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13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6593.8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B43/267 , E21B43/00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加砂压裂后瓦斯抽采致支撑剂运移试验方法,包括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注入组件、裂隙组件、固定组件和负压抽采组件,所述注入组件用于将带有支撑剂的压裂液注入到裂隙组件内,所述裂隙组件用于模拟带有裂隙的岩体在注入液体后的反应,所述固定组件不仅能实现裂隙组件的支撑固定,还能调整裂隙组件的倾斜角度,所述负压抽采组件用于模拟瓦斯抽采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S1:试验准备;S2:载荷施加;S3:进行压裂;S4:完成压裂;S5:负压抽采;S6:重复试验。真实地模拟在水力压裂煤层增透后瓦斯负压抽采导致支撑剂运移的情况,从而为水力压裂煤层增透后在瓦斯负压抽采后,煤层内裂缝出现的状态及再次进行水力压裂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42882.9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裂隙面强度影响支撑剂嵌入与运移试验方法,包括主要由注入组件、裂隙组件和固定组件组成的试验装置,所述注入组件用于将带有支撑剂的压裂液注入到裂隙组件内,所述固定组件不仅能实现裂隙组件的支撑固定,还能调整裂隙组件的倾斜角度;还包括以下步骤:S1:试验准备;S2:载荷施加;S3:进行压裂;S4:完成压裂;S5:重复试验。通过更换不同材质的裂隙板,实现裂隙面与岩层强度的改变,使其能模拟不同强度岩层裂隙的支撑剂裂隙渗流试验,从而能观察不同强度岩层在水力加砂压裂过程中及压裂后支撑剂嵌入与运移规律,为进一步的压裂施工作业提供可靠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85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0341312.4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裂隙气液两相渗流实验装置和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实验装置包括:气液预混部分,二氧化碳气体与清水在气液混合箱中完成预混过程;渗流部分,将两块岩样板胶结固定在渗流实验盒的内部,两块岩样板之间的缝隙模拟煤体裂隙,并作为渗流实验中气液混合流体流经的通道;监测控制部分,用于对渗流实验时时监测和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高压低温条件下,预先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于清水中,之后再通过升温降压,使二氧化碳在水中凝聚成气泡并均匀分布,再结合气液混合流动形态实时显微观测的方法,为岩体裂隙中气液两相渗流的研究提供硬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05502.2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Inventor: 李伟 , 刘健 , 孟祥军 , 孙自强 , 孙希奎 , 王立才 , 马彦 , 孙路路 , 范建国 , 胡兆峰 , 隋建才 , 刘强 , 关天举 , 辛爽 , 辛林 , 纪永虎 , 张庆振 , 程卫民 , 王刚 , 陈绍杰 , 褚宏春 , 范伟 , 牛茂斐 , 宋长勇 , 邓雪翔 , 路清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中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炭气化产物中CO2的捕集及循环封存方法,具体工艺步骤为:(1)在煤层中构建煤层开采与封填结构的煤层管路,安装气体分离装置,气体分离装置连接气体储罐;(2)、注入气化剂,逐层气化;(3)气化产物经气体分离装置分离,分离的二氧化碳输入气体储罐暂存,(4)第一层开采结束后,进行第二层的气化开采,同时向第一层注入封存材料和第一层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然后将第二层气体储罐中的气化产物排出;(5)逐层开采,最后向各煤层补充注入二氧化碳封填;本方法通过将CO2就地封存不仅减少了后续CO2运输成本,而且封存结束后可对封存区域的上覆岩层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有效防止地表下沉。
-
公开(公告)号:CN1112919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099129.8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实时分级预测及自检方法,它是对隧道工作面前方围岩进行钻进的同时同步采集钻进参数、围岩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和围岩等级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优化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自动对比确定最优的模型作为最终的预测模型;对待分级预测的隧道围岩,一种利用确定的最优预测模型直接实时预测围岩岩体基本质量指标间接的预测围岩等级,另一种同步利用确定的最优预测模型直接实时预测围岩等级,两种分级结果自动进行对比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样本数据进行扩充更新;本发明方法大大简化了分级程序,提高了分级效率,同时,自动对比选择多种预测模型,确保了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19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98831.X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04B38/10 , C04B2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膨胀致孔提高泡沫混凝土孔道连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矿渣、稳泡剂和石灰石放入搅拌锅中并搅拌均匀;将细骨料与玻璃纤维和植物纤维掺杂混合,再加入溶胀剂,得到改性泡沫混凝土混合物添加剂,然后加入搅拌锅中;在搅拌锅加入水,并加入CaO碱激发剂,搅拌均匀后制成湿料;采用物理发泡法制备泡沫,将泡沫与湿料混合制成料浆;将料浆倒入高压反应容器中,密封,搅拌同时加高压,混合均匀后停止搅拌,静置成型,再加高温,混凝土内部的石灰石分解生成CaO和CO2,降至常温养护后,解除密封瞬间释压,得到具有连通孔的泡沫混凝土。本发明以高压气体作为膨胀剂,制备得到气孔多、连通孔数量多的泡沫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77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0922636.7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煤层采空区埋管取热方法,第一步,由副井进入深部煤层开采区域,并在深部煤层开采区域的第一水平位置设置集中换热站,集中换热站通过集中换热管路连接至深部煤层开采的工作面,集中换热管路结合集中换热站用于将冷水注入工作面并将热水运输至地面;第二步,在工作面沿左右顺槽分别布置入水管和出水管,并随工作面的推进布置若干横向取热管路,每根横向取热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入水管、出水管连通,且每铺设一根横向取热管路后及时通过导热材料进行充填,实现边采边铺边回填。通过注水取热,降低采空区温度,对工作面的开采进度影响小,同时能确保安全开采和长期利用采空区地热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22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1015167.7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在致密岩芯中渗流规律的快速准确测定装置和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三轴岩芯夹持器、管路系统、渗流系统、压力系统、阀门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定致密岩芯的视渗透率;通过保持致密岩芯的轴向位移不变,调节施加于致密岩芯上的轴压和围压,测定致密岩芯的Biot系数;根据测得的Biot系数,保持致密岩芯的有效应力不变,测定气体在致密岩芯中渗流的Klinkenberg系数。该装置和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气体在致密岩芯中的渗流规律,操作简单,对于致密气藏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09530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82723.3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油气田压裂增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差式活塞增压蓄能脉冲装置,包括入口、射流泵、两位四通换向主阀、增压液泵、弹性蓄能系统、溢流阀;装置入口后侧与射流泵连通,通过入口、射流泵配合驱动两位四通换向主阀、增压液泵往复运动,增压液泵与弹性蓄能系统连通并向弹性蓄能系统中输送液体,弹性蓄能系统中压力随着输入液体的增多而逐步上升,弹性蓄能系统与溢流阀连通,弹性蓄能系统通过溢流阀向出口输出高压液体;该装置通过射流驱动压差下大面积比活塞的高增压和高压气体的高蓄能,实现了大幅提高单次脉冲幅值和增加作用时间的目的,进而大幅提高了高压脉冲波的致裂及增渗增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43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630159.1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钻孔注水孔内旋流聚渣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旋转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圆筒壳体、倒刺、固定支架和固定轴,旋转装置包括转轴,旋转叶片和旋转连杆;圆筒壳体外表面设置有倒刺,设置固定支架用于将固定轴同轴安装在圆筒壳体内,固定轴位于固定支架左侧部分装有减阻盖;固定轴位于固定支架右侧部分安装有转轴,并在转轴的右端装有减阻盖,旋转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于旋转叶片的叶片边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短钻孔注水孔内旋流聚渣方法,步骤A、在短钻孔内下放套管;步骤B、准备聚渣装置安置于注水管网上;步骤C、水力驱动旋转叶片旋转;步骤D、结束注水。易操作、高效,以解决排渣不完全、堵塞注水渗流通道、泊肃叶现象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