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306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80015568.5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压接端子,通过防止湿气穿过电线的导体进入,即使在电线连接部分上存在湿气,它也能消除了电线的导体中的侵蚀问题。该压接端子(10)的电线连接部分(12)包括与电线连接部分(11)的前部区域的基板部分连续的下面板(14),和上面板(15),该上面板延伸超过下面板(14)的末端,并可通过在它们之间的连结部处向上和向前弯折而定位在下面板(14)上方。该上面板(15)和下面板(14)形成截面形态,使得当所述上面板(15)和下面板14)放置和结合在一起时,在其中形成内部空间,以容纳电线(W)的末端部分,并且还使得当通过从垂直方向接收压接力而压缩并密封该内部时,压接电线的末端部分。而且,电线插入孔(17)设置在下面板(14)和上面板(15)之间的连结部(16)中,以允许电线(W)的末端部分插入到所述下面板(14)和上面板(15)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48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8290.8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 H01R13/629
Abstract: 一种嵌合操作杠杆(30)包括:转动支轴孔(33),该转动支轴孔与第一连接器壳体(10)上的凸台部(13)转动接合;凸台引导槽(34),该凸台引导槽(34)使得所述凸台部(13)和所述转动支轴孔(33)之间能够接合或脱离;以及作用点突起部(37),该作用点突起部(37)从第二连接器壳体(20)的内侧的突起部引导槽(25)上的接合开始位置、与所述嵌合操作杠杆(30)的转动相联系地移动,以与第二连接器壳体(20)内的突起接合突起部(27)相接合,从而在嵌合方向上施加作用在第二连接器壳体(20)上的力。所述转动支轴孔33形成为椭圆形形状,当所述连接器壳体完全嵌合在一起时,当所述嵌合操作杠杆(30)在返回方向上转动时,该椭圆形形状允许此处与所述凸台部的接触位置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43040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80013609.1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3/26 , H01R13/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26 , H01R13/62938 , H01R13/62955 , Y10T29/53209 , Y10T29/53222 , Y10T29/53257 , Y10T29/53274
Abstract: 杠杆夹具(2)和连接器装置(1)设置有:开/闭门(7),该开/闭门(7)在允许安装连接器(20)的开启位置与防止处于安装位置的连接器(20)卸下的关闭位置之间移位;门保持器(9),该门保持器(9)用于将开/闭门(7)保持处于开启位置;以及自动门开启器(DA),在完成从装配操作开始位置到装配操作结束位置的操作时,该自动门开启器(DA)克服门保持器(9)的保持力使处于关闭位置的开/闭门(7)移动到开启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65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80061494.9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9 , H01R4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适于小型化,并且不会引起部件数量的增加或装配步骤的增加,使得可以使用与杠杆式连接器的插入力一样低、或甚至比杠杆式连接器的插入力更低的插入力使连接器壳体彼此配合并连接。本发明中的阳连接器壳体(10)设置有:突起(14),当定位在与所谓的阴连接器壳体(20)的配合起始位置时,该突起(14)的末端比阴连接器壳体(20)的后端(20b)更向后突出;以及杆支撑孔(15),该杆支撑孔(15)形成在突起(14)的末端(14a)中,使得能够将作为单独构件的杆形构件插入其中。本发明中的阴连接器壳体(20)设置有:升起部(23),该升起部(23)与前述的突起(14)的末端(14a)相对;以及倾斜面(24),当该倾斜面(24)的末端已经插入杆支撑孔(15)中时,杆形构件(31)的中段的外表面能够与该倾斜面(24)接触。通过贯通杆支撑孔(15)插入杆形构件(31),并且将所谓的杆形构件按压到倾斜面(24)上,阴阳连接器壳体(10)与(20)彼此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91192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882977.3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线结合方法,包括:将包括从第一电线(10)的绝缘护套(11)露出的多个股线(12a)的第一芯线(12)布置于用于超声结合的砧(8)侧,并且将包括从第二电线(20)的绝缘护套(21)露出的多个股线(22a)的第二芯线(22)布置于用于超声结合的焊头(6)侧,第二芯线(22)的截面积比第一芯线(12)大;以及通过焊头(6)与砧(8)之间的超声结合将第一芯线(12)与第二芯线(22)结合到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5765792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480063267.3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装接有端子的电线(1)通过利用成型模具在导体连接到的端子(3)的导体露出部上形成树脂部而构成,该树脂部覆盖导体露出部。