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涂膜形成用涂料、涂膜以及层压膜

    公开(公告)号:CN11364639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80027051.7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毒涂膜形成用涂料,其包含:(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B)从由一价铜化合物、以及包含碘与周期表第4周期至第6周期且第8族至第15族元素的碘化物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以及(C)从由多胺、含有多胺结构的化合物、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以及N‑乙烯内酰胺化合物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胺化合物。成分(B)的化合物也可以包含碘化亚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层压膜,其具有使用该涂料形成的涂膜,该涂膜构成至少一个表面。优选为,(i)在使A香港流感病毒(A/Hong Kong/8/68(H3N2))与上述层压膜的涂膜面在温度25℃下作用120分钟时,感染性滴度的对数减少值为2以上。

    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383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580055529.6

    申请日:2015-10-21

    Inventor: 油布一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存在涂装隆起、褶皱等不良外观并具有优异延伸性的树脂涂膜的装饰板的制造方法。该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具有:(α)工序,在经预热的旋转的加热筒上压接热塑性树脂膜(a),然后在上述膜(a)上压接从最表层侧依次具有热熔粘结剂层、树脂涂膜、剥离涂层以及膜基材的转印膜(b),并使上述热熔粘结剂层位于上述膜(a)一侧;(β)工序,将通过上述工序(α)得到的压接体投入、供给至旋转的外观设计赋予辊与旋转的支承辊之间,并使转印膜(b)位于外观设计赋予辊一侧;以及(γ)工序,使通过上述工序(β)得到的层叠板依次通过温度设定为50℃~90℃的第一冷却辊以及温度设定为20~70℃且低于第一冷却辊温度的第二冷却辊,从而进行冷却。

    粘合剂和使用了该粘合剂的物品

    公开(公告)号:CN10869941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680082051.0

    申请日:2016-03-0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包含(A)玻璃化转变温度‑50~‑25℃的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质量份;(B)具有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0.01~3质量份;(C)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0.01~0.9质量份;和(D)有机多价金属化合物0.01~0.5质量份的粘合剂。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为具有包含该粘合剂的层的装饰片。本发明的又一方式为面板,其为将物品本体的正面部开闭的门体的正面面板,从物品的正面侧依次具有(α)玻璃或透明树脂片的层;(β)包含上述粘合剂的层;和(γ)树脂膜的层;以及面板,其为将物品本体的正面部开闭的门体的正面面板,从物品的正面侧依次具有(γ)树脂膜的层;(β)包含上述粘合剂的层;和(α)玻璃或透明树脂片的层。

    防粘连性硬涂层膜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066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364097.2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是硬涂层膜的制造方法,所述硬涂层膜具有在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由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硬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含:(P)100质量份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Q)0.02~5质量份的平均粒径10~300nm的有机微粒;(R)0.0002~2质量份的丙烯酸硅系流平剂,所述方法包括:(1)用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膜基材,形成湿涂膜的工序;(2)干燥所述湿涂膜,形成干燥涂膜的工序;(3)在温度50~90℃的条件下照射活性能量线,以使所述干燥涂膜固化,形成硬涂层膜的工序。

    粘合膜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05897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680015902.X

    申请日:2016-02-0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为粘合膜,其从表层侧依次具有第1硬涂层、第2硬涂层、透明树脂膜的层和粘合剂层,第1硬涂层由不含无机粒子的涂料形成;第2硬涂层由包含无机粒子的涂料形成;所述粘合膜满足(i)全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vii)第1硬涂层表面的铅笔硬度为5H以上的必要条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为粘合膜,其从表层侧依次具有第1硬涂层、第2硬涂层、透明树脂膜的层和粘合剂层,第1硬涂层由不含无机粒子的涂料形成;第2硬涂层由包含无机粒子的涂料形成;所述粘合膜满足(i)全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iv)第1硬涂层表面的水接触角为100度以上;(v)第1硬涂层表面的往复2万次棉擦拭后的水接触角为100度以上的必要条件。

    门体
    36.
    发明授权
    门体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0762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680068951.X

    申请日:2016-1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一种门体,其为开关物品本体的正面部的门体,具有构成正面的正面板,支持正面板的外侧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框体,和构成背面的背面板;正面板含有硬涂层积层片材;硬涂层积层片材自正面侧的表层侧起依次具有第1硬涂层、第2硬涂层和透明树脂片材的层;第1硬涂层由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B)防水剂0.01~7质量份,和(C)硅烷偶联剂0.01~10质量份,且不含无机颗粒的涂料所形成;第2硬涂层由含有(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和(D)平均粒径1~300nm的无机微粒50~300质量份的涂料所形成。该门体也可在正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显示器。

    防眩性硬涂层层叠膜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0590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680015900.0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为硬涂层层叠膜,其从表层侧依次具有第1硬涂层和透明树脂膜的层,第1硬涂层由包含(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B)防水剂0.01~7质量份;(C)硅烷偶联剂0.01~10质量份;和(D)平均粒径0.5~10μm的树脂微粒0.1~10质量份并且不含无机粒子的涂料形成。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为硬涂层层叠膜,其从表层侧依次具有第1硬涂层、第2硬涂层和树脂膜的层,第1硬涂层由不含无机粒子的涂料形成;第2硬涂层由包含无机粒子的涂料形成;(i)全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ii)上述第1硬涂层表面的铅笔硬度为5H以上;(iii)XYZ表色系统的Y值为1.5~4.2%。

    硬涂层层合膜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7557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680071556.7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硬涂层层合膜,从表层侧依次具有:第1硬涂层、第2硬涂层和透明树脂膜层,第1硬涂层由包含:(A)含有20质量%以上三季戊四醇丙烯酸酯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B)防水剂0.01~7质量份;和(C)硅烷偶联剂0.01~10质量份,且不含无机颗粒的涂料形成;第2硬涂层由包含:(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和(D)平均粒径1~300nm的无机微粒50~300质量份的涂料形成。成分(A)也可为以下的混合物:三季戊四醇丙烯酸酯;和选自二季戊四醇丙烯酸酯、单季戊四醇丙烯酸酯和多季戊四醇丙烯酸酯的1种以上。

    多层涂覆膜的制造方法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0293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580015273.6

    申请日:2015-01-2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层涂覆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膜基材上形成由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涂料A构成的湿涂膜,获得第一层合体的工序,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含有反应波长互不相同的第一光聚合引发剂和第二光聚合引发剂;(2)对第一层合体照射含有上述第一光聚合引发剂的反应波长、且不含上述第二光聚合引发剂的反应波长的活性能量射线,从而使由上述涂料A构成的湿涂膜预备地固化,形成指触干燥状态的由上述涂料A构成的预备固化涂膜的工序;(3)在由上述涂料A构成的预备固化涂膜上形成由涂料B构成的湿涂膜,获得第二层合体的工序;(4)对第二层合体照射含有上述第二光聚合引发剂的反应波长的活性能量射线,从而使由上述涂料A构成的预备固化涂膜完全固化,获得上述多层涂覆膜的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