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型三维编织机编织底盘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077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643294.4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型三维编织机编织底盘的设计方法,旋转型三维编织机编织底盘包括底盘、角轮和拨盘,角轮和拨盘组成的整体的俯视图记为形状A;形状A由多个尺寸相同的n切口圆组成,形状A是基于n切口圆的外接圆半径r、相邻两个n切口圆的圆心距d、n切口圆的切割角β得到的;或者形状A由多个n1切口圆和n2切口圆组成,形状A是基于n1切口圆的外接圆半径r1、n2切口圆的外接圆半径r2、相邻两个n1切口圆与n2切口圆的圆心距d、n1切口圆的切割角β1和n2切口圆的切割角β2得到的。本发明对旋转型三维编织机底盘进行了系统地设计,极大地丰富了旋转型三维编织机的种类。

    一种汽车内饰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743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314742.2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先对硅酸铝纤维进行处理,在硅酸铝纤维的表面引入氨基,再利用氨基与四溴邻苯二甲酸酐进行反应,从而在硅酸铝纤维的表面引入活性羧基、卤素元素和长链烷基,增强了硅酸铝纤维的阻燃性能;同时将改性硅酸铝纤维浸入硝酸锌溶液中,通过羧基的螯合作用,将锌离子固定在硅酸铝纤维的表面,增强了硅酸铝纤维的抗菌性能;同时硝酸镁和磷酸氨能够进行反应,在聚酰亚胺树脂的表面生成磷酸氨镁,同时纳米二氧化钛掺杂在磷酸氨镁中,磷酸氨镁在分解过程中反应生成不可燃气体,从而使得可燃物的浓度降低,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吸附烟气的作用,可以减少有毒烟气的产生,进一步提高了阻燃效果。

    基于四切口拨盘设计的旋转式三维编织机

    公开(公告)号:CN114990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43282.1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四切口拨盘设计的旋转式三维编织机,包括角轮和拨盘,拨盘为四切口拨盘;四切口拨盘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四切口圆形板,四切口圆形的形成过程为:在圆u的周围设置四个尺寸相同且环绕圆u的中心圆周均布的圆v,圆v与圆u部分相交,不同的圆v与圆u相交的区域都不重叠,在圆u中去除其与圆v相交的部分后,剩余的形状即为四切口圆形。本发明的三维编织机解决了相邻的角轮不能同时运动的问题,运动灵活性更好,能够实现更加丰富的花型设计。

    旋转型三维编织机编织底盘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0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43294.4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型三维编织机编织底盘的设计方法,旋转型三维编织机编织底盘包括底盘、角轮和拨盘,角轮和拨盘组成的整体的俯视图记为形状A;形状A由多个尺寸相同的n切口圆组成,形状A是基于n切口圆的外接圆半径r、相邻两个n切口圆的圆心距d、n切口圆的切割角β得到的;或者形状A由多个n1切口圆和n2切口圆组成,形状A是基于n1切口圆的外接圆半径r1、n2切口圆的外接圆半径r2、相邻两个n1切口圆与n2切口圆的圆心距d、n1切口圆的切割角β1和n2切口圆的切割角β2得到的。本发明对旋转型三维编织机底盘进行了系统地设计,极大地丰富了旋转型三维编织机的种类。

    可控温三维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188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730579.2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温三维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经编装备(大隔距双针床经编机)进行编织制备得到可控温三维经编间隔织物,包括织造前准备和上机编织成型工序,在上机编织成型过程中,硅胶水管或电阻丝根据温区分布设计在导纱梳栉停摆间隙有规律地横向垫入两针床中间位置;编织得到的可控温三维经编间隔织物为多层立体结构,由织物面层、织物底层、间隔丝和温控管路构成,间隔丝在织物面层和织物底层之间呈X型交叉排列,以支撑面层和底层形成立体结构,温控管路均匀地往复嵌于间隔丝中间。本发明中温控管路参与编织过程,温控管路分布均匀且可设计,多层织物结构一次编织成型,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耐高温导电高性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018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29393.0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导电高性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金属离子吸附在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后的高性能织物表面后,还原金属离子制得耐高温导电高性能织物;高性能织物为碳纤维织物、芳纶纤维织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织物、玄武岩纤维织物或聚酰亚胺纤维织物,耐高温导电高性能织物主要由高性能织物以及沉积在其表面的金属颗粒组成,其方阻为0.1~2.0Ω/sq,最高使用温度为550~600℃。本发明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步骤少,周期短,成本低,可以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且对环境无污染;本发明所制得的高性能导电织物同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柔性和导电性能。

    一种单针床经编机的对称送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5923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710276900.2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针床经编机的对称送经方法及装置,纱线分别从单针床经编机机身前和机身后被送入编织处,机身两侧的纱线的送经路线相互对称,对称是指送经路线的对称轴与中心横梁相互垂直,送经装置主要由偶数套水平对称位于经编机机身两侧的送经系统组成,每套送经系统主要由纱线展开机构、纱线张力调节机构和成圈机构组成,纱线由纱线展开机构展开后经纱线张力调节机构调节张力后被送入到成圈机构中。本发明克服了纱线张力的差异对编织的影响,提高了纱线的可编织性,同时采用多排分纱针和导纱针,能够将极细金属丝清晰地分散开来,减少了金属丝扭结纠缠在一起的机会,从而减少断头,提高了织物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种抗紫外老化的PVC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1331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240114.3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紫外老化的PVC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氯乙烯、环氧大豆油、二氧化钛、色料和抗氧化剂按100:1:0.2:0.08:0.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搅拌均匀炼在温度150℃~160℃下保持3min~4min,粗炼在温度170℃~180℃下保持7min~8min,精炼在温度170℃~180℃下保持5min~6min;(3)降温至160℃~170℃下挤出过滤后经四辊压延、压纹和温炼后冷却定型、切边和卷取制得成品。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抗紫外老化的PVC膜材料能有效解决因受紫外光照射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2)然后依次经过密炼、粗炼和精炼工序,其中密

    用于纱线整经的纱管支撑架

    公开(公告)号:CN10406036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265581.1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纱线整经的纱管支撑架,包括架体,架体为包括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垂直的第二面互相形成的“L”形架体,远离第二面的第一面上的末端位置安装纱管支撑轴,且该纱管支撑轴的轴线平行于第二面,一张力器和一纱管依次套于纱管支撑轴上,纱管支撑轴上设用于固定纱管的固定装置,第二面上设磁眼。本发明能保证整经过程中的纱线张力均匀,减少整经过程中纱线的断头以及纱线的磨损,防止纱线扭曲结节,提高整经质量。

    一种超细金属丝模拟摩擦仪

    公开(公告)号:CN10309119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46714.1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纺织测试仪器领域,涉及一种超细金属丝模拟摩擦仪,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动力传动装置,主要由机架12、电动机9、传动机构11、曲柄连杆机构以及织针2组成;另一部分是摩擦测试装置,主要由定点6、织针2、滑轮一3、滑轮二4、滑轮三5和施力件8组成。通过本发明模拟经编编织过程中金属丝与成圈机件的摩擦过程,可以直接测试金属丝在编织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分析金属丝在编织加工过程中损伤破坏产生的原因,及编织过程中织针对纱线的弯曲、拉伸和摩擦作用,并通过分析对金属丝摩擦断裂次数、强力损失的影响,来定量分析超细金属丝的可编织性及耐磨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