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汽相燃料供应设备的燃料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63277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610084565.8

    申请日:2006-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更明确地说,在该燃料电池系统中,第一隔离层和缓冲溶液层被设置在液相燃料存储层和膜电极组件的阳极之间。结果,汽相燃料选择性地通过第一隔离层被输送到缓冲溶液层。稀释高浓度燃料以制备处于缓冲溶液层中的低浓度的液相燃料并将低浓度液相燃料供应到膜电极组件。采用被动供应方法向燃料电池系统供应燃料,致使系统小型化且没有不必要的电能消耗,而且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此外,使纯燃料或高浓度燃料水溶液稀释以制备低浓度燃料溶液。结果,整个系统的能量密度高,这种燃料电池可以作为小型且紧凑的电源。若将本燃料电池系统用作便携式电源时,不管燃料电池系统的取向如何其都可工作。

    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电解质膜和采用它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944537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05483.7

    申请日:2006-05-31

    Inventor: 崔容硕 金惠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4

    Abstract: 提供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电解质膜和采用它的燃料电池,该纳米复合材料包括:磺化聚砜和分散于该磺化聚砜中的未改性粘土,该未改性粘土具有层状结构,且该未改性粘土嵌有磺化聚砜,或者层状结构的各层被剥离。在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级的具有层状结构的未改性粘土分散在具有优异的离子导电性的磺化聚砜中。因而,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离子导电性和力学性能。利用该纳米复合材料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电解质膜,具有改进的抑制极性有机燃料如甲醇渗透的能力和合适的离子导电性。另外,具有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电解质膜的燃料电池能有效地阻止用作燃料的甲醇的渗透,从而提供改进的工作效率和延长的使用寿命。

    包括汽相燃料供应设备的燃料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870339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84565.8

    申请日:2006-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更明确地说,在该燃料电池系统中,第一隔离层和缓冲溶液层被设置在液相燃料存储层和膜电极组件的阳极之间。结果,汽相燃料选择性地通过第一隔离层被输送到缓冲溶液层。稀释高浓度燃料以制备处于缓冲溶液层中的低浓度的液相燃料并将低浓度液相燃料供应到膜电极组件。采用被动供应方法向燃料电池系统供应燃料,致使系统小型化且没有不必要的电能消耗,而且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此外,使纯燃料或高浓度燃料水溶液稀释以制备低浓度燃料溶液。结果,整个系统的能量密度高,这种燃料电池可以作为小型且紧凑的电源。若将本燃料电池系统用作便携式电源时,不管燃料电池系统的取向如何其都可工作。

    载体上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72796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08221.4

    申请日:200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载体上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能降低载体材料负载的催化金属微粒的平均粒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度分散的载体上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降低了多孔载体材料负载的催化金属微粒的平均粒度。所述方法包括将带电载体材料与含有聚合物电解质的溶液混合,使聚合物电解质吸附到载体材料上,其中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带有与载体材料相反的电荷;将表面已吸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载体材料与含有催化金属前体离子的溶液混合,使催化金属前体离子吸附到表面已吸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载体材料上,所述的催化金属前体离子带有与聚合物电解质相反的电荷;和在还原溶液中将吸附在表面已吸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载体材料上的催化金属前体离子还原成催化金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