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系统及抛光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3862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1610592.3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系统及抛光方法,抛光系统包括抛光固定装置和抛光设备,其能够对堆叠在一起的片状的待抛光产品进行抛光,每张待抛光产品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抛光系统及抛光方法,抛光系统的抛光固定装置将数百片产品固定后,抛光设备可以一次性对数百片产品进行抛光,在提高了抛光效率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抛光后产品的废品率,废品率低达千分之三左右。

    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7614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09681.6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抛光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台,还包括与支撑台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有至少两个定位针,所述支撑台与操作台固定连接后,所述支撑台与操作台共同形成待抛光产品的放置平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光固定装置及抛光系统,抛光固定装置将数百片产品固定后,抛光设备可以一次性对数百片产品进行抛光,在提高了抛光效率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抛光后产品的废品率,废品率低达千分之三左右。

    扩散板模仁及扩散板模仁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094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43579.5

    申请日:2017-05-16

    Inventor: 张恒 方宗豹 朱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33/3842 B29C33/00 B29L2011/00 G02B5/0268

    Abstract: 一种扩散板模仁,包括模仁本体,模仁本体的表面设有多排第一网点和多排第二网点,各第一网点与各第二网点相互交错排列,每排第一网点包括多个第一凹槽,每排第二网点包括多个第二凹槽,第一网点的各第一凹槽与第二网点的各第二凹槽相互错开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半径。本发明的扩散板模仁制作的扩散板能将光线向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集中起来,抑制大角度光强度,达到防眩光的效果。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扩散板模仁制作方法。

    一种光栅结构彩色滤光片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4600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31264.2

    申请日:200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栅结构彩色滤光片,主要由基板、黑色矩阵、彩色滤光层、保护膜和ITO导电膜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覆盖有介质膜层,该介质膜材料的折射率大于1.65,所述彩色滤光层为亚微米埋入式光栅结构,光栅由金属层和低折射率介质层构成,所述金属层位于近基板侧,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位于远离基板侧,介质材料的折射率小于1.65;通过不同的光栅结构参数获得不同颜色的光栅单元。本发明基于亚微米埋入式金属光栅结构,其TE、TM偏振光下的透射光谱特性相同,光能利用率高,输出光的纯度高,能进行超大幅面的制造。

    一种衍射变色激光打标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35776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153957.X

    申请日:2007-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衍射变色激光打标方法及其装置,采用大功率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作为光源,激光束满足干涉要求,由分束元件产生分束光,通过光学透镜组将光点会聚到材料表面,形成均匀干涉条纹光场,在材料表面位置激光功率密度超过材料损伤阈值,以形成干涉条纹刻蚀,通过扫描控制,实现衍射光变色图形的打标。所述的装置,采用由光源、光束整形器和干涉光学系统构成的干涉型光学头,形成的干涉条纹光场位于放置在所述运动平台的待打标材料表面。本发明可以避免陨石坑效应,提高图像的分辨率;获得衍射变色的激光打标图样。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7524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810215515.1

    申请日:2018-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包括侧面、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的顶面以及形成在所述底面上的多个凹陷网点,所述侧面为入光面,所述顶面为出光面,每个凹陷网点为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顶面凹陷形成的C型凹槽、环形凹槽或球形凹坑,每个凹陷网点具有靠近光源的前端和远离光源的后端,每个凹陷网点的凹陷深度从所述前端至所述后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