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01941.2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的纠偏方法,所述纠偏方法包括将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的步骤;控制千斤顶组顶推待调整管节直至完成的步骤;将沉管两侧回填的步骤;卸载千斤顶组的顶推力的步骤;拆除千斤顶组的步骤。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对沉管进行腔内精调纠偏,可减小沉管在水下的纠偏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纠偏精度;可实现向接合腔内充气,使接合腔内的总压力基本等于待调整管节管外水压和管底与基床摩擦力的总和,从而使待调整管节处于动静临界状态;只需用较小尺寸的千斤顶组对沉管施加一个相对小的顶推力就可实现纠偏,有效减小了千斤顶组的尺寸,可与接合腔相对较小的空间相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91228.3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纠偏装置的腔内安装架,尤其涉及一种在两管节间的接合腔内安装内纠偏装置的安装架,使内纠偏装置的安装符合管内纠偏作业的要求;该腔内安装架包括旋转基座和安装在该旋转基座上的旋转梁,在该旋转梁上设有滑动安装座,所述旋转梁一端与旋转基座铰接,该旋转梁另一端连接一个起重机构。本发明采用在旋转梁上设置滑动安装座的设计;可解决内纠偏装置在接合腔内的安装问题,简化装置安装过程,降低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9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91963.4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勤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翟世鸿 , 高纪兵 , 国强 , 石书元 , 刘徳进 , 宿发强 , 王学军 , 张学俊 , 张建军 , 曲俐俐 , 尹刚 , 魏红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底基床抛石整平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平船对角压载抬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下放船体平台四个角上的桩腿同时入泥,并持续给桩腿施加载荷至桩腿稳固;S2、抬升船体平台至船体平台离开水面;S3、采用对角分步压载稳固所述船体平台四个角上的桩腿;S4、抬升船体平台至施工高度位置。其中,所述步骤S2中船体平台抬升至船体平台离开水面的气隙高度达0.5~1.5m。本发明工作效率高,可节省时间,可保证抬升过程中船体平台的稳定和安全性,并可保证基床的铺设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447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710780274.0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带结构件及加工方法,其中吊带结构件,包括护套和设于护套内的承载芯,承载芯包括若干根子索,每根子索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丝束,每根丝束由相互缠绕加捻的丝形成,每根丝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料材质;吊带结构件的加工方法,包括原材料丝检测、加工丝束、加工子索、子索处理、子索预拉伸、加工承载芯、承载芯整体拉伸、缝合护套、完成吊带结构件的制作。该吊带结构件具有如普通钢丝绳的较强的强度,还具有如现有普通塑料绳随意弯曲,适应性广,能够满足超大构件重量的荷载,调平方便简单可靠,保证了超大构件吊装时的平稳性;该吊带结构件的加工方法分别通过对子索和承载芯分别拉伸试验筛选,从而保证了吊带结构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79631.X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包括安装步骤、初始加载步骤、逐级加载步骤和标定步骤。首先将提升绞车吊缆下放与沉管管顶吊点连接,吊缆不对吊点施加拉力,记录操控台显示的缆力初始值;其次向沉管压载水箱内加水至消除沉管干舷,同步下放吊缆使其恢复缆力初始值,记录此时的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继续逐级加水,在此期间保持吊缆出缆长度不变,对应记录每级的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计算每级提供负浮力水箱总水量与消除干舷水箱总水量之差,逐级标定操控台上显示的缆力数据。本发明通过对沉管压载水量的控制和加载,逐级反算提升绞车吊缆的实际受力,并以此逐级标定操控台显示的缆力数据,进而实现提升绞车拉力的准确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62125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0779825.1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浮态标定系统及方法,该方法为:最终接头装载到运输船之前,在运输船甲板上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已知的控制点和最终接头的特征点,分别通过全站仪和GPS‑RTK流动站对运输船上的对最终接头进行标定,再根据控制网的参数数据,计算出全站仪的标定结果和GPS‑RTK流动站的标定结果,并判断两个标定结果之间的偏差是否超过设定值,若有特征点的标定结果偏差超过设定值,则重新标定该特征点。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大型构件的浮态标定,还能保证很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54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80329.8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着床后纵向调整系统,包括导向杆和两个导向托架,导向杆适配所有导向托架的凹槽,导向杆连接于最终接头,最终接头的两个端面用于对接两节沉管,每个导向托架连接于一个沉管,每个最终接头的端面设有至少三个直线往复运动部件,每个直线往复运动部件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其中,直线往复运动部件沿最终接头轴向运动。运用该调整系统,导向杆和导向托架的适配实现最终接头和沉管的粗定位,直线往复运动部件的差异调节实现最终接头端面和沉管端面的平齐,以便后续对接水密,以便对直线往复运动部件调整控制,该调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适用于最终接头着床后纵向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760494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80339.1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着床后横向调整系统,包括导向杆和两个导向托架,导向杆用于放入所有导向托架的凹槽,所有凹槽的宽度大于导向杆的直径,导向杆连接于最终接头,最终接头的两个端面用于对接两节沉管,每个导向托架连接于一个沉管,每个导向托架上相对设有至少两个液压千斤顶,还包括设于吊装最终接头的安装船上的油泵和控制装置,油泵连通所有液压千斤顶,控制装置连接油泵,控制装置控制油泵工作。运用该调整系统,导向杆和导向托架的适配实现最终接头和沉管的粗定位,液压千斤顶运动并接触导向杆,液压千斤顶的差异调节实现最终接头和沉管轴线的基本重合,该调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48915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80737.3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基床整平施工方法,将设计高度的碎石基床分为底层碎石基床和顶层碎石基床分别铺设的步骤,其中先铺设所述底层碎石基床,再在所述底层碎石基床上铺设所述顶层碎石基床。运用本发明所述的深海基床整平施工方法,分层铺设所述碎石基床,铺设所述底层碎石基床后扬起的泥沙已经逐步沉淀,再铺设所述顶层碎石基床时,碎石堆于所述底层碎石基床上,不会造成淤泥扬起,提高了声纳定位测量精度,同时通过所述底层碎石基床的粗铺,使海床面质地硬化,在后续所述顶层碎石基床精铺,使得所铺设的整个所述碎石基床尺寸的精度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28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30262.3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S19/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件物品运输定位控制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超大件物品运输定位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位置测量装置和角度测量装置。本系统通过位置测量装置对超大件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参数进行测量;通过角度测量装置对超大件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倾角参数进行测量;根据超大件物品上的各个特征点与位置检测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位置参数确定超大件物品的当前位置;根据超大件物品的当前位置和倾角参数与超大件物品的预设目标位置和预设目标倾角确定的修正参数修正超大件物品的运输方向,从而能够提高对超大件物品运输过程中定位的精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