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电池的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629916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77201.1

    申请日:2016-08-30

    Inventor: 任小小 刘荣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61 H01M2/02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置电池的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内置电池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池安装腔、内置电池及麦拉膜;电池安装腔设置于移动终端的机身内部;麦拉膜对内置电池形成包裹结构,包裹结构设置于电池安装腔内,包裹结构包括第一粘接部和第二粘接部;第一粘接部用于通过第一粘接剂粘接于电池安装腔内,使得包裹结构固定于电池安装腔内;第二粘接部用于通过第二粘接剂形成包裹结构,使得内置电池固定于包裹结构内。通过麦拉膜对内置电池进行包裹,再将包裹结构粘接在电池安装腔内,能够避免返修过程中内置电池变形报废。

    软包装锂电池的极耳防短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934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837006.3

    申请日:2016-09-19

    Inventor: 乔学荣 米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H01M2/0207 H01M2/0237 H01M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装锂电池的极耳防短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正极极耳处理;选取极耳胶,所采极耳胶为黑胶、白胶或黄胶中的一种;首先采用本色阳极氧化、黑色阳极氧化或微弧氧化法使正极极耳基体表面形成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10微米,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表面绝缘电阻需大于200MΩ;然后将极耳胶流延在正极极耳基体上;随后将正极极耳剪裁到要求尺寸;最后使用化学方法对极耳两端进行去氧化层处理;步骤102、单体电池装配:具体为:首先极耳焊接;然后电池封装;随后抽真空封口后搁置24h以上,观察有无泄漏;之后裁开单体电池侧板,注液、陈化搁置;最后抽真空对最终状态的单体电池进行二封。

    薄膜外装电池的插入导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9401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44229.3

    申请日:2014-06-19

    Inventor: 冈畠明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外装电池的插入导向装置,在向可动板(25)的间隙(33)插入薄膜外装电池(11)时,将从外装体(15)的侧缘(15A)以薄片状伸出的端子(12)可靠地向间隙(33)内导向。在配置于可动板(25)的上方位置的导向部件(34)设置朝向反插入方向(S1)变为尖细的导向面部(37)。该导向面部(37)相对于端子(12)的插入方向(S)侧的侧缘(39),使与接近外装体(15)的端子的根部分(41)相对应的部分相比较于与远离外装体(15)的端子的前端部分(42)相对应的部分,相对向反插入方向(S1)伸出,由此,从端子(12)中变形少的根部分(41)与导向面部(37)滑动接触,将端子校正为变形前的形状。

    电池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0400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180031547.2

    申请日:2011-06-29

    Inventor: 佐佐木丈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能够尽量将发电单元维持在扁平形状,并改善制造工序中的操作性。在该电池中,通过将长条状的箔状正极板(24a)与长条状的箔状负极板(24b)以夹着隔膜(25)的状态卷绕于具有挠性的筒状的卷芯(21)而构成发电单元,该发电单元形成为扁平形状,且被收纳于容器内,在扁平形状的所述卷芯(21)的卷绕轴芯方向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安装有刚性高于所述卷芯的刚性的薄板状部件(TP)。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