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的温敏性磁性蛋白质印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44768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193366.X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温敏性磁性蛋白质印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是: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利用沉淀聚合法合成带有识别位点及辅助识别聚合物链的复合微球载体,将上述载体与模板分子蛋白,功能单体,辅助单体及交联剂进行预组装、聚合和交联,再进一步洗脱模板分子蛋白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温敏性磁性蛋白质印迹微球;制备的印迹微球表面有对目标蛋白分子识别位点和辅助识别聚合物链存在,增加了识别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印迹特异性和高效性,且具有可通过外界磁场分离的特性及通过温度控制对目标蛋白的结合与脱附,将其应用于分离复杂生物体系中的目标蛋白,选择专一性好,分离速度快,操作简单,为复杂生物体系中蛋白质的分离富集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方法。

    在表面含有羟基的氧化物表面进行芳基硼酸修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67877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023681.8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表面含有羟基的氧化物表面进行芳基硼酸修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含有羟基的氧化物材料、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基苯硼酸和三乙胺加入无水醇溶剂中,按表面含有羟基的氧化物材料的比表面积计,每平方米的表面积加入1~8μl的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5~10mg氨基苯硼酸,按表面含有羟基的氧化物材料的质量计,每克材料加入无水醇的体积是5~100ml,三乙胺在无水醇中的浓度为0.5~2%(v/v),在60~90℃经搅拌反应4~24小时后固液分离,洗去固体表面的残留反应物。本发明可提高芳基硼酸的修饰量、缩短工艺流程、利于环保、可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埃洛石纳米管药物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8748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061065.1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埃洛石纳米管药物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缓释材料通过将埃洛石纳米管进行酸腐蚀以得到扩容的纳米管后,将药物负载于埃洛石纳米管内腔中,在载药后的埃洛石纳米管表面包覆有机硅烷聚合疏水层得到;其中,包覆有机硅烷聚合疏水层过程中,先使用有机硅烷Ⅰ对埃洛石纳米管外表面进行修饰,再加入有机硅烷Ⅱ在纳米管表面形成有机硅烷聚合疏水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缓释材料针对疏水性药物和亲水性药物具有普适性、能够有效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包封率高、提高药物服用安全性。

    一种光智能化硅胶表面分子印迹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338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05221.5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光智能化硅胶表面分子印迹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是在微球硅胶表面接枝聚合有一层偶氮苯衍生物分子印迹膜;以偶氮苯衍生物为功能单体接枝微球硅胶表面,加入带羟基或羧基的模板分子、溶剂,经引发剂、交联剂聚合后,通过索氏萃取除去模板分子,干燥得到;通过本发明方法接枝聚合得到的微球结合了有机-无机材料的优点,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好,模板分子洗脱完全,处理容量大,且颗粒大小均匀,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固相萃取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山苍籽核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328446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031868.2

    申请日:2008-07-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9 Y02E50/13 Y02E50/343 Y02P30/20 Y02W30/47

    Abstract: 一种山苍籽核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工艺,本发明将山苍籽核仁粉碎,以低沸点非极性溶剂为提取溶剂,用索式提取器加热回流提取0.5-4小时,得到山苍籽核仁油。将得到的山苍籽核仁油、甲醇、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钠按100∶(15~50)∶(1~2)∶(3~5)混合后加入反应釜中进行降脂反应。反应停止后混合液中加入无水碳酸钠中和硫酸得到固体盐,减压蒸馏回收甲醇干燥水分,离心分离去掉固体盐。再将滤液,甲醇,相转移催化剂和氢氧化钠按100∶(15~50)∶(0.1~1)∶(0.5~2)混合后加入反应器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浓硫酸中和氢氧化钠,并静置分层,将上层的粗生物柴油减压蒸馏得到成品生物柴油,将下层甲醇和甘油进行蒸发回收甲醇反复利用。

    从苦丁茶中提取总三萜酸及熊果酸、齐墩果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2121C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02139843.7

