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1548.3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油与化工生产计划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对炼油与化工生产的目标工作模式进行应用的请求;根据请求,对预先建立的生产计划优化模型配置与目标工作模式对应的控制信息;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包括炼油单元、化工单元、炼化互供单元;控制信息包括:炼油单元控制信息、化工单元控制信息及炼化互供单元控制信息;根据与目标工作模式对应的控制信息,控制生产计划优化模型中的炼油单元、化工单元、炼化互供单元的其中一个或任意组合,将预先建立的生产计划优化模型转换为目标工作模式,可以解决炼化企业生产计划排产中炼油、化工、炼化一体化不同优化模式灵活切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3591.1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东莞市彼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4097 , B23K2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系统控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学器件的激光加工方法及装置,本发明获取制造对象的制造目标信息和基础特征信息进行数字模拟,得到激光加工模拟模型并提取激光加工需求特征,以进行激光器件阵列的同步加工方案分析,得到同步加工方案,驱动激光器件阵列的各个激光器件组根据同步加工方案进行激光加工处理,实时监测和反馈激光加工效果,持续调整直至得到所需的制造对象,通过数字模拟与同步加工方案分析,确保加工过程的高效与精准,实时反馈与调整机制能有效减少误差,优化了多激光器件阵列的协同工作,提高了加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激光器件同步加工时精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6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88563.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5B19/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learning的数控加工刀轴矢量运动轨迹规划方法,包括:通过C空间表达技术,将刀轴矢量由三维压缩至二维,并进行网格化划分,基于无干涉、无奇异等加工要求区分可行域与禁止域;采用Q‑learning算法结合奖励反馈机制,在可行域内搜索最优刀轴路径,并通过状态、动作空间定义与奖励函数设计,逐步提升路径的光顺性和机床运动的稳定性;奖励函数综合考虑路径安全性、刀具运动学特性及刀轴矢量变化幅度等因素,以强化刀轴轨迹的优化规划;最终通过Q值迭代更新实现刀轴矢量路径的全局优化。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复杂工况下刀具姿态优化的计算复杂性和局部最优问题,显著提高了五轴加工路径规划的适应性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4000.4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中心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输入模块:从外部设备或用户界面接收加工任务的数据,路径规划模块:与数据输入模块相连,根据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工艺要求,生成刀具的运动路径,运动控制模块:实时控制各轴的运动,干涉检测模块: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刀具路径或姿态,反馈控制模块:通过各个传感器实施采集加工过程中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数据对加工过程进行实时调整和误差补偿,解决现阶段的五轴加工中心在操作时需要人工进行加工刀路的演示、根据刀具型号手动输入刀具补偿、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等参数,加工精度差和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66802.0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切削轮廓面的五轴加工刀具位置和刀轴矢量的实时优化方法,用以解决加工过程中插补刀触点偏离目标切削轮廓面轨迹及刀轴矢量变化不平滑的问题。通过建立插值刀触点与切削轮廓面之间的最短距离模型,计算距离最短点的坐标及最短距离,以最短距离方向定义刀尖补偿方向,并据此求得刀尖补偿矢量。结合线性插补与四元数球面线性插补混合算法优化刀轴矢量,确保角度变化平滑过渡及轨迹连续性。补偿后的刀尖位置与优化刀轴矢量通过实时后置处理模块生成机床各轴进给增量,实现实时插补与补偿运算,从而提高五轴加工的精度与轨迹稳定性,适用于复杂曲面加工的高精度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28291.3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伟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PLC控制系统与监控软件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组态软件中对PLC控制系统的逻辑和变量点进行配置,并确定与监控软件进行通信的变量点,将变量点的属性设置为公开,得到公开变量;根据公开变量生成变量表,将变量表导入监控软件;利用监控软件向PLC控制器发起连接请求,并向PLC控制器发起服务器状态查询请求;在确定PLC控制器可用后,向PLC控制器发起服务器变量表查询请求,以获取公开变量信息;根据公开变量信息,利用监控软件向PLC控制器发起读变量请求或写变量请求,以使监控软件与PLC控制器之间进行变量值的实时读取和写入操作。本申请能够降低通信的复杂度高,提高互操作性,提升系统的易用性和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40902.5
申请日:2025-04-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量子能级跃迁的时序控制系统,属于量子计算技术领域,包括用于产生可调频射频信号的射频信号源模块,通过TTL信号切换信道开关的射频微波同轴开关模块,用于放大射频信号并驱动声光调制器的射频功率放大模块,以及包括可独立控制的多级声光调制器的时序控制光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的时序控制系统,由TTL信号切换的射频信道控制多级声光调制器,不仅能独立控制各束激光的频率、出光率和光强,而且能进行纳秒级别的快速切换,增强了离子阱囚禁离子的操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1221.4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化州市鹏程茧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树自动化收割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桑树自动化收割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相关的推荐收割时段中通过桑树自动化收割装置上安装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桑树的实时图像数据信息,最后通过对桑树的实时图像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桑树的桑枝图像特征,根据桑树的桑枝图像特征对桑树自动化收割装置配置工作频率以及切割工作功率,并按照工作频率以及切割工作功率对桑树自动化收割装置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根据桑树的桑枝图像特征以及在预设时间之内桑树的桑枝损伤时的感染概率值制定桑树收割时段以及桑树自动化收割装置的工作参数,能够提高桑树自动化收割装置的控制合理性以及桑树进行收割时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2507.6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成都太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工程能耗调控系统及方法,涉及电力监控与能效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有感知模块,通过传感器和OPC‑UA协议,确定出设备运行参数、环境参数和储能数据;决策模块,根据所述设备运行参数、环境参数和储能数据,获取COP值,并根据所述COP值,获取调控指令;执行模块,根据所述调控指令,对空调和水泵进行自适应控制,对储能设备和电池进行协同管理。本发明通过整数线性规划动态分配电网与储能系统的供电比例,并与实时电价进行结合,从而实现了成本最优化,同时指数衰减算法,限制了最大放电电流,保护了电池健康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4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98335.1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深圳市捷瑞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金路
IPC: G05B19/042 , H02J7/00 , H01R13/6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连接器的控制方法、电连接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周期性检测并获取当前的系统操作模式;若系统操作模式为充电状态,动态控制电路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通过MOS管将充电电路的充电接口通过第一充电导线、第二充电导线与PCB板连接并断开MOS管与传感器电路的连接;若系统操作模式为非充电状态,动态控制电路模块根据第二控制信号通过MOS管将传感器电路的传感器器件与充电电路的一根导线连接并将该导线作为传感器电路的临时导线。本发明使充电电路和传感器电路共用一根充电导线,减少了电连接器内部布置导线的数量,提升了轻薄电连接器的电磁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优化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