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3059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01145672.8

    申请日:2001-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优化正极混合物层的厚度与负极混合物层的厚度之间的关系能够改善特性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卷绕电极体,其中在其间设置有隔板的条件下卷绕带状的正极和负极。在充电时,锂金属会在负极上析出。负极的容量用包藏/释放锂的容量组分以及析出/溶解锂金属的容量组分的和表示。正极混合物层的厚度与负极混合物层的厚度的比为0.92或更大。从而,能够实现锂金属在负极上的稳定析出,并能够获得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特性。

    电池
    23.
    发明公开
    电池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610174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55207.5

    申请日:200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性能例如循环性能的电池。该电池包括螺旋状盘绕的电极体,该电极体包括螺旋状盘绕的阴极和阳极以及介于其间的隔板。阳极容量包括通过轻金属的插入和脱出而得的容量分量及通过轻金属的沉积和溶解而得的容量分量,而且由二者总和表示。隔板浸渍了通过将锂盐溶解于溶剂而形成的电解质溶液。作为电解质盐,使用二氟[草酸根-O,O′]硼酸锂、四氟[草酸根-O,O′]磷酸锂或二氟双[草酸根-O,O′]磷酸锂。通过形成稳定的涂层,可防止溶剂的分解以及沉积的锂金属与溶剂间的反应。

    二次电池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63965A

    公开(公告)日:2002-08-14

    申请号:CN01145672.8

    申请日:2001-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优化正极混合物层的厚度与负极混合物层的厚度之间的关系能够改善特性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卷绕电极体,其中在其间设置有隔板的条件下卷绕带状的正极和负极。在充电时,锂金属会在负极上析出。负极的容量用包藏/释放锂的容量组分以及析出/溶解锂金属的容量组分的和表示。正极混合物层的厚度与负极混合物层的厚度的比为0.92或更大。从而,能够实现锂金属在负极上的稳定析出,并能够获得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