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4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54000.9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冲击能量拟合的冲击载荷路径识别方法,属于冲击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冲击过程的载荷识别数学模型;使用优化算法对初始载荷识别数学模型进行降维处理;使用正则化方法求解降维后的载荷识别数学模型,得到激励矩阵;计算出整个频率区间内所有激励点的能量强度,并根据能量强度大小确定出受到冲击的位置。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大型工程结构,实现对着陆平台受到的冲击载荷作用的冲击位置进行准确识别,步骤简单,可做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21531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83141.9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局部路径规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路径规划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无人船起点、目标点、障碍物位置参数,构建无人船的航行地图;DWA算法生成速度采样窗口,并且根据无人船运动模型生成采样轨迹;引入障碍物预测轨迹,根据障碍物预测轨迹构建一个椭圆作为障碍物识别区域,在椭圆中反映障碍物的速度和航向;计算椭圆到采样轨迹最短距离,将其作为采样轨迹的距离评价项;计算改进后整体评价函数,选择评分最优的速度组合并执行。本发明避免了传统DWA算法在复杂海域时出现危险避障行为的状况,尤其是面对高速运动的障碍物,能够尽早开始避障行为,提高了无人船对动态障碍物的避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841282.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7/1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风机塔筒气动载荷识别稳定性的测点优化方法,属于风机塔筒气动载荷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在风机塔筒的内壁上布置若干初始应变监测点位,在应变监测点位上设置应变传感器组;根据初始监测点位布置情况,建立气动载荷与结构响应之间的数学模型;以载荷频域范围内病态程度最严重频响函数矩阵作为优化矩阵进行数学模型优化;采用逐次增加法进行测点优化,得到最优测点矩阵;根据最优测点矩阵重新建立数学模型,采用逆伪激励法识别塔筒受到的气动载荷。本发明能够实现风机塔筒气动载荷的有效识别,获得最优测点布置,降低矩阵病态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94169.0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核电站安全壳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声发射源定位的“L”型传感器阵列;记录并且存储各传感器接收到的来自声源的声发射信号;分析声发射信号的波形图,得到到达不同传感器的时差;根据时差确定真伪声发射源的位置,即结构损伤位置;判断出真实声发射源的位置,即结构损伤的真实位置。本发明中适用于浮动式核电站安全壳球形容器表面的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对声发射监测中的声源定位问题提出了新的方法,通过及时发现损伤位置及潜在威胁从而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石油化工、深海潜水、道路桥梁、海上新能源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72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24223.9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涡轮机塔筒的应力分布重构方法及系统,属于风力涡轮机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塔筒的具体结构和候选测点,使用模拟退火算法来优化塔筒上的传感器布局;将塔筒上的风电机组简化为一个质量点,在塔筒的质量点施加预定的静态载荷,得到塔筒的六个基础变形,并构建出正交基;使用优化后传感器收集到的结构应变数据和构建出的正交基来重构风力涡轮机塔筒的应力分布。本发明能够对风力涡轮机塔筒的结构进行健康监测,以提高其安全性和效率,同时能够显著减少所需的传感器数量,降低监测系统的整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3050.0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35 , G06F18/214 , G06F18/2113 , G06N3/0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扩充策略的海底输油管道腐蚀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待预测海底输油管道的历史运行与腐蚀状态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并利用双三插值对原始数据进行扩充得到大量海底管道腐蚀样本数据;然后采用KPCA方法对海底管道腐蚀影响因素进行降维,获得与管道腐蚀速率关联性较强的影响因素;随后采用RELM结合SSA的超参数优化作用,建立海底输油管道腐蚀预测模型;通过训练集对海底输油管道腐蚀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基于待预测海底输油管道的实时运行数据,通过该腐蚀预测模型,即可得到海底输油管道腐蚀状态与腐蚀速率预测结果,实现对海底输油管道腐蚀速率的实时精准预测,进而为海底输油管道的健康监测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316193.0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海洋浮式结构物的系泊缆张力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所述系泊缆(8)的一端与锚(9)相连接,所述系泊缆(8)的另一端穿过海洋浮式结构物(5)的安装位置(6)的系泊导缆孔(7)通过数据传输线(3)与数据处理器(2)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2)中控室主机与显示仪(1)相连接;所述锚(9)通过锚机(4)与海洋浮式结构物(5)相连接。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永久固定式系泊系统和老龄平台系泊系统在安装与维护时的脱缆操作,对安装精度的要求高及高昂的费用成本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0174.7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高压容器疲劳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船用高温高压容器疲劳分析的损伤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高温高压容器的有限元模型;(2)、基于有限元模型对高温高压容器进行谐响应分析,用于得到从加速度谱到应力响应谱的传递函数;(3)、基于有限元模型对高温高压容器作水动力分析,用于计算从海浪谱到位移谱的传递函数;(4)、进行传递函数转换,转换海浪谱到加速度谱的传递函数;(5)、分别计算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用于得到两种不同的疲劳损伤数据。通过精确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以及合理的传递函数转换等,使分析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能精准评估容器疲劳状况,比传统方法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81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1219879.X
申请日:2022-10-05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平台,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模块化海上光伏平台,包括多个光伏槽平台、多个光伏槽和上浮筒,其中一个光伏槽平台的底端固接在上浮筒的顶端,且每个光伏槽平台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光伏槽,所述一种模块化海上光伏平台还包括固定圆筒、多个旋转轴承、转盘、和多个拓展结构,上浮筒套接在固定圆筒的顶端,固定圆筒的外轮廓为顶部设置有环形滑槽的圆柱体,多个旋转轴承均匀设置在转盘的底端,且每个旋转轴承转动连接在转盘的底端,旋转轴承滑动连接在环形滑槽内,转盘与上浮筒固定连接,多个拓展结构均匀设置在固定圆筒的四周,且每个拓展结构上均连接有光伏槽平台。本装置可以通过模块化组合构成不同大小的光伏发电站。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110166.9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薄壁结构位移场重构方法,属于位移场重构技术领域,包括将圆柱形薄壁结构离散为若干逆壳单元;利用循环优化算法在每个逆壳单元内选择一个最优点作为测点位置;构建包括单侧表面的结构耦合应变和横向剪切应变的最小二乘泛函;通过变分原理对构建的最小二乘泛函进行微分,确定逆有限元法的基本数学模型;通过选定的测点位置和结构的边界区域的约束,确定解耦后的应变到节点位移的映射关系;通过选定的测点位置、结构的边界区域的约束以及应变测量值得到解耦过后的应变向量;根据矩阵乘法得到各节点的位移,并进行总体矩阵的组装。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位移场重构数学模型的病态程度,降低计算量,同时提高识别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