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053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162884.X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E02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橡胶坝自动充排水系统,包括橡胶坝、取水设备,取水设备上设置有取水口,取水设备内设置有取水水位液位传感器,橡胶坝上设置有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橡胶坝液位传感器,橡胶坝一侧设置有溢流管,溢流管内设置有示流信号器,橡胶坝和取水设备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电动蝶阀A、电动蝶阀B、电动蝶阀C、电动蝶阀D、电动蝶阀E、电动蝶阀F、电动蝶阀G。本发明具有能够减轻运行维护工作量,提高橡胶坝充排水系统控制的准确性,为橡胶坝稳定安全运行提供帮助的有益效果,其主要用于控制橡胶坝。
-
公开(公告)号:CN11073032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05043.7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与视频监控协同联动的智能照明控制装置,包括泵站本体和摄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泵站本体内部的光照控制模块,所述光照控制模块包括灯光组、控制器和亮度感应器,控制器能够控制灯光组的使用。本发明通过设置亮度感应器有利于检测泵站内的光照情况,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在一般监控亮度的状态下,控制器控制灯光组的光亮强弱,方便在白天和晚上不同的时间段提供不同的灯光,当需要重点监控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灯光组处在重点监控亮度状态进行照射,亮度较一般监控亮度更亮,当人工观察或者在泵站检测时,控制器控制灯光组处在人工监控亮度,亮度较重点监控亮度更亮,使得灯光组的使用更加的方便,方便泵站的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4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35918.9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站视频识别污物智能化清污方法,包括:污水进入泵站后,视频监视图片采集模块对泵站进水侧的水面情况进行监控,并将图像信号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中污物尺寸识别模块对污物的尺寸进行智能识别;判断分析模块对污物的尺寸进行判断分析,判断是否满足开机条件;当污物的数量或覆盖面积达到边界值,报警模块发出预警信号。本发明通过视频监视图片采集模块实时监测的图像信号进行水面的监控,当泵站进水侧的漂浮物的数量或覆盖面积达到一定边界值,视频信号会触发设定好的预警信号,并将信号上传到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控制程序进行清污机的远程自动启停,来减少运行人员的投入和工作强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8261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11581361.4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高挡土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有效减少断面尺寸的高挡土墙,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的一侧设有坡体,且地面远离坡体的一侧设有岸翼墙,所述岸翼墙底部靠近坡体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灌注桩,所述灌注桩嵌入地面的内部,所述岸翼墙和坡体之间设有水泥土。本发明通过对传统高空箱式岸翼墙的优化,采用在墙后回填水泥土,并结合墙下设置灌注桩,大大降低了墙后土压力,从而减小了岸翼墙断面结构尺寸,较好的解决了土基上岸翼墙的设计难题,墙后趾下设置的灌注桩,同时有效减小了回填水泥土对闸室的边载影响,可实现闸室和岸翼墙同时施工,节省了工期和造价,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25220.3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E02B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消能工,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消能工单体,所述消能工单体包括溢流坝、消能台阶、宽尾墩、消力池,所述消能台阶的踏步剖面形状为竖椭圆的靠下部分,该消能台阶上端与所述溢流坝坝顶相连,下端与所述宽尾墩前端相连,该宽尾墩后端通过反弧段与所述消力池相连;所述消能工单体之间设置有闸墩,所述闸墩从所述溢流坝前端一直延伸到所述宽尾墩后端,该消能工可有效缩短消能台阶和消力池的长度,减小工程量及工程造价且能够高效降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8937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51493.1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1N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合管取样器,包括外筒、内筒和缓慢压入机构,缓慢压入机构由螺纹杆、把手、导向板、支撑板和压板构成,外筒、内筒分别由两个半管体Ⅰ、半管体Ⅱ对接而成,内筒中半管体Ⅱ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卡条,外筒中半管体Ⅰ两端向内延伸形成固定条,内侧中部向内延伸形成有导轨条,固定条及导轨条的上部开设有上、下限位槽,固定条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穿孔,导轨条开设有延伸至下端面的卡槽,固定条、导轨条的内端面呈弧形面。本发明将外筒和内筒均设置为半合式结构,便于对外筒、内筒之间的冲水室进行清理以及缓慢压入机构的安装和拆各部件易生产制备,具有操作简便、省力、所取土样原状度高、土样扰动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8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46801.4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安徽金海迪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灌区的多时间尺度水量调度方法,涉及智能水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多时间尺度预测模型,实现分钟级和小时级用水需求预测,完成未来几天到几周的用水需求趋势预测;建立多目标优化和约束模型,动态调整目标权重和重构模型,采用非平衡动态约束修正算法及模糊博弈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协同优化;通过扰动监测和响应机制应对突发情况,调整供水优先级;基于实时数据动态重构约束和优化模型,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分层调控供水优先级,并设计鲁棒性调度执行策略应对异常。解决传统调度方法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多层次的调度决策,针对短期与长期需求进行优化调整,提升灌区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灵活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2927.9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17/40 , C12N1/20 , C12R1/07 , C12R1/125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MICP提高土壤抗水力侵蚀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向土壤中添加抗土壤侵蚀剂,所述抗土壤侵蚀剂为负载了尿素、氯化钙和巴氏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粉煤灰,所述抗土壤侵蚀剂的添加量为每1m2土壤表面喷撒100‑200g。通过细菌的活动,使得土壤中碳酸钙沉积,随着碳酸钙不断沉积,原有的颗粒间孔隙被填充,土颗粒由松散颗粒变为整体,其力学性能增强。本发明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土壤的抗水力侵蚀能力,提高了环境保护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31446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095787.X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欣皓创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H04L67/02 , G01D21/02 , H04L67/025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泵站机组健康评估的方法,首先根据泵站机组健康评估的需求,建立数据采集前端结合监测网络以及远程诊断的网络系统整体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然后根据感知层的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泵站机组的相应数据,通过网络层将采集数据发送到应用层的服务器,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与预设的报警门限值进行比较后判断是否要进行数据分析及故障诊断,最后将诊断结果进行发布。本发明通过综合采集振动、摆度、环境温度等数据参数对泵站机组的监测结果进一步的分析,客观评估泵站机组的健康状况,以保证泵站机组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79604.7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站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属于智慧水利技术领域,该巡检系统根据巡检路径上巡检点的分布主动的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进行调整,因此无人机所负载的摄像头等前端信息采集设备能够在巡检要求较高以及巡检密度较大的区域获取密度更大的图像信息,而在巡检要求较低以及巡检密度较小的区域,则可以相应提升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在不影响对巡检图像信息获取的同时,提升无人机的巡检效率,相较于通过地面行驶机器人搭载传感器进行巡检的方式,本发明采用无人机作为载体,巡检时覆盖的空间更大,且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更加灵活,从而有效提升巡检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