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电线结合方法和结合的端子电线

    公开(公告)号:CN11091192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0880934.1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一种端子-电线结合方法,包括:将第一端子电线(10)的第二端(10b)处的第一芯线(12)布置于砧(8)侧并且将第二端子电线(20)的第二端(20b)处的第二芯线(22)布置于焊头(6)侧,第一端子电线(10)具有与在第一端(10a)从绝缘护套(11)露出的第一芯线(12)连接的第一端子(13),第二端子电线(20)具有与在第一端(20a)从比第一端子电线(10)的绝缘护套(11)长的绝缘护套(21)露出的第二芯线(22)连接的第二端子(23);以及通过焊头(6)和砧(8)之间的超声结合将在第二端(10b)处的第一芯线(12)和在第二端(20b)处的第二芯线(22)结合到一起。

    压接端子和端子压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3978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1162878.0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生产率并确保电线连接部与芯线之间的紧贴强度的压接端子和端子压接装置。包括端子连接部(11)和电线连接部(12)和连结部(13),电线连接部被划分为:在压接加工时被载置在第1模具(112)的凹状面且载置电线(50)的端部的底部(14);从底部的一端延伸,卷绕到电线的端部的第1筒片部(15);以及从底部的另一端延伸,卷绕到电线的端部的第2筒片部(16),底部在载置电线的末端的芯线(51)的区域具有:形成在凹状面(112A1)侧的外壁面且在压接加工时使形成于凹状面(112A1)的凸部(112b)插入到其中的凹部(19A);以及伴随该凹部(19A)的形成而形成的内壁面的凸部(19B)。

    压接端子和电线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603090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580009666.6

    申请日:2015-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62 H01R4/185 H01R13/113 H01R13/5216

    Abstract: 压接端子(15)和电线(11)的连接构造包括:压接端子(15),其设置有被压接于电线(11)的电线连接部(27),连设有导体压接部(37)和包覆压接部(41);以及止水片材(17),其具有使导体(19)与导体压接部(37)接触的开口部并夹装在电线连接部(27)与电线(11)之间。在与电线连接部(27)的底板部(43)垂直且包含电线轴线(55)的截面中,在铆接而压接的相连部(39),将电线连接部(27)的导体压接部后端点(63)和包覆压接部末端点(65)连接的第2直线(67)与底板部(43)的第2夹角θ2的角度,形成得大于将电线连接部(27)的导体压接部后端点(63)和包覆(21)的包覆前端(49)的电线轴方向位置所对应的点(59)连接的第1直线(61)与底板部(43)的第1夹角θ1。

    压接端子和电线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603090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9666.6

    申请日:2015-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62 H01R4/185 H01R13/113 H01R13/5216

    Abstract: 压接端子(15)和电线(11)的连接构造包括:压接端子(15),其设置有被压接于电线(11)的电线连接部(27),连设有导体压接部(37)和包覆压接部(41);以及止水片材(17),其具有使导体(19)与导体压接部(37)接触的开口部并夹装在电线连接部(27)与电线(11)之间。在与电线连接部(27)的底板部(43)垂直且包含电线轴线(55)的截面中,在铆接而压接的相连部(39),将电线连接部(27)的导体压接部后端点(63)和包覆压接部末端点(65)连接的第2直线(67)与底板部(43)的第2夹角θ2的角度,形成得大于将电线连接部(27)的导体压接部后端点(63)和包覆(21)的包覆前端(49)的电线轴方向位置所对应的点(59)连接的第1直线(61)与底板部(43)的第1夹角θ1。

    压接端子和电线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60630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0912.X

    申请日:2015-03-23

    Inventor: 青木泰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H01B1/026 H01R4/62 H01R13/03 H01R43/048

    Abstract: 包括:电线(11),其具有导体(17)、覆盖导体(17)的绝缘性的覆皮(19)、和去除终端部的覆皮(19)而使导体(17)露出的导体露出部;压接端子(13),其由与导体(17)不同的金属材料构成,形成有电线连接部(25),该电线连接部(25)具有将电线(11)的终端部的导体露出部压接的导体压接部(35)、和将留在电线(11)的终端部的覆皮(19)的一部分压接的覆皮压接部(39);以及中间电位膜(15),其以将被压接在电线(11)的终端部的状态下的电线连接部(25)的外周覆盖的方式将与压接端子(13)的金属材料不同的电位的金属喷射而成膜。

    端子接头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63181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80025029.4

    申请日:2012-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8 H01R13/432

    Abstract: 一种矛杆(3),其从端子本体(2)的外表面突出以防止从连接器壳体(5)的腔室(51)掉出,该矛杆(3)包括:倾斜板形状的矛杆本体(31),该矛杆本体(31)从端子本体(2)的外表面朝外部突出的长度从该端子本体(2)的前端侧到后端侧逐渐增加;以及,屏蔽板(32),该屏蔽板(32)从矛杆本体(31)的后端缘朝端子本体(2)的外表面延伸,使得在矛杆本体(31)的后端缘与外表面之间并未形成朝端子后端敞开的开口。

    端子配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3488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80023576.9

    申请日:2012-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2

    Abstract: 端子配件(1)包括:矛杆(3),该矛杆(3)与连接器壳体(5)的腔体(51)中的固持凹槽(52)相接合,并且被布置成从端子主体(2)的外侧表面突出,并且通过矛杆(3)与固持凹槽(52)的接合来防止该矛杆(3)从腔体(51)掉出,其中,与固持凹槽(52)相接合的过程中当端子主体在处于在弹性移位方向(Q)上直立的直立状态中时,矛杆(3)重叠在所述端子主体(2)的第一外侧壁(22a)的内表面上,并且矛杆(3)是带形片(27)的自由端,带形片(27)在弹性移位方向(Q)上具有预定的宽度并且平行于插入到腔体(51)中的插入方向(P)延伸。

    连接器嵌合夹具和低插入力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8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80011332.9

    申请日:2012-03-0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嵌合夹具(11),包括:筒状夹具本体(13),本体接合部(23)与阳连接器壳体(59)的第一接合部(79)在该筒状夹具本体(13)上接合;内筒件(15),保持该内筒件(15)以能够在轴向上执行相对移动,从而使内筒接合部(27)从夹具本体(13)凸出;内筒接合部(27),该内筒接合部(27)与阴连接器壳体(63)的第二接合部(87)接合;以及螺丝轴(17),该螺丝轴(17)通过螺纹嵌合到在内筒件(15)的内筒的内部外周面上形成的螺纹部内,保持所述螺丝轴(17),以便能够相对于夹具本体(13)的另一端旋转,而不在轴向上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