装接有端子的电线(1)具有设置在树脂部(4)中的分离防止部(14),从而当释放成型模具时,防止树脂部(4)在释放方向上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28309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61499.1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9 , H01R4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 , H01R13/506 , H01R13/6272 , H01R13/6275 , H01R43/26 , Y10S439/923 , Y10S439/953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使连接器小型化,并且在不引起构成部分的数量或制造过程的数量的增加的情况下,能够用等于或小于由杠杆连接器所需的插入力进行连接器壳体之间的配合连接。阳连接器壳体(10)具有:第一突起(14),当阳连接器壳体(10)安置在阳连接器壳体(10)开始配合到阴连接器壳体(20)中的位置处时,该第一突起(14)的前端向后突出到阴连接器壳体(20)的后端(20b)之外;以及第一凹部(15),该第一凹部(15)形成在第一突起(14)的前端(14a)中,使得另一杆形构件的顶端能够插入;其中,阴连接器壳体(20)具有:第二突起(23),该第二突起(23)设置成以便与第一突起(14)的前端(14a)相对;以及第一接触面(24),顶端插入到第一凹部(15)中的杆形构件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能够接触该第一接触面(24)。杆形构件用作用于使阳连接器壳体(10)和阴连接器壳体(20)进入配合连接的杠杆。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8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80011332.9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3/26 , H01R13/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21/09 , H01R13/621 , H01R13/639 , Y10T29/53796 , Y10T403/702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嵌合夹具(11),包括:筒状夹具本体(13),本体接合部(23)与阳连接器壳体(59)的第一接合部(79)在该筒状夹具本体(13)上接合;内筒件(15),保持该内筒件(15)以能够在轴向上执行相对移动,从而使内筒接合部(27)从夹具本体(13)凸出;内筒接合部(27),该内筒接合部(27)与阴连接器壳体(63)的第二接合部(87)接合;以及螺丝轴(17),该螺丝轴(17)通过螺纹嵌合到在内筒件(15)的内筒的内部外周面上形成的螺纹部内,保持所述螺丝轴(17),以便能够相对于夹具本体(13)的另一端旋转,而不在轴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59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180015581.0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0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即使湿气存在于电缆连接单元上通过防止湿气进到导体可以解决腐蚀问题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采用端子(10),其前部含有电连接部分(11),而其后部含有电线连接部分(12),它在截面图中看大致是U形的,并且含有基板部分(21、23)和一对从其两个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部分(22,24)。电线(W)的末端插入端子(10)的电缆连接单元(12),而电缆(W)的导体(Wa)和绝缘护套(Wb)放置在基板部分(21,23)的上表面上。在这种状态下,导体(Wa)与基板部分(21,23)通过焊接互相接合,以形成端子(10)和电缆(W)的连接结构,至少插入电缆连接单元(12)的电缆(W)的导体部分(Wa)被金属覆盖件(30)覆盖,并且通过焊接,导体(Wa)与覆盖件(30)一起与基板部分(21,23)互相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270653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180061494.9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9 , H01R4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适于小型化,并且不会引起部件数量的增加或装配步骤的增加,使得可以使用与杠杆式连接器的插入力一样低、或甚至比杠杆式连接器的插入力更低的插入力使连接器壳体彼此配合并连接。本发明中的阳连接器壳体(10)设置有:突起(14),当定位在与所谓的阴连接器壳体(20)的配合起始位置时,该突起(14)的末端比阴连接器壳体(20)的后端(20b)更向后突出;以及杆支撑孔(15),该杆支撑孔(15)形成在突起(14)的末端(14a)中,使得能够将作为单独构件的杆形构件插入其中。本发明中的阴连接器壳体(20)设置有:升起部(23),该升起部(23)与前述的突起(14)的末端(14a)相对;以及倾斜面(24),当该倾斜面(24)的末端已经插入杆支撑孔(15)中时,杆形构件(31)的中段的外表面能够与该倾斜面(24)接触。通过贯通杆支撑孔(15)插入杆形构件(31),并且将所谓的杆形构件按压到倾斜面(24)上,阴阳连接器壳体(10)与(20)彼此配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