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酯的交换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5344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08043.6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范长增 龚妍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31 C07C67/00 C07C69/92

    Abstract: 一种酯的交换方法,其主要是对含酯基支链的芳香族化合物,让其在碱性条件下跟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新酯的合成工艺,采用3,4,5‑三羟基(羧基、烷基)苯甲酸甲酯和溴(氯、碘)代十二烷为原料,碳酸钾提供碱性环境,以DMF做溶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超高分子树枝状的芳烃化合物。本发明反应原料易得、步骤简单,所得化合物具有相当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能用以合成高分子树枝状液体准晶体,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制备Al-Pd-Fe二维准晶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39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07925.0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范长增 李豪

    Abstract: 一种制备Al-Pd-Fe二维准晶颗粒的方法,所述Al-Pd-Fe准晶的化学成分的原子配比为:Al 70-75%、Pd 10-25%、Fe 5-15%,将高纯Al粉和Pd粉以及Fe粉利用研钵充分均匀混合,将混合均匀的金属粉均匀分布在石墨磨具腔内,在模具压片机上进行预压,在1-2MPa保持60-100s,在石墨坩埚外包裹一层碳毡,然后按照碳纸、大石墨垫块、碳纸、小石墨垫块、制备好的石墨坩埚、小石墨垫块、碳纸、大石墨垫块、碳纸的顺序放置于SPS的压腔内并压紧,烧结压力为50MPa,升温至1000-1100℃保温10-20min后随炉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设备为常规设备、时间消耗少,同时减少对原材料的处理就可以直接使用混合的原材料来合成二维准晶相。

    一种制备Al2Cu双相单晶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66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09656.1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范长增 陈智银

    Abstract: 一种制备Al2Cu双相单晶颗粒的方法,其主要是按原子配比Al:Cu=85‑86:14‑15的比例,将Al与Cu的高纯混合粉末利用粉末压片机施加2‑3MPa压力并保持180s,获得预制块体;将制得的预制块体放入氮化硼坩埚中,将氮化硼坩埚、管状石墨炉、石墨片、氮化硼片按相应顺序组装后置于六面顶压机中,压力设置在3‑5GPa之间,峰值温度控制在750‑800℃,保温30min;温度降至450‑500℃时保温1‑2h。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法确实可行,设备简单等优点,生成单晶颗粒质量好颗粒大的优势,应用广泛。

    一种制备Al3V四方相单晶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66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09629.4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范长增 王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52 C30B30/00

    Abstract: 一种制备Al3V四方相单晶颗粒的方法,所述Al3V四方相单晶颗粒原料的化学成分的原子配比为:Al 84‑86%、V 14‑16%,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将高纯Al粉、V粉研磨混合均匀后装入硬质合金模具中,在液压压片机中3‑5MPa下加压200‑300s,制得预备块体;将预备块体装入氮化硼坩埚中,与预烘干的管状氧化锆,石墨炉体、氮化硼管、氧化锆片、氮化硼片、叶腊石以及石墨片组装并一同置于六面顶压机中,设定压力为3‑5GPa,加热至1340‑1450℃,保温30‑60min;待降至1100‑1200℃,保温1‑2h。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低、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实验设备较为常规,配合单晶X射线衍射仪及相关软件,能够快速准确的解析出单晶结构,为结构分析和性能优化从晶体结构上提供支持。

    一种具有十二面体外形Al‑Cu‑Fe准晶块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8298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007024.9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十二面体外形准晶块体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按原子计量比Al62‑64%、Cu 25‑26%、Fe 11‑13%将Al粉末、Cu粉末和Fe粉末利用高压制成放电等离子烧结预制坯;将烧结预制坯装入烧结模具中后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机腔体,抽真空后冲入惰性气体或直接在真空环境下,设定烧结压力为50‑90MPa,烧结温度控制在0.5‑0.8T熔点,5‑30分钟后停止烧结,烧结完成待温度降至100℃以下后,抽出保护气冲入空气打开腔体,获得AlCuFe准晶块体。本发明能耗低,获得的准晶材料更趋于密堆,提高了准晶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同时降低了反应完成所需的极快冷凝速度,更加有效稳定的获得准晶块体材料。

    一种Al<sub>6</sub>Mn准晶的制备方法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68023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007811.3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范长增 何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l‑Mn准晶的制备方法,它主要是按照原子配比6:1将纯Al粉末和Mn粉末均匀混合装入硬质合金模具中,在液压压片机中加压制得预备块体,将上述预备块体装入氮化硼坩埚中并将预烘干的管状石墨炉体、氮化硼坩埚、氮化硼片、叶腊石片以及石墨片组装,放置于超高压环境中,设定压力控制在3‑5GPa等静压,控制温度加热至700℃‑850℃,保温30‑60min;待温度降至480℃‑580℃,保温1‑3h。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低、效率高,制得的准晶含量较高。

    一种具有十二面体外形Al-Cu-Fe准晶块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829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07024.9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0/02 C22C1/0425 C22C30/00 C22C2200/06

    Abstract: 一种具有十二面体外形准晶块体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按原子计量比Al62-64%、Cu 25-26%、Fe 11-13%将Al粉末、Cu粉末和Fe粉末利用高压制成放电等离子烧结预制坯;将烧结预制坯装入烧结模具中后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机腔体,抽真空后冲入惰性气体或直接在真空环境下,设定烧结压力为50-90MPa,烧结温度控制在0.5-0.8T熔点,5-30分钟后停止烧结,烧结完成待温度降至100℃以下后,抽出保护气冲入空气打开腔体,获得AlCuFe准晶块体。本发明能耗低,获得的准晶材料更趋于密堆,提高了准晶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同时降低了反应完成所需的极快冷凝速度,更加有效稳定的获得准晶块体材料。

    一种Al-Co-Ni准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322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07942.1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范长增 司伟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416 C22C21/00 C22C2200/06

    Abstract: 一种Al-Co-Ni准晶的制备方法,其Al-Co-Ni准晶的化学成分的原子配比为:Al 70-74%、Co 8-11%、Ni 18-21%,制备方法主要是将Al粉、Co粉和Ni粉均匀混合之后装入硬质合金模具中,在液压压片机中2-4MPa,保压100-300s,制得预备块体;将制得的预备块体装入氮化硼、石墨管发热炉之后,再装入叶腊石块体放置于等静压六面顶压机,等静压3-5Gpa,接通电流加热启动,待温度上升至1050-1150℃后保温30min,待温度降至850-950℃时,保温1-3h,获得Al72Co9Ni19准晶。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准晶一步到位,制得的准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质量性能优良。

    一种多面体球棍模型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65073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0849747.3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范长增 刘聪 刘洋

    Abstract: 一种多面体球棍模型,其包括空间结构模型中代表原子的多种几何模型多面体以及连接这些原子的代表连接键的不同长度的圆柱形连接杆,其中,几何模型多面体包括由全等正多边形组成的正多面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正多边形面组成的半正多面体以及由其他多边形构成的多面体,在多面体的每个面的中心位置均设有直径、深度相同的圆孔槽,圆孔槽的直径与圆柱形连接杆端部直径相吻合,使得连接杆端部能够插入多面体每个面上的圆孔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球棍模型中球形体圆孔槽定位困难的问题,能够更迅速、更准确组装想要的空间结构模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