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61156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0564295.X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F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处理放射性废水的方法及反应器。所述方法为通过搅拌使比重大于放射性废水比重的吸附剂悬置分散在放射性废水中,通过吸附剂吸附放射性废水中的核素离子。所述反应器内腔的下部为吸附反应区,反应器内腔的上部为分离区;所述吸附反应区中设置有放射性废水的入水口和搅拌装置,所述分离区内设置有将吸附剂留滞在反应器内的拦截装置,所述拦截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处理后废水的出水口。本发明将现有的固定床吸附改为流动床吸附,可以选取粉末或者小颗粒的吸附剂以增加比表面积,通过搅拌在放射性废水中来提高吸附剂与放射性废水充分接触,能够快速地对大量放射性废水进行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61798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01973.3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J20/16 , B01J20/30 , G21F9/12 , C02F1/28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6 , C02F1/281 , C02F2101/006 , C02F2101/20 , G21F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放射性水中110mAg无机吸附方法,以及高效离子态Ag+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剂以分子筛ZSM-5、斜发沸石、合成丝光沸石、NaY、13X、SAPO-34、β分子筛为基体,采用氯化钾(KCl)、氯化锂(LiCl)或硫酸铵(NH4)2SO4溶液离子交换,或者钴源辐照的方法进行改性处理,获得高效Ag+无机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597661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21533.9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03 , B01J19/18 , B01J20/02 , B01J20/0211 , B01J20/0274 , B01J20/28009 , B01J2220/42 , B01J2220/4806 , B01J2220/4812 , G21F9/12
Abstract: 本发明在Fe3O4磁粉表面首先采用两步反应法包覆完整的SiO2保护层,使Fe3O4在酸性溶液中不易溶出;接着采用钛酸四丁酯/醇溶液浸渍和气相水解的方法,在高温高压水蒸气作用下制备过渡包覆层TiO2,克服了在溶液相容易发生的Ti4+均相水解作用,提高了TiO2的负载量和结合强度;最后采用溶液相表面反应的方法将亚铁氰化钾与TiO2层反应,使生成的活性亚铁氰化钛钾吸附剂组分牢固地生长在磁核表面,制成具有磁性的磁核包覆型亚铁氰化钛钾除铯吸附剂。该吸附剂经试验测定对Cs+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特性,适合采用序批式动态吸附反应器模式应用于核电站规模较小且分散性强的放射性废液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559766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21523.5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0 , B01J20/22 , B01J20/30 , C02F1/28 , G21F9/12 , B01J20/103 , B01J20/0211 , B01J20/0225 , B01J20/0229 , B01J20/0237 , B01J20/0244 , B01J20/0274 , B01J2220/42 , B01J2220/48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是:首先依据盐类在氧化物载体表面单层分散原理,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Mn+离子盐在硅胶表面的单层分散阈值,以该值为最优的Mn+离子盐负载量。在吸附剂制备中,先用一定浓度的Mn+离子盐充分浸渍硅胶颗粒,使Mn+离子负载在硅胶表面形成分散单层,并使Mn+离子与硅胶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力;之后用亚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浸泡中间体M/SiO2,使亚铁氰化钾与表面的Mn+离子反应,在硅胶表面生成一层结合力较强的M离子稳定的亚铁氰化物。经过静态Cs+吸附性能测定、固定床反应器冷实验测定以及固定床反应器137Cs放射性示踪试验的验证,以该法制备的硅胶负载型亚铁氰化物吸附剂对Cs+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21834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5122.X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F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工业浓缩液减量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PH值为6-9、含盐量为15-20g/L、放射性水平为3.7×104Bq/L的核工业放射性废水进行电渗析处理,得到电渗析浓缩液和电渗析净化液;将所述电渗析浓缩液采用正渗透技术进行分离处理;正渗透后获得正渗透净化液和正渗透浓缩液返回电渗析过程,正渗透净化液与所述电渗析净化液混合,正渗透浓缩液与所述电渗析浓缩液混合;上面步骤同步循环进行,直至电渗析净化液放射性水平不高于60Bq/L,然后将所述电渗析净化液直接排出,将所述电渗析浓缩液导出做后续处理。通过该种耦合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核废液处理的效率,加大了淡水室和浓水室液面的液位压差△h,有利于正负离子更快速地向浓水室渗透。
-