    申请日:2002-1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seng)中同时提取总三萜酸及熊果酸、齐墩果酸的方法。该法以苦丁茶为原料,以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或回流浸提,沉降剂沉降结合超滤去除大分子杂质,所得滤液经纳滤、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分离、浓缩,得到总三萜酸粗品;经水洗、乙醇溶解、活性炭脱色、纯化制得总三萜酸品;然后用醚类和有机酸混合物进行选择性溶解,分离,纯化得到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单体产品。本发明所得总三萜酸纯度达95%以上,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单体纯度大于96%,整个分离提取过程中不使用有毒有害有机溶剂,实现全流程绿色提取。

    从苦丁茶中提取总三萜酸及熊果酸、齐墩果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08149A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2139843.7

    申请日:2002-1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苦丁茶(Ilex kudingchaC.J.Tseng)中同时提取总三萜酸及熊果酸、齐墩果酸的方法。该法以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产苦丁茶为原料,以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或回流浸提,天然沉降剂沉降结合超滤去除大分子杂质,所得滤液经纳滤、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分离、浓缩,得到总三萜酸粗品。经水洗、乙醇溶解、活性炭脱色、纯化制得总三萜酸品。然后用醚类和有机酸混合物进行选择性溶解,分离,纯化得到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单体产品。本发明所得总三萜酸纯度达95%以上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单体纯度大于96%,整个分离提取过程中不使用有毒有害有机溶剂,实现全流程绿色提取。

    高纯茶多酚绿色提取工艺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455C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01106878.7

    申请日:2001-0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纯茶多酚绿色提取工艺,本发明采用盐析方法处理茶叶提取液,采用聚酰胺为吸附剂,酸性柠檬酸水溶液为洗涤剂使茶多酚与咖啡因和色素分离。本发明不仅能提高茶多酚提取率,改善其色泽,而且有利于提高儿茶素总量及主要活性成分酯溶性儿茶素(如EGCG)的含量;利用聚酰胺吸附,柠檬酸水溶液洗涤脱除色素和咖啡因,避免了有毒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离子的使用,整个工艺过程绿色无污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茶多酚提取率大于85%,含量大于99%,其中儿茶素总量高达80%。

    高纯茶多酚绿色提取工艺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70766A

    公开(公告)日:2002-09-25

    申请号:CN01106878.7

    申请日:2001-0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纯茶多酚绿色提取工艺,本发明采用盐析方法处理茶叶提取液,采用聚酰胺为吸附剂,酸性柠檬酸水溶液为洗涤剂使茶多酚与咖啡因和色素分离。本发明不仅能提高茶多酚提取率,改善其色泽,而且有利于提高儿茶素总量及主要活性成分酯溶性儿茶素(如EGCG)的含量;利用聚酰胺吸附,柠檬酸水溶液洗涤脱除色素和咖啡因,避免了有毒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离子的使用,整个工艺过程绿色无污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茶多酚提取率大于85%,含量大于99%,其中儿茶素总量高达80%。

    基于核酸放大技术的荧光探针及其构建方法和在细胞上原位可视化glycoRNA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07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71006.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酸放大技术的荧光探针及其构建方法和在细胞上原位可视化glycoRNA的应用。包括三条DNA链:与glycoRNA互补的DNA序列AK;与AK部分互补的链H1;达到信号放大作用的链H2。AK将H1的发卡结构打开,随后H1暴露出来的部分继续打开H2的发卡结构,最后形成三者交叉互补的长链纳米簇合物。杂交链式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扩增和增加glycoRNA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其检测的灵敏度,不需要酶参与的核酸放大技术,制备简便,可以降低检测成本。本发明结合核酸放大技术和荧光适配体手段,能实现在活细胞层面对glycoRNA的直接原位可视化而避免了抗体等造成的空间位阻,以分析其含量和空间分布。

Patent Agency Ranking