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5971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72952.2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6825 , C12Q1/68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邻近表面杂交分析和滚环扩增检测汞离子的生物传感器,包括杂交体系、扩增体系和荧光体系,可利用荧光检测测定汞离子的浓度。本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其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本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荧光检测的重复性好,适用于食品安全及水体中Hg2+的检测和生物传感器产业化的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6358.4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08 , G01N21/33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汞离子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合成金纳米粒子;将Probe4修饰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将标记的纳米金溶液与均相反应溶液混合。本发明利用了核酸适配体的特异型识别,利用“T‑Hg2+‑T”的复合结构实现了对目标物汞离子的高特异性检测;利用链置换,实现了Probe2和Probe3的循环利用,起到了信号放大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汞离子的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较低、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422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230237.0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6825 , C12Q1/6844 , C12Q1/6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NA纳米机器检测UDG的生物传感器,包括DNA 1、DNA 2、DNA 3、环状模板、Klenow酶、核酸内切酶IV、dNTP和荧光染料;其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所述DNA 1的第29位为AP位点。本发明的传感器UDG的检测是在均相溶液中实现的,通过RCA等温放大方式来实现信号的放大,从而实现UDG的高灵敏检测,并获得较低的检测下限。
-
公开(公告)号:CN1105426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0887031.6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基于金纳米粒子的DNA分子机器检测谷胱甘肽(GSH)的生物传感器,包括发卡探针HAP(茎部修饰二硫键)、复合探针P通过polyA修饰到纳米金的表面、P3探针、血红素、钾离子、目标物GSH、纳米金和缓冲液;基于目标物GSH对二硫键的裂解功能,使得发夹结构被破坏,释放Walker核酸链,释放的Walker核酸链和P3探针可以通过支点介导的链置换反应将P2从复合探针P上置换下来,P2为富含G‑四联体的序列,在存在血红素时形成G‑四联体/血红素DNA酶,从而构建了适体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反应只需要一步,因此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检测限低,特异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42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1229415.0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纳米金颗粒团聚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检测尿嘧啶糖苷酶活性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针对比色检测精度低、荧光检测易漂白等问题,本发明通过修饰于纳米金颗粒表面的发夹核酸探针做底物实现了快速、灵敏、安全的UDG酶活性检测,采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实现超灵敏、精准检测,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均相溶液中进行,条件温和,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56481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89780.2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6825 ,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light-up银簇探针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富G碱基增强银纳米簇方法。该发明的检测方式是通过荧光信号的产生来进行miR-122的检测,miR-122和其互补链的杂交引发三通路结构发生变化,暴露出toehold端,银簇探针借助toehold端和GrHP发夹杂交,从而引发链置换反应,使得富G序列靠近银簇部分,从而增强银簇的荧光强度。该传感器具有高效、高特异性、操作简便、经济、无标记的优点,并且体系中无需借助酶,可以弥补miR-122现有检测方法的缺陷与不足,实现对其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及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682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086358.4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汞离子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合成金纳米粒子;将Probe4修饰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将标记的纳米金溶液与均相反应溶液混合。本发明利用了核酸适配体的特异型识别,利用“T‑Hg2+‑T”的复合结构实现了对目标物汞离子的高特异性检测;利用链置换,实现了Probe2和Probe3的循环利用,起到了信号放大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汞离子的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较低、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07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68677.X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纳米金颗粒团聚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ATP(三磷酸腺苷)活性的生物传感器,利用ATP能够和其核酸适配体(Aptamer)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将纳米金颗粒表面的Walker Chain释放,从而利用核酸酶将纳米金表面更短的Track Chain催化水解,致使纳米金颗粒失去了核酸链保护,在高盐缓冲液中团聚,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极大的增强金纳米颗粒表面电磁场强度,使标记在纳米金颗粒表面的拉曼染料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在特定的位置出现拉曼光谱;当反应液中不存在ATP时,无法将Protect Chain置换下来,从而无法进行后续的纳米金团聚的反应,进而没拉曼散射光谱产生;本发明通过修饰于纳米金颗粒表面的核酸链做底物实现了快速、灵敏、安全的ATP活性检测。
-
-
公开(公告)号:CN10697021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56333.1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08 , G01N24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苄青霉素的方法,本发明中苄青霉素的检测是在均相溶液中实现的,通过两步循环的方式来实现信号的放大,从而实现苄青霉素的高灵敏检测,并获得较低的检测下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