公开(公告)号:CN103762005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0606.X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F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工业浓缩液减量的膜蒸馏装置,该装置包括防辐射抗压容器,防辐射抗压容器两端分别设有进液腔室和出液腔室,进液腔室和出液腔室之间设有淡水腔室;淡水腔室中设有疏水膜单元管件,疏水膜单元管件两端分别与进液腔室和出液腔室相连,形成浓缩液流通通道;浓缩液通过疏水膜单元管件,潜热汽化出蒸气进入淡水腔室。该装置采用疏水膜单元管件的管内过料液、管外侧过蒸气的模式,不仅容易进行疏水膜单元管件的检查、维护,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交换效率,促进潜热反应的发生,提高膜通量;且本发明的膜蒸馏装置上设置冷凝系统、真空系统或扫气系统,蒸气过疏水膜后可直接受冷凝、真空或扫气的作用,促进传质,进而促进膜蒸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24891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347195.8
申请日:2012-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磁核材料Fe3O4的表面包覆致密单层SiO2、TiO2和Al2O3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得材料适宜作为复合磁性载体。本发明采用醇盐水解法,通过调节反应液中有机溶剂(如异丙醇等)的种类、醇/水比例以及滴加反应速度,使醇盐水解反应缓慢进行,在Fe3O4磁核表面形成致密的包覆层。进一步利用表面单层分散原理,确定不同物质在Fe3O4表面的单层分散阈值,以此为指导优化制备过程的Fe/M(Si、Ti、Al)比例,获得表面单层包覆的复合磁性材料Fe3O4/SiO2、Fe3O4/TiO2和Fe3O4/Al2O3。表面包覆致密单层抑制了Fe3O4的氧化,同时也可将包覆以后材料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下降率控制在10%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441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028077.5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高含盐量酸性废水的方法,针对高含盐量酸性废水,采用两套耐酸真空膜蒸馏装置和一套耐酸膜扩散渗析装置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实现酸、盐分离以及酸、盐分别回收,达到零排放的处理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方法,可应用于稀土、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实现盐、酸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及废水的零排放,满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处理高含盐量酸性废水的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836693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47269.8
申请日:2012-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0229 , B01J20/06 , B01J20/103 , B01J20/28004 , B01J20/28007 , B01J20/28009 , B01J20/3204 , B01J20/3236 , B01J20/3289 , B01J20/3293 , C02F1/281 , C02F1/288 , C02F1/488 , C02F2101/006 , C02F2101/20 , C02F2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放射性废水中Cs离子的微米级磁核包覆型亚铁氰化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剂以磁性Fe3O4为核,其表面包覆致密的SiO2单层作为保护层,活性组分为包覆在外层的金属离子稳定型亚铁氰化钾,其中稳定金属离子包括Ti、Zn、Cu、Ni、Co和Zr。吸附剂粒径为0.2~5μm,最外层的吸附剂有利于提高对Cs+离子的吸附效率,采用外加磁场实现固液相分离。制备方法为:在Fe3O4/SiO2表面包覆Ti、Zr或Co、Ni、Cu、Zn的水合金属氧化物,形成复合磁性材料,水合氧化物与SiO2表面发生羟基聚合反应产生M-O-Si键,提高M与SiO2表面的结合强度;最后将复合磁性材料与亚铁氰化钾溶液反应,形成所需的复合吸附剂,其中的金属离子M既起到稳定亚铁氰化物的作用,也起到将亚铁氰化物与复合磁性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桥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65296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10093103.6
申请日:2009-09-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城市再生水补充地下水的纳滤强化井灌工艺,该工艺是将污水厂二级出水依次经絮凝、沉淀、臭氧氧化处理后进入人工回灌场,在人工回灌场经自然渗滤后通过底部的收集装置收集,然后进入纳滤系统,纳滤出水经回灌井注入深层地下含水层进行进一步净化。臭氧投加量根据再生水中DOC的含量确定,每毫克DOC投加臭氧0.5~1.0毫克,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不大于30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纳滤膜对土壤系统处理后的残留污染物具有高效截留作用,能够有效保障深层地下水层的安全;二是利用人工回灌场土壤去除了再生水中的有机物,有效减缓了对后续纳滤膜的污染;三是通过对不同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形成了有效的多级水质安全保障体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