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33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378417.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24 , H01L31/06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背接触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包括硅衬底、第一掺杂层和第二掺杂层,第一掺杂层和第二掺杂层间隔设置,且第一掺杂层和第二掺杂层的极性不同,设置在第一掺杂层和第二掺杂层远离硅衬底的一侧面的钝化层,穿过钝化层与第一掺杂层接触的正电极以及穿过钝化层与第二掺杂层接触的负电极,正电极与第一掺杂层接触的面积大于负电极与第二掺杂层接触的面积。通过将正电极与第一掺杂层接触的面积设计成比负电极与第二掺杂层接触的面积大,从而使正电极与第一掺杂层之间达到负电极与第二掺杂层之间相同的欧姆接触效果,降低载流子的再结合率,保证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733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60362.4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叠层电池及其制作方法、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叠层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待制作钙钛矿层的金字塔基底;在金字塔基底制作载流子传输层,载流子传输层形成有第一盲孔;在载流子传输层制作钙钛矿无机层,钙钛矿无机层填入第一盲孔,钙钛矿无机层在背离载流子传输层的一侧形成第二盲孔;在钙钛矿无机层制作钙钛矿有机层,钙钛矿有机层填入第二盲孔;对制作了钙钛矿有机层的金字塔基底进行退火处理,形成钙钛矿层。如此,使得钙钛矿有机层与钙钛矿无机层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更好地渗透钙钛矿无机层,从而使得钙钛矿有机层与钙钛矿无机层的反应更加充分,有利于提高钙钛矿层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5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01512.X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晶硅临界生长速度的确定方法、确定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单晶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磁场发生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以将单晶硅置于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的磁场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之一:单晶硅在生长系统中处于生长状态且未达到等径生长状态的情况和单晶硅在生长系统中进入等径生长时的情况;至少根据磁场的强度,确定单晶硅的临界生长速度,通过该确定方法确定得到的单晶硅临界生长速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凭借经验判断的速率更加准确,且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8938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2035.0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爱旭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滁州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光伏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层压机及层压系统,该层压机包括:箱体,箱体连接可以使得箱体内获得真空环境的抽真空设备,箱体内设置第一层压装置和第二层压装置,第一层压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入料端和第二层压装置之间;第一层压装置和第二层压装置都包括承载架、可以加热的承载板和气囊,多个承载板层叠设置于承载架,承载板一侧板面用于放置待压件,另一侧板面上设置气囊,气囊充气时膨胀对相邻承载板上的待压件进行层压;其中,第一层压装置内的加热温度小于第二层压装置内的加热温度,第一层压装置内的层压压力小于第二层压装置内的层压压力。层压温度均匀,能耗降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6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52332.9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爱旭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L31/0368 , H01L31/0352 , H01L31/068 , H01L31/028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底,硅基底的表面设有P区、及N区;设于P区的P型掺杂多晶硅层;设于N区的N型掺杂多晶硅层;其中,N型掺杂多晶硅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测量的平均晶粒尺寸大于P型掺杂多晶硅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测量的平均晶粒尺寸。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减小P型掺杂多晶硅层与N型掺杂多晶硅层扩散温度的差值,利于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能;而且,可以提升P型掺杂多晶硅层的导电效果,可以减小电池金属化过程对P型掺杂多晶硅层的金属化损伤,从而提升电池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8750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1810879880.2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爱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31/043 , H01L31/05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依次层叠排布,形成叠瓦电池串,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正面电极和背面电极,所述正面电极包括正面主栅和正面副栅,所述背面电极包括背面副栅,相邻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长边重叠,形成面接触;相邻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正面主栅电极相连,并通过烧结形成叠瓦电池串。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面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结构简单,简化工艺流程,减少工艺步骤,降低成本,且电池组件的可靠性高,光电转换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870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75985.2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钛矿叠层电池的复合层结构和钙钛矿叠层电池结构。该复合层结构包括:金属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金属氧化物层,与第一表面接触设置;第二金属氧化物层,与第二表面接触设置,第一金属氧化物层、金属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层顺序层叠。通过对第一金属氧化物层、金属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层实现单独调节,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更高的调控自由度,进一步地,由于在该第一金属氧化物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层之间的金属层的存在,使得复合层能够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更低的方阻,进而有利于提高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横向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71780.6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 滁州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爱旭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山东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24 , H01L31/05 , H01L31/068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多个电池片沿第一方向设置,若干细栅设置在电池片上,第一细栅和第二细栅沿第二方向交替设置,至少部分细栅包括细栅子段和细栅间隙,至少部分第一细栅包括第一细栅子段和第一细栅间隙,第一细栅子段和第一细栅间隙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和/或至少部分第二细栅包括第二细栅子段和第二细栅间隙,第二细栅子段和第二细栅间隙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若干焊带设置在电池片上,焊带沿第三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如此,细栅间断设置可以节省细栅材料,降低成本,以保证细栅子段可以将收集到的电流通过焊带传导出去。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4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04383.7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滁州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L31/05 , H01L31/02 , H01L31/0216 , H01L31/068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背接触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串、焊带、导电连接结构和绝缘结构,第一电池片和第二电池片沿第一方向分布设置,第一电池片和第二电池片至少部分地层叠设置在一起,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交替设置,焊带设置在第一电池片的背面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电池片靠近第二电池片的一侧与焊带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导电连接结构至少部分地铺设在容置空间内,并且连接容置空间内的第一栅线和焊带。如此,焊带可以通过导电连接结构与容置空间内的第一栅线连接,使得容置空间内的电流可以被收集,进而提高背接触电池组件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4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16856.7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爱旭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16 , H01L31/0224 , H01L31/06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底;第一掺杂多晶硅层,设于硅基底背面的第一区域;第二掺杂多晶硅层,设于硅基底背面的第二区域;介电层,设于第一掺杂多晶硅层背离硅基底的一面;第三掺杂多晶硅层,设于介电层背离硅基底的一面;第一金属电极,第一金属电极与第一掺杂多晶硅层接触;第二金属电极,第二金属电极与第二掺杂多晶硅层接触;第三掺杂多晶硅层的厚度大于第一掺杂多晶硅层的厚度。本发明提供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可以增强电池背面钝化效果,且可增强第三掺杂多晶硅层对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的隔离效果,降低电池短路风险,提升电池工作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