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5316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39265.3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结构无损细观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混凝土材料细观三相结构的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混凝土试件进行CT扫描,顺序获取混凝土试件的多个二维断层扫描图像;步骤2,对所述多个二维断层扫描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并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三维模型重建;步骤3,将重建后的三维模型发送至3D打印机,3D打印机对接收到的三维模型进行混凝土试件实体模型的打印。本发明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结合3D打印技术,提出对混凝土内部砂浆、骨料、孔隙三相采用不同复合材料进行3D打印,实现了传统制造工艺无法完成的混凝土三相结构内部可视化模型的制备,打印过程高效、可重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13938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66964.X
申请日:2015-08-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CT技术构建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孔隙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所述冻融环境下的混凝土试件;对所述混凝土试件进行二维横向断层CT扫描,得到所述混凝土试件的多个CT扫描图像;对每个CT扫描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处理后的CT图像;将多个所述二值化处理后的CT图像,进行三维体重建,得到所述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试件的三维体孔隙结构;根据所述三维体孔隙结构,确定在所述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参数。本发明能够反映经历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孔隙结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93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917145.0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28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可渗透岩体的制备方法,通过CT扫描和3D打印相结合,通过关闭吼道,在不使用传统模具的情况下可以人为的根据研究目的保留不同的孔隙和喉道,便于对岩石的渗透性进行研究;利用微纳米CT扫描可渗透岩体试样,可以直观反映岩石内部孔隙、喉道以及节理分布,提高了可视化效果;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能够保证胶水粘结均匀,精度高,避免影响喉道的分布特征,并且能够实现3D打印岩体材料与孔喉材料、节理填充材料交替打印,并预留渗流孔道,使试样一次成型,避免了传统技术脱模对试样内部结构的损坏。本方法制得的试样与天然可渗透试样内部结构一致,为岩石物理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77440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57938.5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渗透性地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设定砖体试样内部裂隙的尺寸、倾角和分布,以及砖体试样形状,利用计算机建立含裂隙砖体的三维数字结构模型;步骤2,选择砖体试样制作需要的粉末状原料,包括砖体孔隙材料、骨架材料、填充材料和胶结剂;步骤3,将建立含裂隙砖体的三维数字结构模型输入到3D打印机中,利用3D打印机采用多喷头进行含柱状裂隙砖体试样的打印;步骤4,对含柱状裂隙砖体试样进行后期处理,即得。采用该制备方法制作出来的含内置裂隙的渗透性地砖,可以准确描述内置裂隙的数量、角度、尺寸和分布等砖体试样的基本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93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17145.0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28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可渗透岩体的制备方法,通过CT扫描和3D打印相结合,通过关闭吼道,在不使用传统模具的情况下可以人为的根据研究目的保留不同的孔隙和喉道,便于对岩石的渗透性进行研究;利用微纳米CT扫描可渗透岩体试样,可以直观反映岩石内部孔隙、喉道以及节理分布,提高了可视化效果;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能够保证胶水粘结均匀,精度高,避免影响喉道的分布特征,并且能够实现3D打印岩体材料与孔喉材料、节理填充材料交替打印,并预留渗流孔道,使试样一次成型,避免了传统技术脱模对试样内部结构的损坏。本方法制得的试样与天然可渗透试样内部结构一致,为岩石物理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00123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114786.4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扫描和3D打印的岩体内部结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岩体试样CT扫描,获取多个二维断层扫描图像;将多个二维断层扫描图像分割为孔隙裂隙区、结构疏松区、低密度区和密实区,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三维结构模型重建;将重建后的三维结构模型发送至3D打印机进行岩体试样的实体打印;其中,结构疏松区采用粗颗粒矿砂逐层打印喷胶,低密度区采用粗颗粒矿砂和中颗粒矿砂逐层打印喷胶,密实区采用粗颗粒矿砂、中颗粒矿砂和细颗粒矿砂逐层交替打印并喷胶。本发明方法可复原岩体内部结构,并制作出力学性能与原始岩样相同的试样,为岩石的力学性能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人工复原岩体内部结构提供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8233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10480774.8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混凝土孔隙结构模型的实体化方法,该方法在已有数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3D打印技术,实现了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实体化,及试件内部应力分布的可视化。本发明通过3D打印技术,直观地展示了混凝土内部孔隙变化情况。更重要的是,利用打印材料特有属性,可进一步应用于应力冻结试验当中,并为研究孔隙结构分布和变化及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13938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466964.X
申请日:2015-08-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CT技术构建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孔隙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所述冻融环境下的混凝土试件;对所述混凝土试件进行二维横向断层CT扫描,得到所述混凝土试件的多个CT扫描图像;对每个CT扫描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处理后的CT图像;将多个所述二值化处理后的CT图像,进行三维体重建,得到所述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试件的三维体孔隙结构;根据所述三维体孔隙结构,确定在所述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参数。本发明能够反映经历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孔隙结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217602682U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21505719.7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的衬砌防水结构,采用固定销将整体结构固定住,提高上架体结构的稳固性,保证整个防水结构对土层的支撑,避免整个衬砌防水结构容易变形或者坍陷,导致隧道排水功能受阻,提高衬砌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上架体结构上均匀分布渗水孔,整体的上架体结构的上表面覆盖一层过滤层,将泥土和岩石阻挡在外,上架体结构、下架体结构和连接部围成隧道的孔洞形状,整体孔洞内端连接有防水层,防水层内表面填充有钢筋混凝土层,雨水渗过过滤层,经渗水孔流向下架体结构,最终经过对应的第一排水管流入第二排水管,由于第一水管高度依次递减,便于加快雨水排出速度,防止雨水积压在第二排水管内。
-
公开(公告)号:CN216278000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1738176.9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土木工程隧道用排水装置,包括水位箱、移动挡板、升降机构、联动组件和挡板移动机构;水位箱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移动挡板,水位箱内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联动组件设置在水位箱上,联动组件的一端连接升降机构,另一端连接挡板移动机构,挡板移动机构设置在移动挡板上;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移动挡板,使得出水口增大或者减小,从而控制出水量,这样能够实时的根据水流的情况来及时调节出水口的大小,从而达到更好地控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