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4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60039.0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将热作模具钢进行高温固溶;高温固溶之后淬冷介质冷却,随后以10~30℃/min的速率随炉升温至AC1线下20~70℃保温30~60分钟;保温之后,在淬冷介质冷却至40~100℃,再升温至AC3线上70~120℃进行奥氏体化;保温之后,在淬冷介质中冷却至100~200℃,将冷却后的热作模具钢进行预回火,再进行回火处理,本发明所得的热作模具钢碳化物均匀弥散分布,回火稳定性好,热疲劳性能较常规热处理工艺显著提升;热处理到同样硬度后,冲击功较常规热处理工艺有很大提高;且本发明工艺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2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520586.0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速材料性能恶劣的方法,属于材料加工测试领域,旨在通过将被测材料短时间的放入相对于工况条件下能够使老化过程加速发生的环境下,模拟材料在正常工况下很长时间后发生的变化,观察被测材料在实验过程后性能和结构变化,主要涉及加速热老化、加速氧化、海水腐蚀模拟三种加速材料性能恶劣的方法,材料在工况条件下长期处于高温、高压、辐照、蒸汽、氧化、流动的各种具有腐蚀性的液体等等恶劣的服役环境下,由于其组织与性能发生改变,将会导致材料发生变形,破裂,氧化皮脱落阻塞管道等等,容易产生事故,所以提供一种加速材料性能恶劣的方法很有必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477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843601.2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择生物质原料,并且将生物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得到干燥的生物质;步骤二:将干燥的生物质投放进热解炉中,在缺氧条件下加热至300‑600℃,使生物质热解形成生物炭,待冷却后收集备用。本发明通过选用碳含量高且灰分低的生物质作为原料制备出生物炭,然后对生物炭进行改性,通过对生物炭进行物理活化,改善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增加比表面积,通过加入强酸溶液、氧化剂和含氮有机阳离子化合物,能够在生物炭的表面增加含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可以与金属离子或其他污染物发生络合或离子交换反应,从而增强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53234.6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梯度结构铝合金材料的工艺。本发明通过将5系硬化态铝合金在200℃进行软化退火处理,再对软化处理的材料进行约束变形处理,最后对变形的材料在170℃‑190℃进行稳定化退火处理。通过本工艺制备的5系铝合金材料具有单层梯度结构或双层梯度结构,获得的铝合金梯度结构材料具有高强高韧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大于380.0MPa,屈服强度大于290.0MPa,均匀延伸率大于14.0%。制备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成本较低,对加工条件要求不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7679.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1D8/00 , C21D6/00 , C21D1/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50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碳层状纳米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的制备工艺。其步骤包括:S1、将热轧超低碳钢试样进行室温冷轧,调节冷轧参数,使原有的贝氏体和铁素体组织破碎并拉长,获得致密的层状组织;S2、将试样快速升温至接近全奥氏体化区域AC3温度,并保温;S3、快速降至室温,得到非再结晶区和再结晶区组成的层状结构,非再结晶区以原始组织中的变形拉长的铁素体,再结晶区为纳米级的贝氏体和铁素体。本发明采用较为简单的冷轧+退火的热处理工艺。得到再结晶纳米铁素体+贝氏体晶粒+非再结晶铁素体粗晶构成的层片状结构,具有高强度、高塑性的优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72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65221.3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正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聚合物防凝结翻滚搅拌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混凝土聚合物防凝结翻滚搅拌装置,包括搅拌主体、非对称抬升式下料机构、温差式防混凝土凝结搅拌机构和混凝土水反应延迟机构,所述温差式防混凝土凝结搅拌机构设于搅拌主体内,所述混凝土水反应延迟机构设于温差式防混凝土凝结搅拌机构内,所述非对称抬升式下料机构设于搅拌主体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聚合物防凝结翻滚搅拌装置,通过混凝土水反应延迟机构,利用超声波对混凝土聚合物分子进行振动,从而破坏分子之间的键,使聚合物分散在混凝土中,防止其凝结。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93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45062.5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N23/20008 , G01N23/04 , G01N1/28 , G01N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钴轴承钢透镜试样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使用线切割机在试验钢中切取薄片状透射电镜原始试样;将得到的薄片在不同目数的水磨砂纸中逐级打磨并控制减薄,使用透射电镜冲孔器冲得标准样;将标准样进行电解双喷穿孔制作薄区;穿孔后的试样在无水乙醇中清洗两遍后干燥即可。本发明使用的电解双喷液在失效后仍可以回收使用,将失效旧电解液按照一定比例添加进新配的双喷电解液中,依然可以制备出薄区面积大、质量稳定的透镜试样;不仅节约了电解液的使用,同时也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45063.X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电化学抛光试样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使用线切割从原始试样中切取待测试样,将切下的试样分别使用不同目数的水磨砂纸逐级打磨并在抛光机上抛光至光滑无划痕后洗净干燥;打磨好的试样使用无色指甲油将试样边缘封好,裸露出需要抛光的部分;指甲油半干后将试样固定在电解槽的外侧壁上,进行电化学抛光。本发明使用电解液对于不锈钢的电解抛光相当稳定,抛光过程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无需制造低温环境,抛光后试样抛光面平整度很好,可以很好的除去试样表面残余应力,在EBSD测试过程中解析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2192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16179.1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水果分拣机,属于水果分拣器械领域。包括包括机架、左上护板、右上护板、左下护板、右下护板、辊筒、电机架、减速电机、下出料口、挡板、下料斗、一级出料口、左侧板、右侧板等部件。二级辊筒组的长度小于一级辊筒组的长度且二级辊筒组中相邻两辊筒之间的间距小于一级辊筒组中相邻两辊筒之间的间距,通过减速电机带动一级辊筒组和二级辊筒组转动,从而实现了水果的精确分拣。本发明设计结构精巧,部件简洁易懂,安装迅速,方便上手。
-
公开(公告)号:CN10656494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60100.8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19/02 , B82Y40/00 , C01P2002/72 , C01P2004/64 , C01P2006/40 , C01P2006/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二氧化锡微粒的制备方法;利用SnCl4·5H2O为锡源,使用氨水作为沉淀剂,在水溶液的条件下,形成溶胶‑凝胶,静置后喷雾干燥,最后将粉体在马弗炉热处理得到纳米纳米级高纯二氧化锡;本发明简单有效、环境污染较小、产率较高、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