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8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94530.6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贯穿件与混凝土墙的模块化连接结构及方法,涉及核电厂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核电厂贯穿件与混凝土墙的模块化连接结构,包括箱型框体,箱型框体内侧用于与贯穿件周侧的连接板固定连接;箱型框体外侧均匀设置型钢抗剪键,型钢抗剪键上设置多个第一栓钉,相邻两型钢抗剪键之间交错设置套筒和第二栓钉,套筒用于连接钢筋,型钢抗剪键、箱型框体用于与混凝土墙组成钢‑混凝土组合构件以承担贯穿件的应力;此连接结构可有效减少钢筋数量,避免钢筋过密及与其他构件的碰撞等问题,便于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15768.4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地震和冲击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势能的结构自旋转抗冲击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包括核岛下部结构、核岛上部结构、层间隔震层、激励装置和核设备,所述层间隔震层连接在核岛下部结构和核岛上部结构之间,其包括隔震支座、滚轮轨道、滚轮轴、滚轮、弹簧拉杆、制动装置、冲击传感器、气孔和摩擦片;所述激励装置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核岛上部结构的内壁上,且上下等间隔布设有多层,其包括底板、侧板、预拉弹簧、冲击质量块和释放控制系统。本发明将传统结构采用抵抗方法防止飞行器撞击破坏,更改为能量转换的方式防止飞行器撞击破坏,同时利用旋转使以飞机为代表的撞击偏转方向,降低冲击能向结构的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15402.7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地震和冲击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包括核岛下部结构、核岛上部结构、层间隔震层、核设备。隔震支座的上表面与核岛上部结构下表面采用滚轮连接,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下部结构时,依靠原设计核岛下部自身抵抗飞行器撞击。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上部结构时,通过冲击传感器感应,打开防撞击隔震减振层的制动系统,应用飞机的冲击能使核岛上部结构沿着滚轮轨道圆形旋转,将飞行器的冲击能转化为旋转动能。通过摩擦片将旋转动能转换成摩擦热能,将飞行器撞击能转化为转换为摩擦热能,减小了飞行器撞击对核岛结构破坏,从而保证在飞行器撞击下核岛结构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020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97414.4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E04H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液两相溶液钢板防护装甲,包括:至少两层钢板;至少一层固液两相溶液层;所述至少一层固液两相溶液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层钢板之间;至少一层工程填充物层;所述至少一层工程填充物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层钢板之间;封边板;所述封边板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层钢板的侧面,用于将所述至少一层固液两相溶液层和所述至少一层工程填充物层密封于所述至少两层钢板之间。本发明提供的固液两相溶液钢板防护装甲,相邻钢板之间设置固液两相溶液层,可有效吸收飞射物的动能,溶液瞬间固化后,还具有极强的抗穿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6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1315768.4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地震和冲击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势能的结构自旋转抗冲击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包括核岛下部结构、核岛上部结构、层间隔震层、激励装置和核设备,所述层间隔震层连接在核岛下部结构和核岛上部结构之间,其包括隔震支座、滚轮轨道、滚轮轴、滚轮、弹簧拉杆、制动装置、冲击传感器、气孔和摩擦片;所述激励装置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核岛上部结构的内壁上,且上下等间隔布设有多层,其包括底板、侧板、预拉弹簧、冲击质量块和释放控制系统。本发明将传统结构采用抵抗方法防止飞行器撞击破坏,更改为能量转换的方式防止飞行器撞击破坏,同时利用旋转使以飞机为代表的撞击偏转方向,降低冲击能向结构的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3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111315402.7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地震和冲击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包括核岛下部结构、核岛上部结构、层间隔震层、核设备。隔震支座的上表面与核岛上部结构下表面采用滚轮连接,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下部结构时,依靠原设计核岛下部自身抵抗飞行器撞击。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上部结构时,通过冲击传感器感应,打开防撞击隔震减振层的制动系统,应用飞机的冲击能使核岛上部结构沿着滚轮轨道圆形旋转,将飞行器的冲击能转化为旋转动能。通过摩擦片将旋转动能转换成摩擦热能,将飞行器撞击能转化为转换为摩擦热能,减小了飞行器撞击对核岛结构破坏,从而保证在飞行器撞击下核岛结构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72381.2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天红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7/003 , F24F7/08 , F24F8/108 , F24F11/74 , F24F13/28 , F24F13/02 , G21C13/10 , G21C13/02 , F24F110/10 , F24F11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核反应堆围护结构内部负压维持装置和控制方法,属于核反应堆气体防泄漏技术领域。装置包括与高空排风装置连通方变频排风空气处理机组;排风口通过风管管路与变频排风空气处理机组连通,风管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风阀;排风口和压差传感器设置于围护结构内部易发生压力突变的气密窗、气密门、蒸气管路和电气元件区域;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易发生温度突变的蒸气管路区域和电气元件区域;负压控制模块分别与变频排风空气处理机组、调节风阀、压差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能够有效覆盖围护结构内的泄露风险区域,确保在负压事故后快速返回到负压状态,大大降低围护结构内部负压控制反馈时间,进而避免内外受污染空气向外泄漏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11108.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安全壳连接节点,涉及核电技术领域,钢安全壳筒体嵌入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筒体内的混凝土中,所述钢安全壳筒体设有加劲肋环板,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筒体内的纵向预应力钢筋与加劲肋环板连接;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在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筒体底部环廊张拉形成张拉廊道;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筒体的混凝土内还设有环向预应力筋,所述环向预应力筋在扶壁柱处张拉。本发明通过钢安全壳上加劲肋与混凝土安全壳中预应力筋的共同作用,增强安全壳整体刚度,确保在事故发生情况下保障安全壳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4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22376.7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机组核岛厂房及附属厂房并行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采用明挖放坡法施工核岛厂房及附属厂房的联合基坑;在坡脚面上施工水平抗剪装置以及在斜坡面上施工抗滑装置;在坡脚面上靠近斜坡面一侧,分层施工回填区支撑体至水平拉梁的底部标高;在坡顶面上施工锚定柱及水平拉梁,施工回填区支撑体至坡顶面标高;同时施工核岛厂房和附属厂房。上述施工方法可以同时施工核岛厂房和附属厂房,解决了附属厂房必须等待核岛厂房开工数月之后方可施工的问题,解决了附属厂房晚开工造成核电厂整体发电投运时间滞后的问题,能够大幅提前附属厂房的开工及完成时间,大大缩短了核岛厂房倒送电节点完成时间,极大优化了机组的建设总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428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75885.0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核级承压设备的结构模块构件焊缝质量的方法,涉及核级承压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轧制钢板焊接表面位置处进行直探头超声检测;在轧制钢板焊接表面位置处,进行开槽,然后对开槽区进行渗透或磁粉检测;采用焊接填充材料对开槽区进行堆焊填充,形成内镶填充区;对内镶填充区表面先进行渗透或磁粉检测,再进行直探头超声检测;将基础构件焊接在轧制钢板内镶填充区表面处。本发明提通过在轧制钢板表面开槽内镶或者熔覆堆焊,解决了轧制钢板作为大型结构模块墙体材质时,无法进行分层开裂检测的问题,提高了基础构件与轧制钢板之间的焊接质量,避免由于核级承压设备的基础构件受拉导致焊缝出现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