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发光导电层以及包含该透明发光导电层的电子发射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901135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510098050.9

    申请日:2005-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3/04 H01J6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和掺杂剂的透明发光导电层。一种具有该透明发光导电层的电子发射器件包括:前基板;设置在前表面上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具有包含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和掺杂剂的透明发光导电层;设置在第一电极上的荧光层;面对前基板并与前基板隔开的后基板;设置在后基板上的电子发射区域;和用来控制电子发射区域内电子发射的第二电极。该电子发射器件可以用作电子发射显示器件或者背光单元。当用于器件中时,该透明发光导电层能够利用没有参与荧光层发光的过剩电子激励发射额外的光,以使色彩的纯度、颜色的再现范围、亮度和显色性能的提高。

    可再充电锂电池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335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752494.2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可再充电锂电池。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电极、负电极、隔膜和非水电解液。正电极包括第一正电极活性物质,第一正电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镍类复合氧化物并且呈其中聚集了多个初级颗粒的次级颗粒形式。正电极包括第二正电极活性物质,第二正电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镍类复合氧化物并且呈单个颗粒形式。非水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并且添加剂包括双环硫酸酯化合物。

    可再充电锂电池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281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810939052.3

    申请日:2018-08-1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并且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负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及非水电解液,其中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包含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添加剂以及包含由化学式5至化学式6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添加剂,并且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约70mol%或更多Ni的化合物。[化学式1][化学式2][化学式3][化学式4][化学式5][化学式6]在化学式1至6中,各取代基以及n、m1和m2与详细说明中所定义的相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