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选择性剔除技术的中药效应物质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809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08084.8

    申请日:2015-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选择性剔除技术的中药效应物质辨识方法,该方法选取中药材,经提取得到提取物,利用制备液相色谱剔除中药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以中药材功效作为相关评价指标,然后分别对剔除的主要成分和剔除主要成分后的样品进行多指标效应评价,分析得出中药材主要效应成分对中药材功效的贡献度,并对不同效应成分进行主次区分与排序,以达到对中药效应物质基础的定量评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从中药整体作用特点出发,可阐明红花等中药材的效应物质基础,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工艺设计合理,为评价红花等中药材的活性物质基础和活性物质作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可为红花等中药材在中药复方配伍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6-甲基灯盏乙素苷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1518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10660948.X

    申请日:201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中药分子灯盏乙素活性代谢物的制备,将灯盏乙素在强酸作用下水解葡萄糖醛酸分子得到4’,5,6,7?四羟基黄酮,4’,5,6,7?四羟基黄酮与溴苄在缚酸剂存在下反应,生成5,6?二羟基?4’,7?二苄氧基黄酮,继而在碱性条件下与碘甲烷反应生成5?羟基?6?甲氧基?4’,7?二苄氧基黄酮,最后5?羟基?6?甲氧基?4’,7?二苄氧基黄酮在钯碳存在下催化氢化脱苄基得到6?甲基灯盏乙素苷元。本发明步骤简单,易纯化,条件温和,成本低,反应总收率大于70%,合成的产品纯度高,大于99.0%,适合工艺化生产。

    一种药物刺激性的质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234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389285.2

    申请日:201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刺激性评价的质谱检测方法,该方法将药物原液或将药物原液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与细胞共同培养,取细胞上清液,或者将药物注入实验动物体内,取组织液经过提取处理后,然后利用质谱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炎症物质含量的变化,以此来评价药物的刺激性,并揭示药物刺激性机制。本发明经过对L02、RAW264.7等不同细胞及大鼠足组织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评价药物刺激性的强弱,具有操作简单、指标灵敏、覆盖面广的技术优势,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药物刺激性的评价和检验,为保证药物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原花青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3280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52353.1

    申请日:2015-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原花青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原花青素1~10份,葡萄籽油5~50份,白果油2~10份,总丹参酮1~5份和或枸杞籽油、酸枣仁油、沙蒿籽油、紫苏籽油,亚麻籽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原花青素组合物,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制备得到,采用具有多重保健功效的天然药食两用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无毒副作用、健康安全,且所用原料为葡萄制酒或榨汁后产生的副产物,可实现葡萄资源的高效利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安全有效地调节人体的血脂、预防动脉硬化,软化血管,可广泛应用于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引起的高血脂人群。

    一种用黄蜀葵秸秆制备塑木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5111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494845.6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黄蜀葵秸秆制备塑木材料的方法,它包括黄蜀葵粉末的制备,电辅加热高速混合,除湿、造粒,挤出和加工成型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用黄蜀葵秸秆制备塑木材料的方法,工艺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根据黄蜀葵的纤维特征和理化性质,优选出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塑木,强度高,握钉力强,并且木质纤维含量高,抗冲击强度高,环保性高,是一种优良的塑木材料。并且本发明原料为中药废弃物,生产成本较低,原料中植物纤维长、含量高,可将废弃资源回收再生化,产品冲击强度等物理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延长,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枣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8186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300855.0

    申请日:2015-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枣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分离分析技术,借助一测多评方法,通过计算校正因子,实现对大枣中的6个三萜类化学成分含量进行计算。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大枣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品质,并用于其质量控制,可解决因对照品缺乏而无法客观合理地控制药材及其制剂质量的问题,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藕节中白桦脂酸和多糖的提取方法及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1792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32255.2

    申请日:2015-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藕节中白桦脂酸及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本发明采用Box-BehnkenDesignS(BBD)中心组合设计模型的响应面分析法,用3个变化因子、3个水平及少量的实验组优化出藕节中白桦脂酸和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获得最佳产率,本发明优选得到的提取方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实际意义。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藕节中白桦脂酸和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为藕节白桦脂酸及多糖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3954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738837.1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新化合物Ⅰ。本发明通过对垫状卷柏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垫状卷柏中分离得到新化合物Ⅰ。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Ⅰ对多种致病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熏烟色曲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毒性低,可开发成为新的抗真菌药物。

    一种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454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63865.3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本发明以冰浴联合注射肾上腺素制造大鼠寒凝血瘀,然后以雌激素和缩宫素联合制备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得到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动物模型。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和痛经疾病的发病机制,通过大量实验筛选,以冰浴联合注射肾上腺素制造大鼠寒凝血瘀;以雌激素和缩宫素联合制备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整个方法操作简单,造模成功率高,易于推广应用,可解决目前没有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动物模型的不足,为规范、标准、科学的评价中医药提供一种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