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4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697927.X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 , 韶关东阳光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腐蚀性集流管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高耐腐蚀性集流管料,由外层合金和芯层合金复合而成,外层合金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硅:9.0~11.0%,铁:0.05~0.25%,铜:≤0.1%,锰:≤0.05%,镁:≤0.03%,锌1.2~1.3%,钛≤0.1%;其它杂质合计比例不大于0.15%,铝余量;芯层合金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硅:0.05~0.12%,铁:0.05~0.18%,铜:0.25~0.4%,锰:1.0~1.5%,镁:≤0.03%,锌:≤0.1%,钛:0.08~0.15%;其它杂质合计比例不大于0.15%,铝余量。本发明通过外层合金和芯层合金中特定的金属组分含量,使得集流管料的耐腐蚀性大幅改善。经钎焊后,钎焊强度高、耐腐蚀性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161826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010542611.4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宽幅8006合金容器箔的铸轧生产方法,由铸轧生产前的熔炼、铸轧生产时的在线细化和净化、以及铸轧生产时的轧制后制成坯料,铸轧成型后的坯料经过均化退火、冷轧、中退、冷轧、分切和包装,即成为完成品的8006合金容器箔,且本铸轧法能够生产宽幅8006合金容器箔。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8507.0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铝基合金材料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铝基合金材料包括镁1.0%‑3.2%、锆1.0%‑2.7%、锰1.25%‑1.53%、铜0.8%‑1.4%、钒0.2%‑0.5%、纳米强化剂0.7%‑1.0%和余量铝。本发明通过优化铝基合金材料的配方,采用ZrOCl2·8H2O水溶液和沉淀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纳米强化剂,在铝基合金材料中形成弥散强化剂并起到钉扎作用,有效阻碍微裂纹的发展并促进晶粒细化,增强合金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铝基合金材料的抗拉强度大于625MPa,屈服强度大于597MPa,延伸率>20%,综合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1844.1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耐热Al‑Fe‑Zr‑Y合金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该材料的化学组成为:Fe 0.5‑1.5%、Zr 0.1‑0.2%、Y 0.05‑0.07%,余量为铝;首先利用气体辅助连续铸挤获得合金杆,其中含有几十到几百纳米的Al6Fe相,以及Y固溶度较高的α‑Al基体,然后利用时效形成高密度的纳米级Al3(Y,Zr)相以稳定Al6Fe相,提升合金的耐热性能,同时,Al6Fe相和Al3(Y,Zr)相协同提升合金的强度水平;该导电材料的原料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7950.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丽水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及其3D打印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向钛铝金属间化合物中加入少量的Y元素,在真空烧结过程中,Y能够和O发生反应,从而起到固定O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塑性,同时反应会析出纳米Y2O3颗粒,可以起到细化组织、钉扎晶界和阻碍位错运动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TiAl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Ni可以提高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提高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力学性能;B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能够阻碍位错运动,提高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力学性能并促进塑性变形,同时还可以减少位错塞积引起的应力集中,提高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06565.6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稀土复合细化剂Al‑Ti‑B‑RE制备的细晶铸造铝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稀土复合细化剂Al‑Ti‑B‑RE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Ti 4.0~5.5%,B 0.5~1.5%,RE 2.1~11.5%,余量为Al和杂质元素。基于所述稀土复合细化剂Al‑Ti‑B‑RE制备的细晶铸造铝镁合金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Mg 3.50~9.5%,Si 0.80~4.50%,Mn 0.05‑0.15%,Cu 0.05‑0.10%,Fe<0.15%,Ti 0.02~0.20%,B 0.004~0.15%,RE 0.01~0.35%,余量为Al和杂质元素。本发明使用复合细化剂Al‑Ti‑B‑RE代替传统的Al‑Ti‑B细化剂,结合合金组分优化,从而实现铝镁合金晶粒的有效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43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26256.5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按质量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基体中所含Si6.0~11.0%;Mg 0.4~1.1%;Fe≤0.40%;Cu≤0.30%;Ti≤0.20%;碳化硅≤25%;余量的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本申请碳化硅(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引入了硅(Si)、镁(Mg)和钛(Ti),其不仅影响铝合金基体本身的性能,还通过与SiC颗粒相互作用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尤其是导热性能、耐磨性能和热衰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43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9258.3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模量高导热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基复合材料包括铝基体和增强相,所述增强相包括核壳结构的CNTs@Al3BC颗粒和原位生成的纳米增强颗粒;所述复合材料中外加CNTs的质量百分比为0.5~3.0%,所述核壳结构的CNTs@Al3BC颗粒均匀分布在铝基体晶粒间;所述原位生成的纳米增强颗粒为γ‑Al2O3和/或AlN;所述原位生成的纳米增强颗粒沿铝基体晶粒的晶界分布,原位生成的纳米增强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2.9~16.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模量和高导热,其弹性模量达到95~120GPa,热导率达到150~180Wm‑1K‑1。
-
公开(公告)号:CN119843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26245.7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向基体铝合金熔液中加入晶粒细化剂和变质剂后,通入氩气进行精炼除气,得到铝合金熔液;在真空条件下,向所述铝合金熔液中逐渐加入活化碳化硅颗粒并进行复合反应,得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实施例中,向铝合金基体中引入碳化硅颗粒增强相,得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化硅颗粒与基体之间能够较好的结合和分散,孔隙率低,由其制备的铸锭等产品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应用于对材料性能较高要求的领域,有利于扩展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05719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80063010.8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轻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具体地涉及铝基合金,并且可以用于通过在金属模具中铸造来制造薄壁复杂形状的铸件,特别是用于汽车部件、电子器件的零件等。该铝基铸造合金含有:1.5‑5.1重量%的钙;至多0.7重量%的铁;至多1.0重量%的硅;0.1‑1.8重量%的锌;任选地,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0.2‑2.5重量%的锰;0.005‑0.1重量%的钛;0.05‑0.14重量%的锆;0.05‑0.15重量%的铬,其中钙和锌主要以共晶颗粒的形式存在于合金的结构中。技术结果是提供铸造中工艺性质和耐腐蚀性的所需组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