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56115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046328.3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激光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超衍射极限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显微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通过增加一与泵浦光和斯托克斯光同时共线聚焦于样品的附加探测光,该附加探测光耗尽泵浦光和斯托克斯光在其焦斑周边产生的声子,形成无用的CARS信号,而延迟的探测光中符合相位匹配条件的光子则与焦斑中心区域的声子碰撞形成有用的CARS信号,将无用的CARS信号分离,即可获得超衍射极限的空间分辨率。因采用具有宽带的超连续谱激光作为泵浦光和斯托克斯光,从而获得分子的完整CARS谱信号,实现对整个分子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266405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44212.8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21K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吸收光栅的制作方法及其填充装置,制作方法为:先在硅片表面上沉积Si3N4薄膜并光刻、硅片另一表面制作透明电极;保护透明电极后对硅基腐蚀得V形槽;在V形槽上刻蚀出高深宽比陡直结构的沟槽;对硅基表面和沟槽内壁面进行改性处理;真空下将硅基浸入熔化的重金属中填充即得X射线吸收光栅。填充装置包括密封炉体、抽真空机构和充气机构;密封炉体内设有填充池、加热机构、提拉机构、支撑机构,密封炉体上设有抽气管口,抽气管口连接抽真空机构,密封炉体上设有充气管口和放气管口,充气管口连接充气机构。本发明步骤简单、易于普通实验室实现、能制作任意面积的光栅,且填充装置能对硅基进行高质量填充。
-
公开(公告)号:CN102033058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551748.2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光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提供了一种超分辨荧光寿命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标记于样品中的光开关染料分子进行稀疏激活;激发样品中被激活的光开关染料分子,收集被激发的光开关染料分子所发射的光子并记录光开关染料分子的荧光图像,对荧光图像中的光开关染料分子进行质心定位;对在质心定位处接收到的光子进行计数,确定被激发的光开关染料分子的荧光寿命;结合得到的光开关染料分子的质心定位结果和荧光寿命,构建超分辨荧光寿命图像。本发明将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和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的荧光寿命成像结合,实现超分辨荧光寿命成像,突破了传统的光学衍射极限限制,极具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13796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114728.9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基X射线相位光栅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光栅材料采用双面抛光的N型(100)硅片,通过制作刻蚀掩模版,定向刻蚀“V”字形沟道、在硅片背部制作透光导电层和进行光助电化学刻蚀,最后形成满足要求的X射线相位光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专供硅片进行光助电化学刻蚀的装置。本发明提供的X射线光栅制作方法和装置中,通过调整电化学刻蚀静态工作点,即电流电压值,将工作点固定在电流电压曲线上的刻蚀区,再通过调整光源的电流改变光源的辐射亮度,达到控制空穴、实现定向刻蚀的目的。方法可靠、易于实现,装置简单、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55166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0863.2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光电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荧光光谱内窥成像方法及系统,所述荧光光谱内窥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生激发光;将所述激发光分为多个子光束,所述多个子光束对应于样品的多个子区域,所述样品内分布有荧光物质;调整所述多个子光束,使各子光束传导至生物体内并聚焦于所述样品的子区域;利用所述多个子光束对所述样品进行扫描,使各子区域内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实时采集扫描时发出的荧光,生成光谱分辨的荧光图像。本发明由多个子光束对样品进行二维扫描,从而获取整个样品光谱分辨的荧光图像,时间短、速度快,对生物体损伤小,有利于生物医学的研究,特别是对癌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963582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79732.0
申请日:2010-09-13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显微成像领域,提供了一种三维荧光纳米显微成像方法、系统及成像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产生激发光;将所述激发光转换为片状激发光束;将所述片状激发光束作用于样品;探测被作用样品层内荧光标记物发射的荧光;横向定位,获取荧光标记物的二维位置;轴向定位,获取荧光标记物的轴向位置;三维重构,结合所述的二维位置和轴向位置获取被作用样品层的三维纳米分辨图像;轴向扫描,获取不同样品层的三维纳米分辨图像;获得完整样品的三维纳米分辨图像。本发明以片状光束作为激发光,结合轴向扫描,实现了高精度的三维纳米显微成像,适用于生物领域细胞等厚样品的三维显微成像,解决了厚样品内分子定位精度低,样品观测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413905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810216469.3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深圳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6/00 , A61B6/4035 , A61B6/4233 , A61B6/4291 , A61B6/484 , G21K2207/005 , H01J35/08 , H01J2235/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微分干涉相衬成像系统。适用于医学和无损探伤等领域。系统组成中按照X射线传播方向包括X射线管、滤波器、样品台、相位光栅及X射线探测器,系统中还包括微机和配套的系统管理软件,关键在于:①系统中采用的X射线管中具有呈平行线状分布的、相干高能X射线发射体,发射角为30—50度。②所采用的X射线探测器具有分析光栅和探测器的双重功能,基本组成中包括平行线阵列式X射线转换屏、中继光学系统和面阵探测器或包括平行线阵列式光电导X射线探测器,X射线转换屏或光电导X射线探测器其结构组成和尺寸与上述X射线管中呈平行线状分布的、相干高能X光源及相位光栅对应配套。
-
公开(公告)号:CN101813822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03476.X
申请日:2010-01-2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细胞等样品三维成像,提供了一种具有轴向选择性激发的荧光三维纳米分辨成像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生激发光和熄灭光;分光,将所述激发光分成第一激发光和第二激发光,将所述熄灭光分成第一熄灭光和第二熄灭光;调整所述第一激发光与第二激发光之间的相位差和强度比,调整所述第一熄灭光与第二熄灭光之间的相位差和强度比,使所述第一激发光与第二激发光和所述第一熄灭光与第二熄灭光在样品轴向的一个薄层或几个薄层处相干形成轴向调制照明实现轴向选择性激发。所述轴向选择性激发使大部分处于荧光态的荧光标记物集中分布在轴向几个或一个薄层内,大大抑制了厚样品成像时的背景噪声,提高了图像信息获取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813796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14728.9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基X射线相位光栅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光栅材料采用双面抛光的N型(100)硅片,通过制作刻蚀掩模版,定向刻蚀“V”字形沟道、在硅片背部制作透光导电层和进行光助电化学刻蚀,最后形成满足要求的X射线相位光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专供硅片进行光助电化学刻蚀的装置。本发明提供的X射线光栅制作方法和装置中,通过调整电化学刻蚀静态工作点,即电流电压值,将工作点固定在电流电压曲线上的刻蚀区,再通过调整光源的电流改变光源的辐射亮度,达到控制空穴、实现定向刻蚀的目的。方法可靠、易于实现,装置简单、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254091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10085330.5
申请日:2007-02-2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将二次谐波成像、偏振敏感二次谐波成像以及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相结合,对视网膜进行高空间分辨成像,以实现眼底疾病的早期诊断。通过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与超短脉冲激光器相耦合,主要对视网膜三个重要功能的细胞层:色素上皮细胞层、感光细胞层以及神经节细胞层,分别进行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二次谐波成像以及偏振敏感二次谐波成像,并对同一细胞层进行二次谐波成像、偏振敏感二次谐波成像、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的复合成像,通过计算机处理系统得到各细胞层图像和同一细胞层的合成图像,从而获得各细胞层的功能信息。本发明将为各类视网膜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青光眼和老年黄斑变性等疾病的病理研究和早期诊断以及视觉科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三维高空间分辨率的视网膜单细胞成像手段,对降低视网膜患者的失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