沉积,沉积的金属堆积在两块将被连接的反光膜模板之间的狭缝与母版形成的空间内;S4、对两个反光膜模具连接位置进行打磨修整后完成加工操作。

    一种金属喷嘴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4928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0030930.X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喷嘴的加工方法,利用不锈钢不易被电化学溶解的特性,以含有微小型通孔阵列的不锈钢板为基础,通过电铸工艺来加工高性能的金属喷嘴结构。首先,提供一个不锈钢平板,在平板上加工出阵列的圆柱凸台结构,在每一个圆柱凸台中央加工出通孔,随后在该平板上进行电铸程序,以形成具有开孔的金属层,剥离金属层,形成群喷嘴毛坯板。对群喷嘴毛坯板进行减薄和切割处理,获得多个具有一定厚度和孔径的金属喷嘴。本发明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简化工艺,高效率地批量生产小孔径、孔壁过渡圆滑的喇叭形金属喷嘴,更加适于生产实际。

    一种用于射流电解加工的对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1032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54135.7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一种用于射流电解加工的对刀装置,包括阴极喷嘴、工具电极、脉冲电源、检测与反馈单元;其中,阴极喷嘴设置在机床升降轴的正下方中心位置,工具电极设置在床升降轴下端的侧面,检测与反馈装置和阴极喷嘴、工具电极、工件相连,脉冲电源和工具电极、工件相连。阴极喷嘴最下端与工具电极最下端之间的距离可调。对刀时,阴极喷嘴和工具电极随着机床升降轴向下移动,当连接脉冲电源的工具电极与工件表面之间的距离达到放电间隙时,极间电压击穿空气介质产生火花放电,检测与反馈单元蜂鸣并给机床升降轴发出信号,机床升降轴停止运动,对刀完成。本装置利用电火花放电原理来保证阴极喷嘴和工件表面间距离,以提高对刀精度。

    一种考虑非理想界面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几何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63832.9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非理想界面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几何建模方法,属于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分析领域。基于UG/OPEN API二次开发,在三维代表性体积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中生成多面体颗粒增强相和非理想界面相,包括:通过在随机点之间构造剪切平面,对立方体进行切割,生成随机多面体;然后判断该多面体是否发生几何干涉,若干涉则选取干涉平面切割多面体,保留非干涉部分,否则保留该多面体;接着,对多面体进行几何抽壳,生成界面相,将界面相与RVE进行布尔求差并保留界面相;重复此过程,直至增强相和界面相的总体积比达到指定值。本发明设计思路简单,易于编程实现,几何模型考虑了微观组织界面相,可直接导入有限元软件,便于后续有限元分析。

    一种电沉积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8880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0453008.1

    申请日:2018-05-14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沉积装置,属于电沉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解液循环过滤单元、电解液槽、电沉积电源、阴极基底、电解液,它还包括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直线状阳极和搅拌桨;所述的直线状阳极安设于搅拌桨的底部且直线状阳极的表面与搅拌桨的底面平齐;所述的搅拌桨的底面与阴极基底的表面平行且间距可调;所述的搅拌桨可作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电解液的液面高于搅拌桨的底面1~2mm。本发明提高了沉积层厚度的均匀性和可控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