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8470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48535.6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0 , F24F13/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下底壳;上底壳,上底壳具有第一连接侧板,第一连接侧板用于与下底壳相连接,第一连接侧板设置有限位部,部分的下底壳延伸至限位部内与上底壳相连接。在上底壳上设置有起限位作用的限位部,并将部分的下底壳延伸至限位部内以实现上底壳与下底壳连接,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在下底壳上设置限位凸筋使上底壳与下底壳连接造成的限位凸筋间容易产生冷凝水聚集的问题。即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防止空调器的冷凝水在下底壳上凝聚,有效地解决了空调器在长时间使用下容易滋生细菌等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06813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0430632.4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座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基座的至少部分与空调室内机的底壳相对,底壳上设置有用于汇流冷凝水的汇流区,用以汇流冷凝水,基座包括:座体,座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入部;凹入部的至少部分与汇流区相对,凹入部朝向远离汇流区的方向凹入,以在汇流区与凹入部之间构成减缓空间,以减缓汇流区的冷气传导至座体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基座上容易产生凝露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1569.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73 , F24F8/108 , F24F11/89 , F24F11/70 , F24F13/28 , F24F11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其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部,过滤部具有多个相分隔的具有不同过滤等级的过滤腔;选择部,选择部可转动地套设在过滤部外,选择部具有通风口,通风口用于与多个过滤腔中的一个连通。这样,过滤部包括多个具有不同等级的过滤腔,可以根据外部环境选择对应等级的过滤腔,通过控制选择部和过滤部相对转动,使选择部的通风口与选择的过滤腔连通,对外部环境的空气进行过滤。本申请提供的过滤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外部环境下室外新风的过滤,有利于提高新风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1352.9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38 , F24F1/0071 , F24F1/0073 , F24F13/08 , F24F13/24 , F24F8/133 , F24F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室内机,属于新风机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基座形成有多个安装位,基座的上部形成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其中第一安装位,形成有安装过滤器的第一容置腔室;第二安装位,形成有安装换热器的第二容置腔室;基座在第一容置腔室和第二容置腔室之间形成有夹角空间,基座在夹角空间形成有第三安装位,第三安装位作为预留位,用于可选择、可拆卸的安装辅助功能模块。本发明通过在过滤器和换热器之间设置辅助功能模块,能够对新风进行处理,使进入到室内的新风更加洁净,同时辅助功能模块还能对新风进行导流,使新风可以平滑的从过滤器的一侧流入至换热器的一侧,减少了风量损失同时降低了新风机进风时所产生的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4251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1613914.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7 , F24F13/22 , H02K9/19 , H02K9/20 , H02K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底壳,电机,电机设置在室内机底壳的一端;冷凝水引水结构,包括水道,所述水道设置在室内机底壳上,沿底壳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朝向电机所在端的倾斜面,使冷凝水在所述水道内能够向电机所在端流动,将其汇聚并引入集水装置中;集水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底壳的电机所在侧,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设置在电机的下方。本发明通过对底壳部件进行进一步改进,提出一种高效、可靠的具有电机散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
-
公开(公告)号:CN11373927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58794.3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73 , F24F8/10 , F24F13/28 , F24F1/0011 , F24F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滤网架、过滤网组件、空调器的风口组件和空调器。架体件上设有相对的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过滤网组件包括滤网件、架体件和滤芯,滤芯设置在滤网件与架体件之间;第一扣合结构设置在背离滤网件的一侧,第二扣合结构设置在朝向滤网件的一侧,滤网件上设置有朝向架体件的第三扣合结构,第三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配合。风口组件包括过滤网组件和面板体,面板体上形成风口;面板体上设有第四扣合结构;空调器包括风口组件。当风口组件处于第一使用状态,过滤网组件设置在风口,当风口组件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仅滤网件设置在风口。本发明使面板体和滤网件成为通用件,降低开模数量而降低生产成本,且提升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40516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78451.8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电器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电器盒的第一侧设置有散热模块安装区,散热模块安装区的上方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引流槽,在散热模块安装区的侧部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与第一引流槽连通的第二引流槽,在散热模块安装区的下部设置有与第二引流槽连通的排水孔;散热模块安装区的后部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的上沿高于所述散热模块安装区的下部边缘。上述电器盒可以有效地将电器盒表面上的水引导向下方流动,从而避免电控元件出现风险;并且,电器盒能够以竖直状态安装到空调室外机中,可以减少空调室外机所占用的空间;同时,不需要将电器盒倒扣放置,不会使接线端子朝下,在生产、安装和售后维修过程中带来不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47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548535.6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0 , F24F13/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下底壳;上底壳,上底壳具有第一连接侧板,第一连接侧板用于与下底壳相连接,第一连接侧板设置有限位部,部分的下底壳延伸至限位部内与上底壳相连接。在上底壳上设置有起限位作用的限位部,并将部分的下底壳延伸至限位部内以实现上底壳与下底壳连接,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在下底壳上设置限位凸筋使上底壳与下底壳连接造成的限位凸筋间容易产生冷凝水聚集的问题。即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防止空调器的冷凝水在下底壳上凝聚,有效地解决了空调器在长时间使用下容易滋生细菌等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06578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86332.X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密封接头,包括:套管,用于穿设待密封件,套管的第一端为用于插入过线孔的一端;挡水圈,挡水圈套设于套管的外壁上,且位于套管的第一端,套管的第一端的端部伸出挡水圈形成挡水部;设置于挡水部的外壁上的卡扣,卡扣和挡水圈之间形成与过线孔的孔壁卡接的卡槽。本发明的挡水部能够防止外部雨水进入过线孔后,不会直接顺流在电气件上,而是被挡水部环形挡住。挡水圈能够使得雨水不会直接进入到过线孔中,而是被挡水圈挡住,起到一定的防淋雨效果。本发明装配时,只需要插入过线孔即可达到密封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装配工序,所需零件相对较少,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617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77435.4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14 , F24F1/0011 , F24F11/79 , F24F11/65 , F24F12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导风机构,其包括:左侧连杆组件、右侧连杆组件以及导风板组件;左侧连杆组件和右侧连杆组件的内侧大端铰接于空调器,外侧大端铰接于导风板组件,左侧连杆组件和右侧连杆组件均为可折叠伸缩结构,左侧连杆组件和右侧连杆组件同步伸缩,以同步带动导风板组件呈不同导风状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控制方法,解决传统导风板工作空间受限,导风灵活性不强、模式单一、导风效率低以及人体直吹的问题,从而实现更好的导风效果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