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9496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80790.2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根瘤菌TXN1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是从决明属牧草新鲜根瘤中分离和纯化,PCR检测nodA gene,并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所得,确定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新菌株系,并命名为天羽1号。于2018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191。本发明的根瘤固氮菌株系TXN1通过实验室盆栽回接试验证明其具有高效结瘤和固氮能力强的特性,接种该根瘤菌能够显著提高决明属牧草的根瘤数、根瘤固氮效率、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进而达到培肥地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418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74669.X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成花素基因GmFT2a在提高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效率方面的新应用。所述成花素基因GmFT2a主要在根瘤发育后期表达,并定位于根瘤皮层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从而显著增加大豆根瘤数量、重量和固氮酶活性,提高植株氮、磷含量,并最终增加转基因植物的生物量。本发明可实现豆科作物氮、磷养分的高效利用,并为高产分子育种以及光周期广适性的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且对发展减肥增效可持续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7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98852.3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23 , C12N15/82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磷转运蛋白基因GmPT5启动子的应用,具体公开的是GmPT5启动子在驱动豆科作物基因在根瘤中的表达及响应低磷方面的应用。通过启动子区段分析,克隆了GmPT5的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并证明了GmPT5的7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区段(包含5’UTR)均能驱动GUS蛋白在根瘤中的表达,不包含5’UTR的启动子区段则不能驱动GUS蛋白在根瘤中的表达,其中有1个区段驱动GUS蛋白在根瘤中的表达对低磷有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713407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774483.9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G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豆的嫁接方法,属于植物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萌发4、7和10天的幼苗,配合合理的缓苗处理均能提高大豆嫁接成苗率。其中,生长4天的幼苗结合3天的避光缓苗处理,成活率高达83%。由于砧木未保留子叶,此生长期的嫁接有利于开展大豆根、冠关系的研究。利用萌发7天和10天的幼苗进行嫁接并分别避光缓苗处理3天和1天,嫁接苗均能100%成活,均是较优的大豆嫁接体系。本发明所涉及的大豆高效嫁接体系,不仅丰富和优化了大豆嫁接技术,并且对在包括大豆在内的豆科作物在解析根、冠之间的营养交换、物质运输和信号转导等对改善作物抗逆性及高产优质的品种改良等方面提供了参考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5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570975.6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水培营养液,属于水培营养液技术领域,由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硫酸钾、硫酸镁、氯化镁、硫酸锰、硫酸铵、硫酸锌、硫酸铜、钼酸铵、硼酸钠、氯化钴、EDTA-铁盐和磷酸二氢钾组成。本发明所述的大豆水培营养液,能够保证大豆在温室或控温控湿的生长室中持续生长,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并能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可满足大豆不同时期养分需求,获得较多的种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豆水培营养液在利用大豆水培体系研究地下部器官生长发育及相关养分吸收规律的试验中具有一定优势,可为包括大豆在内的豆科作物在植物营养学、根系生物学、地下部器官发育与养分需求相关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培养方法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44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169419.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4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能够促进大豆侧根生长、结瘤固氮和大豆地上部生长的基因GmGRP1的克隆和应用。所述基因GmGRP1是克隆自在大豆侧根根尖和根瘤内高表达的一个非典型的MYB‑CC转录因子。过量表达GmGRP1(Plant Growth Protein)显著增加大豆二级侧根的密度,过量表达GmGRP1还促进了大豆的结瘤数量,最后过表达GmGRP1促进了大豆地上部的生长,增加株高、节数,提高了单株荚数、单株粒重最终提高了大豆单株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4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245060.6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SEC12‑like蛋白基因CPU1及其在提高大豆磷效率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正向遗传学方法,鉴定到一个影响大豆磷吸收效率的主效遗传位点,并鉴定到其中的候选基因CPU1。基因CPU1在大豆中存在着自然变异,包括2个等位基因,磷低效等位基因CPU1‑H1和磷高效等位基因CPU1‑H2。基于大豆整株转化植株的研究显示,抑制等位基因CPU1‑H2的表达显著降低了大豆的磷吸收效率,最终降低了转基因植株的生物量和产量。本发明为包括大豆在内的作物自然变异的遗传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科学见解,同时为磷高效分子育种提供优异等位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13264.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氮营养高效基因GmNN1及其应用。所述GmNN1基因从氮高效大豆材料中分离鉴定得到,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启动子区域存在43bp的插入/缺失变异,导致其表达量明显不同。近等基因系及转基因敲除/过表达GmNN1试验证明,GmNN1通过调控大豆结瘤进而提高了大豆氮效率。嫁接实验证明,GmNN1蛋白从地上部移动到根系调控大豆根瘤的形成,进而提高了生物固氮能力,最终促进了大豆生长和植株氮含量。本发明为氮高效及高效固氮的大豆分子育种或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对发展减肥增效的绿色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713407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810774483.9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G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豆的嫁接方法,属于植物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萌发4、7和10天的幼苗,配合合理的缓苗处理均能提高大豆嫁接成苗率。其中,生长4天的幼苗结合3天的避光缓苗处理,成活率高达83%。由于砧木未保留子叶,此生长期的嫁接有利于开展大豆根、冠关系的研究。利用萌发7天和10天的幼苗进行嫁接并分别避光缓苗处理3天和1天,嫁接苗均能100%成活,均是较优的大豆嫁接体系。本发明所涉及的大豆高效嫁接体系,不仅丰富和优化了大豆嫁接技术,并且对在包括大豆在内的豆科作物在解析根、冠之间的营养交换、物质运输和信号转导等对改善作物抗逆性及高产优质的品种改良等方面提供了参考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3552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1478010.0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瘤菌YZM0144及其应用,该菌株系是通过MO花生新品种捕捉自福建省尤溪地区土壤中的根瘤菌,从新鲜根瘤中对根瘤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菌株的16s rDNA部分序列进行测定,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新菌株系,并命名为福农4号。本发明的根瘤菌YZM0144通过实验室水培回接试验以及大田回接实验证明其具有高效结瘤、固氮能力强的特性,接种该根瘤菌能够提高花生生物量以及产量,可适用于华南酸性土壤,作为花生常规栽培的措施之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