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软包装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903749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44379.2

    申请日:2018-07-27

    Inventor: 王长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37 H01M2/02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软包装材料。由外层尼龙层,中层铝箔层和内层聚丙烯薄膜层构成,所述中层铝箔层分为2层,上层厚度为9‑13um,下层厚度为60‑80um;所述2层铝箔之间涂设有第一粘胶层;所述尼龙层和铝箔层的上层面之间涂设有第二粘胶层;所述铝箔层的下层面和聚丙烯薄膜之间涂设有第三粘胶层。本发明制备的软包装材料,可塑性强,防水,耐电解液腐蚀,防刺穿能力强,适合于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的包装。

    一种串联式动力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6645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03466.5

    申请日:2017-03-30

    Inventor: 张志祥 林鸿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式动力电池,包括壳体、第一盖、第二盖、第三盖、第四盖、管道和气泵;壳体内具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所述壳体内空间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分隔板内具有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二分隔板内具有第二散热通道,所述壳体的底壁具有两端开口的第三散热通道,所述第一、二散热通道的底端均与所述第三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二、三盖和所述第四盖之间形成散热空间,所述第一、二散热通道的顶端均与所述散热空间连接,所述第四盖具有与所述散热空间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管道与所述进气孔连接。本发明的动力电池散热效果好。

    一种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40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346833.1

    申请日:2018-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37 H01M10/0525 H01M10/058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铝塑膜上冲压形成电芯铝塑膜冲压件;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被包裹置于电池电芯容纳腔体中;对折叠后的电芯铝塑膜冲压件,沿电池电芯容纳腔体和气囊槽外围进行封边处理,形成上边密封线、下边密封线A、左边密封线和右边密封线,得到初级锂离子电池电芯封装壳;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充电,将气泡挤压到气囊槽内,并进行再次封装和裁剪。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简单高效,其操作更加方便,更好地实现自动化封装生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电池模块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7741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132222.8

    申请日:2016-03-09

    Inventor: 内藤隆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向热敏电阻线及电流检测线传播来自电压检测线的噪声。其具有:与电源控制单元电连接且含有多个电池块(30)的层叠体;具有从层叠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且电气接地的金属制的金属条(81、83),并约束层叠体的约束部件;设置在多个电池块(30)的至少一部分电池块(30)上而检测电池块(30)的电压的电压传感器;与电压传感器连接且沿电池块(30)的层叠方向延伸的第1配线(34A、34B);测定层叠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或测定在层叠体中流入流出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以及与温度传感器或电流传感器连接且沿层叠方向延伸的第2配线(37、38),在第2配线(37、38)上施加低于第1配线(34A、34B)的电压,金属条(81、83)配置在第1配线(34A、34B)和第2配线(37、38)之间。

    一种液态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封装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39009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87865.4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封装工艺,包括包装膜,所述包装膜的右侧壁设有封口,所述包装膜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通的电池芯腔和气室。封装工艺过程中把电池首次循环产生的内部气体抽出,可以减小电池内阻,使电池化成更加充分,从而减少电池容量损失,通过气室的设置,可增大内部空间,防止气胀时内压过大而将电池的软包装胀裂,避免造成电池漏液,缓解液态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在化成阶段即首次循环时内部产生气胀对电池的影响,从而绕过气胀问题,另外包装膜采用铝塑膜使得成本降低。本发明解决了铝塑膜软包电池在封装过程中易产生气胀的问题,降低了电池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