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9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05645.2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5/00 , E02D15/06 , E02D29/16 , E02D29/073 ,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最终接头基础后注浆方法,属于沉管对接技术领域,该沉管最终接头基础后注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注浆管路预制、注浆前准备工作、注浆管路吊装、注浆区封堵、注浆设备连接、注浆;其中,注浆管路预制步骤中,将第一注浆管和第二注浆管分别固定于同一桁架内,第一注浆管和第二注浆管平行设置;其中,第一注浆管用于自桁架第一端至桁架中点之间区域的注浆,第二注浆管用于自桁架中点至桁架第二端之间区域的注浆。该方法通过桁架固定第一注浆管和第二注浆管,能够有效避免注浆管连接注浆设备时所用的注浆软管缠绕打结;通过分段设置第一注浆孔与第二注浆孔,实现分区域注浆,保证浆液的均匀分布和充分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82705.2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转式整平装置、整平船及其整平施工方法,属于基床整平技术领域。该翻转式整平装置包括行走大车、行走小车、整平执行机构和驱动机构;行走大车设有第一翻转位和第二翻转位,行走小车沿行走大车移动并在第一翻转位和第二翻转位翻转,整平执行机构通过行走小车翻转以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转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整平执行机构在第一翻转位或第二翻转位翻转,以及驱动整平执行机构自第一翻转位移动至第二翻转位。该翻转式整平装置通过一套驱动机构驱动整平执行机构在月池内外两个位置翻转以及在两个翻转位置之间的快速移动,在低成本前提下实现了对月池包围范围下方基床的整平施工和对月池包围范围外的小范围基床的整平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57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009110.X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鸣 , 吴利科 , 王学军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翟世鸿 , 高纪兵 , 王立峰 , 梁萌 , 刘金秋 , 张乃受 , 刘徳进 , 宿发强 , 张学俊 , 王文涛 , 曲俐俐 , 张作礼 , 王明祥 , 赵姬峰 , 陆连洲 , 张建军 , 魏红波
IPC: E02D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底基床整平设备,公开了一种抛石整平装置,包括抛石管,所述抛石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GPS定位系统和整平头,所述整平头用于基床刮平,所述GPS定位系统用于确认抛石管的平面位置和底标高。其中,所述抛石管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固定的主管,下部为可伸缩的平衡管,所述平衡管与所述整平头连接。其中,所述整平头上设有声纳系统,所述声纳系统用于检测海底槽床和基床标高。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抛石管对基床抛石,基床存在定标高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采用整平头进行刮平处理,保证了基床的夯实整平,基床的平面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006113.8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利科 , 刘德进 , 蒋健 , 李增军 , 彭瑞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曲俐俐 , 陆连洲 , 王正权 , 马宗田 , 宿发强 , 汪立宏 , 张建军 , 尚乾坤
IPC: E02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建造,公开了一种物料回填系统,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锁固回填系统;所述锁固回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船体船舷一侧的两个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所述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本发明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能够实现对溜管供料,由溜管完成对沉管隧道的锁固回填,溜管的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对沉管隧道各个位置的回填,保证沉管整体的牢固稳定,提高沉管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79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591402.4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刚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翟世鸿 , 高纪兵 , 国强 , 石书元 , 刘徳进 , 宿发强 , 杨勤 , 张学俊 , 王学军 , 张建军 , 曲俐俐 , 魏红波
IPC: E02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底基床抛石整平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平船四角均衡压载抬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下放船体平台四角上的桩腿至泥面,并向船体平台上的压载舱打压载水;S2、船体平台四个角上的桩腿同时入泥,并持续给桩腿施加载荷至桩腿稳固;S3、抬升船体平台并保证船底未离开水面,然后稳固桩腿;S4、抬升船体平台至船底离开水面,并稳固桩腿;S5、释放压载水;S6、抬升船体平台至施工高度位置。其中,所述步骤S3中抬升船体平台至船体平台吃水位置1~2m。本发明工作效率高,可保证抬升过程中船体平台的稳定和安全性,可保证基床的铺设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99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6113.8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利科 , 刘德进 , 蒋健 , 李增军 , 彭瑞 , 关秋枫 , 尹海卿 , 刘亚平 , 曲俐俐 , 陆连洲 , 王正权 , 马宗田 , 宿发强 , 汪立宏 , 张建军 , 尚乾坤
IPC: E02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建造,公开了一种物料回填系统,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锁固回填系统;所述锁固回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船体船舷一侧的两个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所述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本发明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可移动的溜管以及与溜管相连的供料模块,能够实现对溜管供料,由溜管完成对沉管隧道的锁固回填,溜管的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对沉管隧道各个位置的回填,保证沉管整体的牢固稳定,提高沉管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53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33208.6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平船压载水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属于整平船技术领域,该调控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桩腿处的实时桩腿荷载数据的应变计、用于采集船体实时倾斜角度数据的倾角仪、用于采集船体四角处的吃水数据的液位传感器,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于应变计、倾角仪和液位传感器,以根据应变计、倾角仪和液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发出进水或排水指令;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于数据处理模块,以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进水指令或排水指令,并电连接于整平船压载水舱内的压载泵,以根据进水指令或排水指令控制压载泵对压载水舱进行进水或排水作业。该整平船压载水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调控整平船压载水。
-
公开(公告)号:CN1168534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33208.6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平船压载水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属于整平船技术领域,该调控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桩腿处的实时桩腿荷载数据的应变计、用于采集船体实时倾斜角度数据的倾角仪、用于采集船体四角处的吃水数据的液位传感器,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于应变计、倾角仪和液位传感器,以根据应变计、倾角仪和液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发出进水或排水指令;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于数据处理模块,以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进水指令或排水指令,并电连接于整平船压载水舱内的压载泵,以根据进水指令或排水指令控制压载泵对压载水舱进行进水或排水作业。该整平船压载水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调控整平船压载水。
-
公开(公告)号:CN1167916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82189.3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5/08 , B63B73/20 , B63B73/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沉放驳及其组装方法,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组合式沉放驳包括船体和横梁移动机构;船体包括两个浮体和两个横梁,横梁与浮体可拆卸连接,两个横梁可拆卸连接构成组合体;横梁移动机构用于在组合体支撑在两个浮体的纵向第一端之间时,在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相拆离后,将第二横梁移动至浮体的纵向第二端;两个浮体的纵向第二端与第二横梁之间分别设有一组横梁移动机构,每组横梁移动机构均包括设置于浮体的纵向第二端的牵引轮,设置于第二横梁的牵引绞车,以及一端连接于牵引绞车的牵引绳;在用于移动第二横梁时,牵引绳远离牵引绞车的一端绕过牵引轮并连接于第二横梁。该组合式沉放驳能够快速组装,组装效率高、周期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