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993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10854678.5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厚度优化设计方法,属于表面涂层防护技术领域,通过在涡轮叶片上选取均匀分布的代表节点,以代表节点位置的温度和应力结果来反映各局部区域的状态,将复杂叶片的TBCs厚度分析等效为对有限数量的代表节点位置的厚度优化设计,减少了分析计算量;建立数学公式来反映高隔热性能、低应力水平和低制备成本的设计目标,通过引入多目标优化算法计算得到每个代表节点位置的最佳陶瓷层厚度,将总目标函数值作为叶片TBCs厚度的优化设计和评价参数,从而能够定量评价TBCs厚度分布方案的优劣,克服现有方法仅能定性评价的缺点,该方法有助于保证涂层服役安全和提高涂层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19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90549.1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6S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手风琴式蜂窝结构,该蜂窝结构由若干个两级代表性胞元周期交错排列而成;其中,一级代表性胞元是由两个相同的菱形结构平行交错重叠成一个有一定壁厚的波浪形结构,二级代表性胞元为波纹夹芯结构,用于将两级代表性胞元相复合,获得多级手风琴式蜂窝结构。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级变形的形式吸收外部载荷,同时将载荷进行了阶段性分配,使得结构质量显著降低的同时能够多次承载,从而提高了蜂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能量效率,充分实现了轻量化的设计目标。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加载条件和工作环境,调整胞元的边长、张角、壁厚等参数,对多级手风琴式蜂窝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该结构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7752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16100.0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边界层控制的自适应表面及其工作方法,该自适应表面包括柔性可变形表面、变形控制装置、支撑结构体;柔性可变形表面由含有均匀分散球形散射体的高分子基体原位成型于支撑结构体构成;变形控制装置包括由压电式麦克风组成的超声相控阵、驱动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和阻抗匹配单元;支撑结构体为柔性可变形表面和变形控制装置提供安装平台,其背部带有固定装置,方便同目标对象与空气相接触的表面相连接;本发明为空气与固体壁面接触时形成边界层的控制提供了高柔性、高精确度的实施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气动外形的智能调控、喷射系统效能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93941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75958.4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A62D3/30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酯键交换反应的小分子辅助电子垃圾回收方法,包括:将废弃的电子垃圾浸泡在小分子处理液中,置于可加热的器皿中;将小分子处理液缓慢加热至120-200℃,保温0.5-8h,进而降解含有酯键官能团的基板树脂,分离电子元器件和基板,实现对电子垃圾中各类材料的全回收和循环利用。本发明实现了在较低温度下降解含有酯键官能团的基板树脂,分离电子元器件和基板,从而实现各类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树脂、玻璃纤维等的全回收和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0800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1211889.8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超声虚拟触觉的混合现实系统,包括头戴式光学设备、超声虚拟触觉设备、便携式数据处理终端;头戴式光学设备具有安装接口可以与超声虚拟触觉设备集成,其包括透明衍射式平显、虚拟图像产生单元、现实场景采集单元及辅助单元如通讯接口、电源管理等;超声虚拟触觉设备包括全透明超声相控阵、驱动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和阻抗匹配单元;便携式数据处理终端采取分立构架,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头戴式光学设备和超声虚拟触觉设备,实现信息的双向通信、物理环境重、空间位置提取、虚拟图像生成与融合、声场参数计算等功能;本发明为混合现实系统提供了高柔性、非接触式的虚拟触觉实施方式,实现人体对再造环境视觉和触觉感知的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095842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237173.X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04 , G06T7/11 , G06T7/136 , G06T2207/10004 , G06T2207/20021 , G06T2207/20076 , G06T2207/20081 , G06T2207/20084 , G06T2207/3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工业结构缺陷智能识别模型的检验方法,包括步骤:1)预备阶段,通过图像采集、整理与筛选形成检验数据集,对每一张图片使用矩形框标记待检对象,之后将检验数据集中的图像输入待检验识别网络,获取其识别结果;2)按照工程要求选择置信度阈值,在单张图像内计算每一个置信度高于阈值的识别标记框与每一个预设答案标记框的重合度值CAr;3)构建单张图像的重合度矩阵;4)按照工程要求选择重合度阈值,并判断识别框正误并统计数量;5)计算得到评估模型的识别检出率与准确率。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mAP检验方法在计算多尺度可分割目标识别效果时,识别框大范围抖动重叠导致的模型评估结果失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42497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511016756.6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P15/08
Abstract: 一种基于挠曲电效应的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及测量方法,该传感器包括相固连的基体和绝缘刚性圆柱壳体,两个挠曲电材料圆台相对的置于绝缘刚性圆柱壳体内,通过绝缘刚性圆柱壳体上盖给其一定的预紧力,挠曲电材料圆台的上下表面涂有电极,电极与电荷放大器输入端相连,电荷放大器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显示、存储模块相连;测量高g值加速度时,基体存在高g值的加速度,通过绝缘刚性圆柱壳体传递给挠曲电材料圆台,挠曲电材料圆台受惯性力发生变形产生应变梯度,产生极化电荷,经电极传递至电荷放大器,经处理实时的显示基体运动高g值的加速度变化情况;本发明无需对挠曲电材料圆台供电,具有无外加质量块、量程宽、适用频带宽、实时性良好、直接测量、结构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79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46762.8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气膜冷却卤素灯平面加热与冷却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冷却部件等,冷却部件在加热过程中分别对结构部件、加热部件和电气线路进行冷却;冷却部件分为高速冷却水冷却与高压冷却气冷却;加热部件主要将控制过的光束照射到指定加热面上;电气线路与控制电源相连,通过接受电路的控制信号实现加热灯输出功率的调整。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燃气热冲击及等温热循环试验装置成本高、噪音大、效率低及无法模拟梯度温度环境的缺点,克服了传统石英灯加热技术,采用定制灯管难以适用不同的加热环境的缺点,克服了传统石英灯加热技术,未采用强制冷却与聚焦灯罩导致的加热极限温度低与加热效率不高的缺点,实现了经济、安全、清洁、安静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572173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511017022.X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通过螺旋位移放大结构测量逆挠曲电系数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螺旋状的挠曲电材料,分别位于挠曲电材料内、外弧面的内电极与外电极、位于挠曲电材料下端部的反光膜,位于挠曲电材料上端部与挠曲电材料固定的固定杆;信号源输出控制信号并送入高压电源,内、外电极与高压电源相电连接,高压电源向内、外电极输出高压电源,通电后材料由于逆挠曲电效应,产生微小形变,材料的螺旋机构放大了形变幅值并在位于挠曲电材料下端部产生位移的输出;激光位移计射出测量光源与位于挠曲电材料下端部的反光膜相对放置,材料形变时便可测量形变量,结合材料结构、力电参数和形变量,便可计算出挠曲电材料的逆挠曲电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90800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11889.8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017 , G02B2027/014 , G06F3/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超声虚拟触觉的混合现实系统,包括头戴式光学设备、超声虚拟触觉设备、便携式数据处理终端;头戴式光学设备具有安装接口可以与超声虚拟触觉设备集成,其包括透明衍射式平显、虚拟图像产生单元、现实场景采集单元及辅助单元如通讯接口、电源管理等;超声虚拟触觉设备包括全透明超声相控阵、驱动单元、功率放大单元和阻抗匹配单元;便携式数据处理终端采取分立构架,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头戴式光学设备和超声虚拟触觉设备,实现信息的双向通信、物理环境重、空间位置提取、虚拟图像生成与融合、声场参数计算等功能;本发明为混合现实系统提供了高柔性、非接触式的虚拟触觉实施方式,实现人体对再造环境视觉和触觉感知的同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